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年困难时期
作者:西关湄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58

妈妈手稿

1958年大跃进,1960年全国经济开始出现困难局面。

1959至1960年我们高一体育课内容还有跳高、跳远、游泳、打球等项目,到高二就取消了许多,改为打太极拳。全班男女生在老师带领下,随着民乐曲,将手比划来比划去,慢吞吞地一摇一摆,有些急性子的男生比划几下就站在那儿等。老师说这是上面要求的,为的是节省体力。到了高三,体育课干脆停掉了。

粮食已经限量供应,肉一点也买不到。许多生活用品奇缺,要凭票供应,或完全没有供应,连饼干和白糖这样普通的食品都没有得卖。

记得我母亲每天做饭都是用小秤把米秤好,每人每顿1至2两米,分别放入小铁罐中加足水放入锅中蒸,蒸熟后水汪汪烂稀稀的,一人一罐,几口就吃完了,整天挨饿。

那时我哥已到大学读书,每次回家就告诉我们怎样吃木薯,怎样吃蕉树头,用来代替大米。当时报纸上经常介绍“小球藻”,据说富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祖父说,这些东西只能把肚皮撑胀,一点也不好吃。他带我到越秀公园爬山捡“东风螺”,那是一种壳很大,比田螺大很多的贝壳类动物,在一些潮湿的烂叶堆下可找到,跑一下午可以捡到一盆。用盐水泡一泡,让潺液发出来,然后清洗干净,去壳取肉,用姜蒜酱油红烧,还挺好吃的。

报纸上说某些地方有人因营养不良而出现水肿,班上的同学每天都要在腿上按一按,看按出来的小坑会不会弹起来恢复原状,如果不会就是有水肿了。

学校紧靠着柔济医院,我们班教室的位置很不好,用男生的话来说就是风水差极了。墙那边就是医院的太平间。上课时有时突然就会闻到一阵蜡烛味,伴着隐隐约约的哭声。三年困难时期,蜡烛味越来越频繁地飘过来,哭声也越来越多。开始时大家还有点毛骨悚然、汗毛直竖,后来也都习惯了。

有几个同学放学回家爱从后门走,从那儿出去穿过马路就到家了。但是医院的后门紧挨着学校的后门,殡仪馆的工人每天用担架抬走裹着白布的尸体,我们每天都碰到,有时一天好几个,越来越多,有时还有小孩,因为白布条很短,几个走惯后门的同学越来越心惊惊,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情愿兜大圈也要从正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