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北纬38度
作者:小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9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09-06

一炮就击毁一辆支那坦克,这让日军多少找回了一些信心,炮兵们把120毫米榴弹炮炮口压低,当做战防炮打坦克。无弹出广告小说 这样的小动作居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两辆中国坦克中弹,一辆起火燃烧,一辆履带断裂,坦克兵派出坦克的时候,被日军用三八式步枪精准地击杀。

但是,菊池慎之助面对的是一个坦克团,百多辆坦克,这样的战绩根本不足以阻挡中国国防军钢铁洪流的挺进。硝烟之中传来阵阵可怕的嘎支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日军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咽口水,有些士兵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地乱叫起来。

菊池慎之助这时确实异常的冷静,他命令通讯兵向退到平壤的黑木为桢发去最后的电报:“我师团官兵已经保定玉碎于此的决心,只是深感遗憾的是以 第 403 章 的弹雨,挥着指挥刀的军官们的指挥下,拼死冲锋着,试图用刺刀和近在咫尺的敌人决一死战,但在手持自动武器的国防军官兵的面前,这种绝死反攻,完全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随后, 第 403 章 团军八个师, 第 403 章 团军两个师共计十个师,十五万人大举南下。金正明率领的朝鲜义军积极参与,利用熟悉地形和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配合国防军坦克、飞机的配合,短短七天,就将战线推进到了清江川一线。按照此时日本统治下的朝鲜政区划分,国防军已经解放了朝鲜北部的咸镜南道、咸镜北道和平安北道三个省。

陆军给力,海军也不含糊,程璧光乘着日本海军主力北上朝鲜的机会,配合福建一带的陆军一举收复了台湾岛。随后,他们鼓动当地的番人和汉人向日本殖民者复仇。一时间,移居台湾的日本移民统统都被出了草,他们的头颅被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虽然,在20世纪的20年代还谈不上全球一体化或者全球政治、全球战略这样的名词,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英法美等大国对全球政治的干预和控制。

英法美对日本突然出兵中国是极为不满的,但是也只是不满而已。主要到不是因为想为中国抱不平,只是因为日本的军事行动严重干扰了他们利用中国扼杀红俄的计划。在长时间的论证之后,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红俄对全世界秩序的破坏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危险远比中国来的大的多。英法美之前的放任,只是想摸一摸中国和日本的底。现在仗达到这个份上,英法美坐不住了,尤其是英国。中国在中亚的扩展直接影响了它的利益,在于英国看来,作为远东 第 403 章 求援,患病而二十年未曾出朝的万历皇帝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一锤定音:宜速救援!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始至万历二十六年结束,历时七年,明朝动用了以辽东镇为主力的精锐部队过七年的奋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当时针进19纪中叶东亚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门敲开,中国、朝鲜、日本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满清和朝鲜的保守与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远东三国的命运,至19世纪中后期初积家底的日本再一次把矛头直指邻国朝鲜,朝鲜是日本实现大陆扩张政策的突破口和跳板。

此时的已沦异族奴役两百五十年中国,满清政府则是“英之于缅法之于越,倭之于琉。皆自彼难中国多事之秋,兴灭继绝力有不逮”,在几十年内中国千年家底悉数赔尽,藩属国依次沦亡,天朝颜面尽失,满清无论是在面上还是传统的宗藩礼法上,都不能坐视同样的局面出现于朝鲜。为自身的国际地位、世界威望,满清也要都要力争保住朝鲜,竭力控制住这一最后的藩属。

光绪二十年,以日本舰队偷袭丰岛清军运兵船“高升号”为标志,甲午战争爆发,此战清军精锐尽丧,十年余年所建北洋水师尽没,这场战争以满清战败割地赔款宣告结束,自此中国失去了最后一个,亦是最为悠久地三千年之藩属国。

1895年,清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于是日本控制下地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地册封关系。1896年。朝鲜王国高宗李治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大韩帝国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韩国成为日本地“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韩国设立日本派出地“统监”政权。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

“朝鲜半岛南北跨度有将近三千华里。因而又称“三千里江山”。三千年之藩属地。三千之里之江山上亦淌满了着母国将士之血。……复三千年之藩属国为我国天然之义务与责任!”顾维钧是这么回答试图调停中日战争的英国新任驻华公使艾斯敦爵士的。

艾斯敦爵士笑着拿出了一份方案,说道:“英法美三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既能照顾到中日两国面子,又能解决里子问题的方案。”

顾维钧接过文件一看,这是一张标有经纬度的朝鲜地图,在纬线38度处画了一条很显眼的红线。“这是什么意思?”顾维钧问道

艾斯敦爵士笑道:“以北纬38度线为分界,将朝鲜一分为二,这样中国满足了面子,日本也会因为还保有半个朝鲜而愿意妥协。”

说实话,对于如何处置朝鲜,顾维钧兴趣不大,他反倒很在意另一块土地,那就是台湾。于是,顾维钧问艾斯敦爵士,“艾斯顿先生,对于我国收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问题,贵国又是什么立场?”

艾斯敦爵士倒是很直接,他笑道:“实力决定一切,眼下福莫沙在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你们说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