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龟息**
作者:璇玑玉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16

四灵?!听说过没见过。小时候老爸倒是当神话故事说过,四灵也称四象,貌似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的那个四象。乃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据说这四位大腕是道教的四位天神,相当了得。各自统率着7个星宿,一共是28位下属。不过,按科学的思维来说,这四位应该是古人演绎的成分更多,逗着自己后代玩的。没想到今天见到活的了。

李淳风和面前的大乌龟互相照了半天眼,琢磨着龟背上的“四灵卫佑”。这玄武和青龙应该算是见过了,就是面前的大个乌龟和外面那条巨蟒。看语气,自打华佗徒弟们来这,这四位就有了,起着维护治安的作用。但是,那二位怎么没见着?对了,东汉到现在少说也四、五百年了,这乌龟是出了名的老不死,外边那条蟒蛇看来也挺能活,估计几百年还扛得住。那二位一个朱雀一个白虎,这俩最多活一百年也就到头了,看样子是早不在了。想到这,拍了拍乌龟的头,心说,你比我爷爷的爷爷还大呢,叫你龟仙人应该不错吧。咱也算认识了,以后可不带给人家下套使坏的啊。这大家伙冲李淳风一点头,好像明白她的想法一样,率先往前面的通道走去。看样子是替她引路。李淳风这叫一激动,暗想:搞不好这位想送我份见面礼,带我去寻宝藏?!哎呀,这下发达了!

可是事情并非李淳风想的那样。大乌龟左转右转把李淳风带到了一件石室中。看摆设很简单,一张石床,一个矮柜,一张石桌,两个石凳。大乌龟爬到矮柜面前,用头顶了顶。李淳风就手打开,是几件女人衣饰。

太仗义了!李淳风高兴的蹦了起来,现在就缺这身装备,大乌龟好像明白自己的心思一样。既然它大方,咱也就不客气了。翻出一件白色长裙穿好了。看到下面有件金丝小衫,也穿在身上,外面同样罩一件白衣。一抖衣摆,哗啦一声,一件东西落地,捡起来一看是个精致的白玉镯子。不多想也套在手上。再往下翻有个束发金冠,理了理长发,带上正好。收拾停当,在原地转个圈子问大乌龟:“龟仙人,你真够意思!看我捯饬的中不?”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大乌龟竟然伏在了地上,神色哀伤。李淳风蹲下身子,抚摸它的头颈,忽然,大乌龟眼中流下泪来,用头亲热的磨蹭着李淳风的腿。

怎么了这是,刚才还好好的。李淳风看看大乌龟又看看自己的衣裙,难道这是它旧主人的东西,它睹物思人?想到这,心里一热说道:“龟仙人,别难过,以后我拿你当自己人,永远不抛弃你。”大乌龟似是听懂了,点点头,又率先走了出去。李淳风换了新装,精神一振,身子不知不觉轻快了很多,也蹦蹦跳跳的跟在后面。

这次行了不到5分钟来到一个图书馆。之所以称它为图书馆,是因为偌大的一件石室中摆满了书籍。随手一翻都能扬起一阵尘土,看样子是有年头没动过了。从小一看到书就头大的李淳风实在不想在唐朝继续她的噩梦,所以对这些书本想视而不见,左右踅摸有无其他新鲜东西。可是偌大的一件石室,被堆的高高的书籍隔成了不规则的几条小路,左转右转之下竟然找不到入口。只好随手翻翻书籍,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不禁肃然起敬。

这里不止有历代史书典籍,还搜集了众多名医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还有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神仙服食方》、《玉函煎方》。更有神医华佗毕生心血的结晶,失传已久的《青囊经》。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淳风盘腿坐下,拿起一部《青囊经》随手翻看。大乌龟则卧在一旁静候。

开篇写着“狱卒张明三蒙恩师华佗公厚赐《青囊经》造福后世。恩师遭奸佞曹贼诛杀冤死,此仇必报。一世不成,二世相继,后世子孙不诛曹氏枉为人子。”看来是结下世仇了,这姓曹的作孽啊,给自己后代不知埋了多少雷。再往后看,写着一行小字“读破青囊,神功即成,焉有不灭曹贼之理。”李淳风挠挠头,听老妈说,这《青囊经》是本医药著作啊,怎么这意思看着像是武功秘籍。侧头望望大乌龟,这家伙也定定的望向自己,眼中大有期盼之意。尽管心里不大乐意继续看下去,但还是忍不住好奇,翻到下一页。

只见书上写着:天尊地卑、阳奇阴偶。忽然心里一动,太极图形自然而然出现在眼前。再往后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看到“成变化,行鬼神”这句,忽然小腹一股热流扶摇直上,暗叫不好,好容易抑制住的火热之感又冒上来了。正想着眼前的太极图忽然转动起来,由脚底冒起一股凉气。李淳风不禁苦笑,又来!上次这一寒一热折腾的自己够呛,现在身旁除了大乌龟可没别人,自己倘若走火入魔,四肢瘫痪,连个做人工呼吸的都没有啊。

