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兴趣班、赛艇
作者:西关湄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44

妈妈手稿

中学时的我,兴趣广泛,但缺乏毅力,容易虎头蛇尾。

最初参加校管乐队,学吹黑管,也叫单簧管,现在叫萨克斯管。学到一半,觉得太辛苦,因为每次集中排练,都要吹很长时间,吹到头昏。又听说女孩子经常鼓着腮帮吹不美观,以后会变成大腮巴,所以半途而废。

同我一起进管乐队的女生坚持到底,后来加入了市中学生管乐团,国庆巡游时,穿着漂亮的制服,边操步边吹奏,神气极了,把我后悔得要死。

后来又参加了校击剑队,学习女子花剑,开始挺有意思的,觉得这项运动充满了西方古典气息,很有“三剑客”的味道。但是一个月后,开始觉得枯燥无味,老是那些单调的步法,死板的姿势,还要重复很多很多次,于是又放弃了。

最后,我被同班一女生拉着参加了校划船队,才算定下心来。

暑假期间,随校划船队到市划船俱乐部参加了半个月的集训。

划船俱乐部位于珠江边,内设游泳池、健身室、浪桥等设施,学员宿舍干净整齐。岸边是一长排木制的码头。俱乐部有舢板和赛艇,赛艇又分单人、双人、四人和八人几种,平时都倒转过来,底朝天地放在架子上,上面盖上油布。

校划船队一行十人,分别是男子和女子四人赛艇的桨手(包括预备队员)。

每天清晨,我们就得起床,跑步、做操,早餐后开始训练,先是陆上训练和体能训练,教练很严格,每次训练都要做足钟数,姿势要标准,一点也不能马虎。

过了几天,开始下水训练,我们换上泳衣,在教练指挥下一齐抬赛艇放下水,大家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上艇,差点把艇弄翻了。

教练带着我们沿河岸练习划行,大家非常认真地按指令一拉一推有节奏地划动双桨,赛艇慢慢摆动几下后,便飞快地破浪前进了,艇两侧激起细碎的白色水花,溅到我们的头上身上,我感觉自己好象在水面上滑行,过瘾的很。

那时的珠江水,是浅绿色的,清澈透明,船桨在水中清晰可见。

每当河道上有船只驶过,教练就让大家停桨,船只激起的水浪一波接一波地向我们涌来,赛艇就在浪头上一起一伏。

除了水上训练,我们还要练习游泳和走浪桥。

浪桥,是一块类似平衡木的窄长木板,用粗麻绳吊在两个高高的木架上。用力推动木板,使其前后摆动,人站在上面顺势行走,木板向后摆时,向前迈步,木板向前摆时,向后倒退,动作要快,要及时变换步法,这是为了训练运动员适应船上行走。刚开始时,经常掉下来,后来天天走几个小时,就很自如了。

划赛艇,双手和双腿动作要协调配合,刚开始训练时,肌肉酸痛,一天的训练结束后,个个累的腰酸背痛。半个月集训下来,大家都变得又黑又瘦,手臂上有了“老鼠仔”,小腿的肌肉也“起了?”。

在之后的市中学生赛艇比赛中,我们获得了女子四人赛艇的第二名,这是我获得的唯一一个体育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