第139章 站队
作者:柳一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216

第139章站队

“事实上,能够扳倒杨家,对孤来已是收获颇丰。中文网”听到杜荷的随声赞美,李承乾淡笑着:“所以,对吏部那块的得失,也就不在太过于放在心上。”

“还有,这次过来杜陵,真正让孤甚感欣慰与欢喜的,”着,李承乾定看着杜荷,轻声道:“还是贤弟这几个月来的巨年夜转变,若不是咱们从一块长年夜,孤对的身材样貌都甚为了解,孤真的不敢相信现在的与以前的那个长安纨绔竟会是同一个人。”

“做为从一起长年夜的朋友,孤非论是正的有了上进,还是之前就是在装疯卖傻,”李承乾看着杜荷道:“孤希望贤弟将来能够站在孤的这边,就算不想伸手帮孤一把,孤也不希望会成为老三老四他们的助力,不知道贤弟以为如何?”

“呃,这个……”

杜荷稍作斟酌,他实是没有想到李承乾这位太子爷竟会如此的直接,这是在招揽自己向他效忠么?

“没必要急着给孤回答,”见杜荷垂头沉吟,李承乾接声道:“归正咱们现在都还年幼,即是再过几年再回答孤王也是不迟。”

这么其实不是怕杜荷会就地拒绝,事实上,李承乾历来没有想过杜荷除自己这个太子之外,还会再有另外什么选择,在李承乾的心里,自从父皇将城阳指给杜荷的那一刻起,杜荷身上就就已经实实在在地打上了东宫一派的烙印。

城阳公主与李承乾是一母同胞,并且兄妹两人的关系也是最为亲密,杜荷成了城阳的驸马,再加上杜荷与李承乾本就是从一起长年夜的发,且一直都与李恪李泰他们不甚对,所以,李承乾知道,无论如何,杜荷最终的选择只能是自己这个东宫太子。

现在出这么一番招募的话语,李承乾只是想要让杜荷知道自己是如何地看重于他,让杜荷更加归心罢了。

“不消那么麻烦,”放下手中的茶碗儿,杜荷直声回道:“咱们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尤其是在经过了这次的案子之后,殿下觉得如果我我不是太子殿下的人,其他人会相信么?”

虽然记忆中李承乾的结果其实不怎么好,被李世民给废了太子之位不,且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一命呜呼,跟着他最后当是也不会落下几多好去。\\

可是现在,人家是太子,并且还有十几年的太子之命,跟着他最少还能享得十一二年的太平日子。

再了,有自己这个知道后叙成长的变数存在,李承乾也不定就一定会被废了太子之位,至少现在看来,这位太子爷还是很精明的。

所以,杜荷其实不介意早早儿地站在李承乾这边,昔时老爹他们不也是早早地就选择跟随在李世民的左右么?站队这种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无可避免之事,既然如此,早些有个着落倒也不算什么坏事。

“孤果然没有看错!”听到杜荷的话语,李承乾忽然哈哈年夜笑起来,显然,对杜荷的态度,这位太子爷很是满意。

“明天孤就要离开了,”笑了一会儿,李承乾轻敛心绪,淡声向杜荷道:“走的时候孤会将王晟、马得草还有杨善父子全都带去长安,至于新来的那个杜陵县令……”

李承乾轻声稍顿,抬头看了杜荷一眼,轻声道:“虽然他是杜构年夜哥的岳父,可是他更是老三李恪派来搅局的暗手。虽然咱们先行一步治了杨氏父子,让王胜前没了用武之地,可是作为一县之主,再加上前日长安所产生的事情,他必会处处刁难贤弟还有杜氏,贤弟可要把稳些才好。”

“一个的杜陵县罢了,本少爷还不放在心上。”杜荷轻撇了撇嘴,道:“殿下可莫要忘了,我现在可是皇上钦点的尚乘奉御,阶同令、丞,王胜前他,奈何不得本少爷。”

吴王殿下的人又怎么样?杜荷完全漫不经心,自己现在还是太子殿下的人呢,有什么好怕的?真把他给获咎了,难道李恪那厮到时还能从长安特意跑来咬自己两口不成?

