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信、曾经的文字
作者:西关湄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18

整理旧物时发现三封写好但没有寄出的信,想不起来为什么了。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惊喜,一封是大学时写的,另两封是工作不久后写的。可惜找不到小学和中学时的文字了,不然看自己曾经的稚语童言曾经的华丽辞藻曾经的滔滔理论应该更有趣吧。我们习惯用照片来记录成长,如果从文字的角度来看自我的成长会更丰富吧。

摘录大学时的信,似乎我的朋友正陷入对学业的烦恼和不自信中。

“放假虽然可以睡懒觉,可以吃好点,但这种“贵人”生活过多了也受不了,古时华佗说过:“苦茶久饮,可以益思。”虽然说的是茶,但推而广之,生活中诸事无不如此,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什么苦,也许这是种缺陷。”

“你说你用了功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确实,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和代价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令人伤心和气愤的,甚至会意志消沉,失去动力。有时候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易觉察的,不要因为没有显著的进步就停止努力,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其实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以为然否?”

“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先在心理上放松一下,不要对自己要求得太高,真的,不要活得太辛苦,其实不是你水平低,可能是一直以来你的弦都绷的太紧了,紧到极限就会断的。”

“至于你说时间不够用,我倒有句话,“留白天地宽”。总之,我觉得你应该在心理上、思想上都彻底地放松一下,不要太忙了。因为太忙了你无暇看清周围,也无暇看清自己。”

摘录工作后的信,好象基本都在发牢骚。

“大家以前朝夕相处,还没试过用笔用纸来交流,感觉挺奇怪的。”

“很久没有联系了,真不好意思,一方面是懒惰,一方面是日子挺单调,自己觉得没什么好讲的。可能工作以后就是这样吧。觉得自己好象变老了,没有做学生时那种逍遥的心境了,还记得以前下午逃课睡大觉,或者骑车到图书馆借一大堆小说回来看,大学虽然有考试压力,但总的来说自由自在,工作后不说谨小慎微吧,稍稍放肆一下都是不行的。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棱角,不过应该还未至于像鹅卵石那样圆滑罢。”

“大家对工作似乎都有牢骚,有时会很厌倦,很烦闷,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能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想,如果自己有很多钱,不必为衣食忧,不必依赖他人,不必考虑工作的收入等生计问题,纯粹为兴趣作一份工作,我会做什么,不知道。”

“很想看回以前自己的信,那里记载着自己曾经的想法和情绪。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也许是种缺憾,记忆是有限的,而且下意识里记忆恐怕也是有选择性的,时间的力量使人忘记自己曾经的样子。听别人说起自己曾经的样子总是感觉很亲切,自己部分的生命活在了他人的记忆中,挺好。好象我妈说起我小时侯的事,而我又完全没有印象的。”

“每个人都被一个框子框着,我是讨厌规则的那一类,但还不能做到勇猛而不顾一切,只是偶尔自行其是一下而已。”

“发现自己正在逐渐变得谨小慎微,一如《野声》里的巴克,虽然尽职尽责做着拉撬狗,却总是向往着原始的野性的狼的呼唤。做个异类一定会孤独,需要勇气,也会痛苦,无思无想随大流也好,只是偶尔有思想时会痛苦,烦躁不安,不知哪一样更难忍受些。”

“人在工作中是美丽的,不过那工作是可以让你全身心地投入,使你觉得有价值,有成就感,或者可以挑战你的能力,有刺激感。日复一日重复劳作,就像印第安人总在编同样的毯子,我需要时不时调整自己对工作的心态。那些工作多年的同事,已很适应规则,在不触犯规则的情况下自得其乐,我不行,也不愿像他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