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残月如水200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08

第三十四章向左走,向右走

由于昨夜的网上长聊,我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睡下,这一觉醒来时已是下午时分。好在今天休息,总算不用担心上班迟到,也不用去思考上班的事。

在简单吃了点东西后,我闲着无事,一个人独自走进了附近的电影院,因为最近有我期待已久的一部电影上映了。其实很早就听说,几米漫画《向左走,向右走》要改编成电影,一直认为导演和编剧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力,改变介质传递,漫画所要表达的韵味,定将会变调。几年以前的一部《第一次亲密的接触》改编成电影后,得到的结果便是惨不能睹,因此我也对《向左走,向右走》的改编持有疑虑。

然而当我看了《向左走,向右走》电影后,带着悠悠的感动。我知道,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作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杜琪峰与韦家辉能拍出如此艺术的文艺片实属难得。

这是一部都市童话,几米把缘分的得与失交织得引人入胜,言有尽而意无穷。他们对爱情充满了期待,却不知道,期盼着的那个人,原来一直活在自己的左右。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是说他们没有缘分,还是说缘分未到?其实命运早已为他们牵了一条线。只不过,月老打了个盹,戏弄了他们而已。

在这个熟悉的电影院里,坐着的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很适合这部电影的氛围。然而,我却只是孤零零的一个,独自窝在一个角落里的位置里,边欣赏着这个很文艺很唯美的故事,边享受着自我营造的惆怅与孤寂。

影片开头伊始,就紧扣主题,两位主人公在同一个镜头中亮相。一把绿色的雨伞,一把红色的雨伞,混杂在灰灰黑黑的人群中,既突出表现了这是他们两人的故事,又暗示了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缘起缘灭的变幻无常。

男主角,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女主角,一位聪慧专注的翻译家;二人犹如都市中大多数人一样,“一生都不曾相识,却时刻生活在一起”。一个向右走,一个向左走,虽然所住的公寓间只隔着一堵薄薄的砖墙,薄得连对方的电话铃声与电视节目的声响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但二人始终未曾谋面。男主角,虽身处商业化的社会,却仍旧不放弃自己对音乐单纯的追求,结果只落得个在餐厅为附庸风雅的人们拉奏小提琴;女主角,由于对波兰文学作品独特的热爱与专注,使得自己为了不失去翻译波兰文学着作的工作而被迫翻译恐怖类小说。生活的窘迫,社会的压力,使得二人感到格外失落与寂寥。虽然如此,却并未令其失去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因而随时随地寻找着宣泄与舒缓的事物。而二人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剑湖公园-一个会令两条平行线交会的奇迹之地。一个戏谑般地面对成群的鸽子演奏小提琴;一个随心所欲地在波兰诗歌海洋里畅游。这本来仍未构成二人邂逅的必要条件,但缘分并不需要什么条件,在一个圆形天鹅喷水池旁,二人相遇了。但缘分似乎来得太突然,二人似乎并未立刻察觉,因此一幕在数年前早已发生过的剧情在此时此地又再次重演。两人因为由风吹落湖中的歌谱与译稿而终于邂逅。二人犹如失散多年的情侣,由那瞬间迸发的热情支配着,令两颗心也瞬间紧紧相连在一起。但缘分似乎来得太快,二人还未准备好伸手握住它,它就已经匆匆忙忙地与他们擦肩而过了。犹如数年前一般,缘起缘灭,只在匆匆的一刹那间。二人再度匆匆分离了。然而,他们毕竟摸到了缘分的衣角,大家都给对方留了电话。

滂沱大雨,雷声连绵。二人心里却是温暖的,却是喜悦的,而更多的是与所爱的对方两心相印时那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与开放感,因此当夜注定无眠,因此当夜他们注定属于对方。

尽管两条平行线相交了,但是旋即向着各自的方向延伸,同样的奇迹不会再度重临,因此一段由纤细的电话线维系的缘分也同时走向各自的方向,正如握在手中的风筝也会有断了线的时候。大雨滂沱的夜晚,二人早已全身湿透――包括那用数字诠释的一丁点儿缘分。一通又一通的错误电话,一次又一次的道歉,一分接一分地削弱着他们对重逢的信心。而就在他们还未打算放弃这段缘的时候,他们的分离却早已造就了另外一段缘分的契机。二人一同病倒了,住进了同一所医院,却遇见了不同的人。音乐家是由经常送饭来的外卖妹送到医院的;而翻译家则阴差阳错间碰见了暗恋她多年的同校师兄,于是来自各自方向的缘分开始了。