既然已经选择了站队的标的目的,那么有些人,有些事情,也是无可必免地要去获咎要去应对。

“呵呵,这个孤却是忘了,”李承乾轻笑了笑,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一个虾米罢了,李承乾也不信王胜前会做出什么过火的举动来。刚刚之所以会特别提起这件事情,也只是想要给杜荷提个醒,以示自己对其的关怀罢了。

若是杜荷连一个的杜陵县令都收拾不了的话,那他也就不值得李承乾这般看重了。

李承乾相信,随便几条计策就能让杨成洲父子俯首,就能搅得吏部还有刑部都不得安生的杜二少,有那个能耐。

该的话已经完,又随便与杜荷唠了两句闲话之后,李承乾便以困乏为由放杜荷离去。

当杜荷从李承乾所在的院子出来并回到自己的书房的时候,杜荒已经从外间刺探消息回来。

在确定了王赵氏确有随女儿去登州之心之后,杜荷便开始派人在黑暗与王赵氏联系,相信有了这个重量级的亲家陪同,爹娘还有年夜嫂夕夕的心情城市相本地愉悦。

“少爷,”杜荒恭敬地站在他们家少爷的身前,轻声禀道:“刚刚出去的时候,人正好碰到了原来的张县令,张县令这次因为协助太子殿下审案有功,直接被调到了长安吏部任职,听还是正六品的员外郎呢。”

“哦?”杜荷神情一动,轻声向杜荒问道:“他可有些什么?”

吏部员外郎,拥有实权的长安正六品,并且还是在皇上最为在意的六部之首任职,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这个张继初之所以能有如此际遇,怕也是托了李承乾那位太子爷的福。

看得出,对李承乾,李世民还是颇为上心的,否则的话,李世民也就不会重用张继初这个明知是东宫一派的官员进入吏部了。

这算是李世民对阻挠太子入主吏部的一个的抵偿与抚慰么?难怪刚刚在与李承乾叙谈的时候,李承乾对吏部之事,并没有表示出太年夜的失望之意,原来是该得的好处,已经被吞到了嘴里。

“张年夜人他之所以会有今日之功,之所以能够被太子殿下看重,被升迁到长安任职,全是托着少爷您的福运,”杜荒躬身回道:“所以,张年夜人想要临行赴任之前,零丁宴请少爷,以谢少爷的指点提拔之恩义。”

着,杜荒从怀里掏出一张金贴双手递上,道:“这是张年夜人送来的请柬,请少爷过目。”

“今天晚上,望天阁?”看到请柬上所写明的时间与地址,杜荷轻点了颔首,之后轻声向杜荒叮咛道:“派人去张年夜人的府上知会一声,就今晚我会如时赴约。”

“是,少爷!”杜荒应了一声,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之后又出言向他们家少爷提醒道:“少爷,现在时辰已是不早,刚刚老爷递过话来,是县试在即,让少爷莫要荒废了学业,您看咱们是不是这就赶赴书院?”

“嗯,”杜荷颔首起身,轻声道:“咱们这就去。”

书学业,是杜荷在这个时代的安居乐业之本,想要出人头地,想要重振杜氏,这个基础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克不及懈怠的。

稍微收拾了一下,杜荷便带着杜荒出了府门,直奔城东的寒山书院。

书院里,一切都如往常,唯一有些不合的就是,随着六月县试的临近,书院里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慌忙。

甲、乙两院的学子全都是来去仓促,少有人会以院中溜达闲逛,几乎所有的学子只要一有时间就乖乖地呆在自己的学堂桌前刻苦攻,以期能够顺利能过县试,取得来年长安省试的资格。

所以,当杜荷主仆来到书院的时候,只见到少数一些人在仓促赶赴各自的学堂,整个书院的过道院落之中,显得冷清很是,若不是隐隐能够听到学堂里断续传来的书之声,还以为这里是一座空院呢。

很有一点高考时的味道。

感受到书院内各院学子紧张慌忙的学习气氛,杜荷难免心有所感,不由想起昔时即将高考时班级里面那些同学的学习劲头儿。

“少爷,这些人都怎么了?怎么感觉全都有点神经兮兮的?”走在本应该热闹不凡但却空旷冷清的书院之中,杜荒觉着有点胆寒,不由作声向他们家少爷询问。

“县试在即,能不克不及通过县试成为举人,全都在此一举,紧张一些倒也不算奇怪。”杜荷轻声解。

中了举人,也就算是有了功名,虽然不及进士及第风光,可是怎么也算是解脱了平民白丁的身份,可以见官不跪,可以高人一等受人尊敬,像是寒山书院里面的这些大都平民学子,最是抵当不了中举的诱惑。

主仆两人正在话的空当,忽然后面传来了一声严厉的喝问:“杜荷!也舍得来书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