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江东猛虎
作者:李陆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58

第十一章江东猛虎

话说袁绍率众人向南阳进发,一路上自于郭嘉谈笑风声,军旅之事自有徐晃等处理,好不自在。陈到与张辽他们相处的十分融洽。

不过十几日,我们便来到了汉军大营。见到朱?后自是一番繁礼,不表细表。自此袁绍便跟随朱?,进讨张梁。朱?待之甚厚,是时曹操跟随皇甫嵩进讨河东贼。大战于京畿地带。

这里朱?进攻张梁,梁统兵万余屯于山后。袁绍奉命于敌营前迎敌,张辽、?晃领所部兵马待命迎敌。典韦护卫在袁绍左右,原在洛阳训练之护卫。经王越、黄忠之手,大部分已可使用。遂让陈到统领护卫中军,奉孝自于我坐领中军迎敌。

郭嘉第一次上战场难免有些紧张,袁绍见此道“奉孝,如不适,可不必如此。此处有我足矣”。

郭嘉闻言不喜道“主公,何出此言。为人臣者,理应为主公殚精竭虑,奉献忠诚。至死方休。岂有让主公亲冒矢石,临敌于阵前,吾享乐于阵后乎?”。

袁绍闻此,知奉孝不肯回营。遂吩咐典韦去护卫奉孝的安全,奉孝见此没有拒绝。只是背过脸偷偷抹净自己流出的眼泪,心中暗暗发誓必尽一生之力,让主公成就丰功伟业。

张梁见有人挑战,遂命刘辟出战迎敌。刘辟领命,持大刀而出高叫道“我乃汝南刘辟也,谁敢出来受死?”。

张辽他们见此,各各跃跃欲试。用希冀的眼光望着我,看得我心中一阵发毛不已。

遂向陈到道“叔至,汝可斩此将以壮我军声势”。

“是”

说完,纵马持枪,更不言语,杀向敌将。刘辟待要问时,陈到已杀到了他的面前。抬手一枪便将刘辟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下刘辟首级,飞身上马而还。两军见此骇然不已。

忽一将见此,向张梁道“主公,此人杀我兄弟,请允许我为他报仇雪恨”。原来此人乃龚都也。与刘辟有八拜之交,今见刘辟身死。因而有此。

张梁点头日“汝去需小心”。

龚都答道“主公,敬请放心”。

说完,手拿双刀,追杀陈到不已。

见此,张梁身旁一将劝道“主公,不可造此。龚、刘二将军武艺相当,今此将即斩刘辟,龚将军又怎能生还?”。说还未完,龚都又被陈到斩于马下了。

听到劝谏声,张梁本想呵斥一番。见此吃惊道“波才,汝观此时奈何?”。

波才道“彼寡我众,主公可混战胜之”。

张梁闻言欣喜不已,遂下令全军努力向前,违令者斩。众人一拥而上。

正说之间,陈到已双揽人头而返,向我交令。张辽等见陈到力斩二将俱称赞不已。

郭嘉忽道“主公,速速退兵,否则必当败迹”。

徐晃不悦道“军师何出此不祥之言,现我军连胜,正应趁此机会。一战而定黄中,怎可未败先退?”。张辽等俱点点头,袁绍也一脸疑惑。

奉孝道“敌军虽败,不过折了两员小将吧了。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况敌众我寡。此地形也不利于我骑兵作战,如敌军混战之,我军何以应敌”。

众人闻此除典韦外,都对奉孝佩服不已。我也猛省,急叫三军速退。不想为时已晚,敌军已杀到前军面前。我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不已。纷纷遗退。

郭嘉见此急道“主公,可速退”。

袁绍以头盔掷地道“大丈夫临阵斗死,岂有未败主将先走之理?”。

郭嘉道“主公乃三军之所系命,怎可临此危地?”

