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来自巴巴里狮子的秘密(1)
作者:畅销书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15

话说身怀绝技、胆大包天的盗墓五枭,从夹心铁处女下边的暗道里,泅水爬到了第十三层地狱的门口。

这第十三层地狱,与其他墓室不同,它是彻底封闭的独立墓室,只有两扇泡钉装饰的大铁门,严丝合缝,坚不可摧。

若是石门或者木门还好说,但这铁门那是钢浇铁铸啊,若是硬来,断然不可,非职业盗墓贼所为也,而且也行不通啊。

豹子头见有铁门挡路,那脾气,挥舞着水淋淋的胳膊,大吼着,暴跳如雷。

其他人一时也无计可施,面面相觑。只有狈沉默着,一语不发,目光深沉地向四下里扫描,最后,把目光定格在大门两侧的石狮子身上。

只见这两只石狮子硕大无比,腰围直径达一米以上,蹲在那里,仍有两米多高,面相威严,目露凶光,头上的毛一直长到腹背上。

狈围着两只狮子转了好几圈儿,双手不停地捋着胡子,就差连胡子带下巴一块儿给捋下来了。

最后他发现,右边的石狮子左脚有四个脚趾头,而左边的石狮子只有三个脚趾头,心中不仅大喜过望,毫不犹豫地抽出精铜金镶玉大烟杆儿,一下子就敲掉了石狮子左脚的小脚趾头,只听咔哒一声,卡在里边的机簧钩子脱扣,但是大门却纹丝不动。

狈眉头紧锁,又打量着左边的石狮子,不断地捋着胡子,就跟看情人似的。

其他人全都焦急地看着狈。只见这小子又仔细地观察了一遍,发现右边的石狮子嘴里含着一颗石珠子,而左侧的石狮子嘴里却空空如也。

看看秃头,正焦躁地在手里转着两颗王八蛋,狈猛然抢过一颗,还没等秃头反应过来,他已把王八蛋塞进石狮子的嘴里。

那颗王八蛋一下子滚进石狮子肚里,又顺着肚子的穹窿直接滚进机关孔洞,随即,两只石狮子就自动挪到了两边,身下显出两个大洞来。

狈和豹子头分别朝两个洞里探头一看,只见洞内冒出两股白雾,两人顿时就跟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

幸亏被身后的人分别拽住,否则就会直接掉进洞里,小命不保。

狈知道这种气是古阴气,急忙让小瓜蒌从自己怀里掏出清肺还阳丹,和豹子头一人一粒吞下。

此时,两只石狮子又恢复到原地,正在大家愣神时,铁门开了一道一米宽的口子,从里边射出无数只飞蝗一样的骨箭。

几个人猝不及防,只好就地卧倒,骨箭密集地掠过他们的身体,纷纷射到对面的墙上,足足有三分钟才停下来。

除了豹子头仍在骂骂咧咧,其他人全都出了一身冷汗。豹子头一下子揪住狈的耳朵厉声说道:“狈!你是高参对吧。”

狈诚惶诚恐,诺诺连声,四大金刚就没有不怕豹子头的。

“那好,你把铁门给我打开,剩下的就看我的啦,否则,把脑袋给你拍成葱花大饼!”豹子头晃了晃蒲扇一样的大巴掌,炸雷似地吼着说。

也不知是豹子头的恐吓起了作用,还是狈到底是神通广大,这小子终于看出了端倪。只见他抡起精铜金镶玉的大烟杆儿,挨个儿敲掉了两只石狮子八只脚上的所有脚趾头,固若金汤的大铁门终于轰然洞开。

但刹那间,大门里飞出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石块,像雨一样密集,幸亏大家有所戒备,纷纷掠向两边,躲过这致命一劫。

狈得意洋洋地捋着胡子说:“这叫‘双狮镇宫系统’,终于被我破解了。”

呵呵,要说这狈,那可不是等闲之辈,此人是人中之精,神中之龙,属于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顶尖人物。这小子饱读诗书,盗墓有术。来看看他的有关档案。

狈:38岁,原名爱新觉罗?云林,八旗子弟,正红旗人,饱学之士,祖上是翰林大学士。性格多疑,诡计多端,狡猾残忍,手段毒辣。

除了自己和四兄弟,从不相信任何人。喜怒不形于色,当他微笑时,就是痛下杀手时,冷静得像一块史前北极冰,从不冲动,对豹子头忠心耿耿,经常为他“擦屁股”,比豹子头大八岁,情同手足,就像兄长,一副长脸,山羊胡子。

武器武功:一米长的精铜镶玉大烟杆儿,来自一座王爷的古墓,自己够不着点火,都是小瓜蒌代劳。其武功深不可测,功夫诡异,和其他三人并称为豹子头手下的四大金刚。

盗墓门派:摸金。

其实盗墓门派总的来说,分为南北两大派,但又细分为搬山派、卸岭派、发丘派、茅山派、摸金派,又叫做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茅山术士、摸金校尉。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茅山有道”之说。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挖墓,所以摸金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

到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等等,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

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过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太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但狈是个例外。由于单独干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便和豹子头组成五人以下的小团体。狈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