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航海的时代(9)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45

1584年,利玛窦等到了明朝政府颁发的通行证,进入了广东,他对中国的富裕和繁荣称赞不已,在著作中写道:“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

他很有洞察力,发现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但是也明确指出了严重的问题:“在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

这位传教士可真不是一般的传教士,后来的一切证明了他的担心,完全是一种超前的预测,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十分高昂的代价。

这位传教士开始了为中国人宣扬上帝的活动,但是和这一主业相比,他的副业却传播得更快。

传教士带来的东西很简单,但是像通过大航海而绘就的世界地图、地球仪,三棱镜、放大镜、钟表、玻璃器皿等稀奇古怪的西洋玩艺,却激发了还处于一片昏暗中的明朝人十分浓厚的兴趣。

这些东西和他能够预测日食,精通西洋算术,以*数字计数等特长,使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并结识了不少朝廷官员和上层知识分子,吸引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开始研究西方科学,像那个时候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就成了这位传教士的莫逆之交。

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在中国先后被十二次刻印,让地图前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亚细亚、欧罗巴、大西洋、太平洋等名称,第一次认识了世界,打破了自古以来“天朝上国”式的夜郎自大。这份地图问世后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了日本,使得日本人传统的崇拜中国的“慕夏”观念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北极、南极、地中海、日本海等词汇都是出自于这一地图。

与副业的大规模传播相比,主营业务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挑头的一些人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

有一桩更令我惊讶的目瞪口呆的事情,那就是明代崇祯皇帝的皇后在天下大乱,清军入关前,为了挽救大明老字号,竟然写信准备皈依天主教,并以教徒的名义,请求罗马教皇支援。

这可不是我在这里道听途说,而是确有其事。这封大明朝末代皇后的求救信,至今还十分完好的保存在梵蒂冈。

1610年,这位传教士在中国去世,这位对中国文化和天主教痴迷不已的东西方交流使者死前明确请求,希望能够长眠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里。为了表示对这位以友好方式与中国进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异国来宾的尊重,明朝皇帝万历破例亲自批准,允许将他安葬在北京二里沟。

就像《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就称赞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

利玛窦走了,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交流因此而损失不小。同我一样对外国人始终存有一种厌恶和戒备心理的愤青们,请记住这位深深热爱中国的西方朋友。他是欧洲人中的中国人,也是中国人中的欧洲人。

一个利玛窦并不能改变大明朝对世界的态度,中国依然对海洋贸易采取严厉的禁止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