正想着,大乌龟忽然从身侧爬到面前,四足立定,昂首向天。眼前的太极图和大乌龟的龟背重合。李淳风忽然心里一动,遵照猩猩老道的导引之法,将一寒一热两股气流同时导入丹田,再由前方任脉导出寒气,后背督脉导出热气。正感觉舒适惬意的时候,忽然耳畔传来嘈杂之声,似乎是几个人吵架。稍一分神,寒热二气再次入侵,这一回势道之猛再难克制。正慌乱间,抬眼看到地上青囊经“天尊地卑、阳奇阴偶”这句,心想既然天为阳,地为阴,当然是上热下寒,想着想着,体内寒热二气竟然自觉分开,一上天一入地。李淳风心里高兴,看来这青囊经上的招好使,便接着往下看。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心想这“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华佗也记账收诊疗费?旁边一行小字注着:一奇一偶,一阴一阳,一天一地,阖辟奇偶,五兆生成。“阖”者“合”也。一与**,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组成“河图”之式。即阴阳得配,雌雄相交,一生一成,构成五兆,而有水火木金土,春夏秋冬,日往月来,运行不已之象。

看到这,心里还有些糊涂,正琢磨着,大乌龟已然不耐烦起来,原地打了个转,便伏地不起。李淳风想着字里行间的玄机,小腹中隐隐有股气流开始生成,既不寒也不热暖暖的很是舒服。李淳风不知其实早在猩猩老道授予道家导引之法的时候,已然有了内功的底子。只是由于阴差阳错,孙思邈、孙思克兄弟各自为政,针灸经脉,使得李淳风的气息难以收摄,越行越入歧途。本来离目的地不远,却就此南辕北辙。此时,有了正确的指路标,这股内功变巡行渐近冒了出来,按正确的经脉行走。如果长此下去,走满一个大周天,李淳风不仅内伤痊愈,内功还将与时俱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闯了进来。

刚才的噪杂声渐渐清晰起来。李淳风本以为这谷中只有自己和吴子仝两个活人,因而即使有声响也不疑有他。没想到此时听来却不止吴子仝一人。只听吴子仝嚷道:“我可没骗你们吧,既然看到这些医书,你便须叩头拜我为师。”只听那人笑道:“你这里虽有这许多书籍,焉知都是医书?不让我上前验明真伪,只能说明你胡吹大气。”旁边一人粗声大气的说道:“可不是,爷气闷死了,赶紧验验,爷好烤鹿肉吃!”听声音正是孙思邈和程咬金。

本来气息流转,导引练功需抱元守一,心无杂念,可此时,李淳风听到是熟人来了,心里高兴,一分神间气息走岔了道,霎时间五脏俱焚,体外却冰冷异常,这一寒一热使得李淳风冷汗直冒,呼吸困难。由于高高的古书垒成一排排,李淳风此时又盘腿坐在地上,因而即使近在咫尺,书堆外的几人也并未发现李淳风的身影。

此时内息岔了,经脉错落,李淳风口不能言,呼吸开始闭塞,再不施救将气绝而亡。来大唐许久,最凶险的一次莫过于此。正慌乱间,大乌龟忽然昂起头来,张开嘴巴叼起一本书,随后把头埋在一堆书里。李淳风心里一动,这样它如何呼吸?许是人在危难的时候头脑特别灵敏,她忽然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自己在网上看到过乌龟被压在无水无食的泥土中能安然无恙的活很久的新闻。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难道真如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有龟息**?心里想着,忽然听到外面响起另一个声音:“徒弟,徒弟。”

是猩猩老道!一想到他,马上记起,老道曾经表演过将羽毛放在口鼻间,呼吸之气却并不能让羽毛起落变化,当时感觉老道是在逗自己玩,此时忽然福至心灵,老道并不是用口鼻呼吸,口鼻之间的气流没有变化,不过是保持一个出入平衡,真正用来呼吸的是哪里,是哪里?此时越急,心里越乱,呼吸也越发感觉出气多进气少。

忽然,耳畔想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行气、服气、存思、守窍、闭息。”是猩猩老道!李淳风认得这个声音,难道这只大猩猩知道自己在这?不对啊,外面那几个人照吵不误,看来是没发现自己,也没听到老道的声音,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听到了。难道他又用的是传音入密?不及细想,赶紧按照声音的指引做起来。可是坐到最后一步闭息的时候忽然想起,闭住呼吸,自己怎么喘气呢。刚想到这,忽然感觉浑身的皮肤唰的一紧一松,好似打开了一样,呼吸立即变得顺畅了很多。而此时,口鼻却紧闭没有一丝气息进出。李淳风心里乐开了花,啊哈,难不成我练就了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