两条平行线虽然会有相交的时候,但两条本不该相交的平行线却永远不会有交汇的一天。一个医生,一个外卖妹,虽然坦诚地表白自己对对方的心意,却无法得到期望的回应。反而两人不断的进逼,却使男女主角更加渴望重遇对方。同样的奇迹不会再次发生,即使二人不约而同地回到天鹅喷水池,不约而同地逗过同一个宝宝,不约而同地跟同一只狗玩耍,却无法再次“不约而同”地引发同一个奇迹。而一切过去的,即使双手握得再紧,也不可能留得住了。天鹅喷水池即将改建,JIMMY咖啡厅改名易性,连那饱含回忆的旋转木马也早已不复存在。二人虽未绝望却也逐渐灰心。能做的,就只有把对方坐过的木马搬回家里,借以提醒自己,那次邂逅并不是一场梦,同时,也稍稍慰藉自己那渴望重遇的心。

既然注定了无法相交,那么各自延伸的生命可有重叠可能?医生与外卖妹虽无法获得自己渴望的奇迹,却偏偏造就了另一个奇迹――他们被对方吸引住了。由此而展开的另一端缘分不能不说是缘分变幻无常的佐证。

或许是早已丧失期望,或许是早已放弃等待,生命在继续,与其苦等电话那端渺茫的未知,不如以前进取代坐等,在眼前的未知中寻觅你那渺茫的身影。二人终于不约而同地获得了展露才华的机会,一首为失去的女友而作的小提琴曲;一段用波兰语即兴翻译的《卜算子》,形式不同却都迸发出了耀眼夺目的艺术火花。由此,双方朝各自方向的延伸得以延续,而二人的心虽并未由此而开始背离,却因此而增加了无法再度相交的可能。

缘分总是变幻无常的,缘起缘灭既然无法在第一次时被察觉,那么为何第二次能够例外?就当二人早已收拾停当,准备只留下遗憾与思念给予这个城市的时候,他们却又再次不约而同地进行最后一次毫无希望却又满怀企盼的尝试。同样的奇迹不会发生第二次,所以当它要发生的时候,却被另一个奇迹所隔断。男主角在成功拨通女主角的电话后,强烈的地震使得通话被迫停止,这本应该是二人完全绝望的时刻,没想到是,如此被隔断的缘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了。当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他们将注定不再分离。

缘起缘灭,弹指一挥间,造就多少聚散离合。人们或错过,或把握,或逃避,或漠视,但却从未拒绝缘分。行走街头,驻步人群,多少缘分与你擦肩而过,多少平行线向前延伸,多少生活又在此重叠。人的心灵有一扇窗,缘分犹如虚掩的窗帘,只要你轻轻一撩,一个奇迹又将在你手中发生。两条平行线虽然未必能够相交,但两颗平行的心却能因由爱构造的桥梁而永远紧贴。

影片到此走向尾声,我还沉浸在里面,这样的故事实在是让我心有戚戚。我一直相信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一定有一个人,和我心有灵犀,犹如原本拼在一起的两块拼图那么默契;正如我相信,我们始终不会相遇,如同两条平行线找不到交点。我们的擦身而过,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缘分,有一个故事的开头,却始终看不到那个结局,只是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彼此视而不见,一次次孤单地对着天空,绝望地呼喊。

有的时候走在人群里,孤单的行走。无数的影子从身旁掠过,重合又疏离。偶尔擦肩的时候,会有一刹那眼神的交流,目光碰触之后,没有人再回头。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各自的路要走,谁会张望,谁肯停留?

当影片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影院里的大多数人已经起身要离开,九十分钟的片长已经是现代人忍耐的极限,他们来看影片的目的只是为了消谴,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只有我这样感性的人,这样闲得无聊的人,才会继续享受这最后的感动,因为我喜欢它的片尾曲,喜欢它给带来的所有细节的宿命情怀。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它,自己乐在其中。

直到灯光亮起,整个放映厅里已所剩无几。我在影院工作人员的注视下,默默地收拢我的思绪,挪着脚步走出放映厅。在楼梯拐角处,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志让我停留下来,向左是男洗手间,向右是女洗手间,我只能向左,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从洗手间出来的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让我不得不相信缘分确实是一瞬间的事情。在刚刚感怀过奇妙爱情的一转身之间,这种奇迹很快又应验在自己身上,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我还没有准备好,它就悄悄地走向了我。

是雨心,真的是她,她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