郭嘉苦劝,怎奈袁绍不从。如是再三。

奉孝向典韦道“典韦将军可护送主公退去,我与众将断后”。

典韦一向对奉孝不感冒,今见郭嘉如此。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忽发现这腐儒倒还有几分胆量。口称是。

袁绍刚想出言,已被典韦手下两军士护卫起来。典韦向张辽他们拱拱手,护送我而去。

我刚走不久,郭嘉向张辽道“文远可速去统领骑兵先退,自有步兵为汝等断后”。

张辽也知骑兵在此地,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遂领命而去。

郭嘉见此满意地点点头,向徐晃、陈到说道“今日战阵之上,只剩下了我们。全军成败,其惟君等”。

徐晃、陈到俱曰:“愿听军师号令”。

郭嘉曰:“我观敌中军防守甚弱,二位将军可领百名勇士。分两路杀入,如敌中军大乱。我军尚可脱此危境。否则必全军覆没”。

徐晃闻此向陈到曰:“此行我自去即可,叔至可留下保护军师的安全”。

叔至也知此行之凶险,也要独去。两将纷纷相争不已。

奉孝见此高叫道“二位将军,不必相争。可同去,如不能胜。我等有死而已,夫何惜哉?”。

徐晃两人闻言遂向中军杀去,初时敌军不曾防备。被徐晃他们杀得阵角大乱,几有崩溃之势。后来波才见中军大乱,急引军回救。把徐晃他们围在核心,乃不得脱。两将虽勇,怎奈寡不敌众。

正危急间,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年十七岁时,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杀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见黄巾寇起,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前来接应。

徐晃他们见此大喜,士气顿时高涨不已。两军合力,敌军怎是对手。纷纷败退不已,张梁见此急引军入南阳,坚守不出。不表。

徐晃他们见敌军已退,遂收敛人马向郭嘉赴命。具言有一彪人马救了我们,郭嘉吩咐收兵回营,孙坚领兵亦到。

郭嘉施行道“感谢将军相救之恩,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孙坚闻言,正眼都不看郭嘉一下。徐晃等俱有怒意。

见此,孙坚手下有一将,手持蛇矛而出道“众位失礼了,我主乃孙坚孙文台也”。原来孙坚手下有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郭嘉不以为意,遂和孙坚军,一起回营。路上自遇张辽不必细表。

到了营门前,袁绍已率典韦等候多时。见众人无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奉孝见到我忙下马请罪道“臣冒犯主公之威,实在该死”。

众将见此俱道“末将无能,累主公受惊。请一并处罚”。

袁绍见此急忙扶起众人道“此皆吾不?兵法,致有此败。众将何错之有?”。

众人俱感动不已,招呼兵马回营而去。

我从他们口中得知解救我军的乃孙坚之军,孙坚也得知我乃袁绍,遂施礼一番。一起回营去见朱?。

朱?大喜,引兵围住南阳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报,具说:“皇甫嵩大获胜捷,朝廷以董卓屡败,命嵩代之。嵩到时,张角已死;张燕统其众,与我军相拒,被皇甫嵩连胜七阵,败张燕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余众俱降。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相,即日将班师赴任。”

朱?听说,催促军马,悉力攻打南阳城。贼势危急,贼将严政刺杀张梁,献首投降。朱?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时又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朝廷命朱?即以得胜之师讨之。?奉诏,率军前进。时贼据宛城,?引兵攻之,赵弘遣韩忠出战。

?遣袁绍攻城西南角。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角抵敌。朱?自纵铁骑二千,径取东北角。贼恐失城,急弃西南面回。孙坚从背后掩杀,贼众大败,奔入宛城。朱?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不许。

袁绍曰:“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

袁绍曰:“不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

?然之,随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打西北。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与袁绍、孙坚

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正追赶间,赵弘、孙仲引贼众到,与?交战。?见弘势大,引军暂退。弘乘势复夺宛城。?离十里下寨。

次日,朱?便令坚攻打南门,袁绍打北门,朱?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

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张辽,无心恋战,只待奔逃。张辽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班师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表奏孙坚、袁绍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惟袁绍听候日久,不得除授。

孙坚自与袁绍相别上任去了,袁绍见此间无事遂吩咐回军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