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联曹抗董
作者:夜伴青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62

“啊!”孙坚先是一愣,接着猛地站起身来,一掌拍下,将身前的书案劈得裂开,面色已是铁青。

“董卓老贼,竟然欺我!”

过了数息时间,孙坚平息下来,对凌峰说:“慕远,当时带你过去就好了。现在该怎么对付董卓?”

凌峰想到自己也受骗了,还无意中为董卓阴谋的实施提供了帮助,也是郁闷至极,差点将自己的嘴唇咬出血来。此时见孙坚让自己拿出意见来,知道后悔无用,只有想想接下来怎么应对。

凌峰一开始就是将自己定位为谋臣,还跟诸葛亮类比,只是因为后来战场表现突然才显得更像武将一些,现在到了该出谋划策的时候了。这事之前也不是没做过,对董卓的作战方法就是凌峰定下的,但那也是游戏中得来的经验,现在完全没有史实可以借鉴,游戏的经验更加无用。

“其实要定策略也容易,只要告诉孙坚,已算准董卓两年内必不战自亡,到时候孙坚必定把自己奉若神明。接下来也不要去改变历史进程,一切顺其自然,到时候去江东弄个太守做,然后平平安安地混吃等死,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时只是一种奢望,太守都相当于一个市长了,而现在很容易就能实现。”但凌峰当然不甘心这样,现在的思维跟现实中时已有了很大的转变,当然不会满足于一个太守之职,而且再拖下去,让貂蝉落入董卓的魔爪,凌峰也不愿意,虽然不是对貂蝉志在必得,但一想起董卓那脑满肠肥、面目可憎的样子,就不希望让董卓得了貂蝉。

顺势而为,一切都很容易,而要想逆转历史的进程则是艰难无比。

“明明已经定好盟约,只等最后总攻,怎么就被董卓破坏了呢。董卓这诡计说来也不难看破,怎么连曹操都被骗了呢,一定是当时头风病发了,思维受阻。难道,是董卓气数未尽?”凌峰现在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气数未尽”,以前看书上这样说却很不以为是。

考虑良久,凌峰问孙坚:“现在还能与其它势力联络吗?”

孙坚点点头,又摇头:“可以是可以,但派出使者送信,最近的也要十日,一个来回就是二十日,要让所有君主互通,不知要耗费多久,到时候可能形势已发生变化,又要重新商议。”

凌峰说:“能找到一个就行了,不必联合所有人。”

孙坚有些犯难了:“要联合袁绍去攻打洛阳?光凭我们两方力量也难以强攻吧,何况袁绍也未必答应。”

“不,去找曹操,我想他现在也看穿了董卓的意图了。也无需强攻,只要如此如此。”说到后面,凌峰走近孙坚,用低到只有孙坚能听到的声音说出了计划。

曹操在朝会结束的一瞬间已意识到中了董卓之计,要后悔却来不及了。回去之后,曹操数日内闭门不出,属下前去探望也不相见。

这些天曹操并不是一个人躲起来生闷气,而是在考虑后面的行动,但自己被董卓骗的事却不愿让人知道,所以也不跟其他人商议,最后决定观望一段时间,如果其它势力已无战意,甚至开始撤退,那自己也先撤回陈留,日后再图发展,以免受董卓之害。接下来便修养生息,积蓄潜力,属下问起总攻洛阳之事就只说未能定下,也不多说。

一天,曹操接报,说有孙坚的使者前来。曹操本意还是想剿灭董卓的,见有孙坚使者来,知道是商议伐董之事,急令使者入内。

这使者正是凌峰。事关重大,交给NPC可不放心,凌峰决定自己来做使者。也只有凌峰最适合担此重任,因为没有人比凌峰更了解曹操了。

凌峰进入厅内去见曹操,却先看到张辽。

“原来张辽已经归降曹操了。”当时费尽苦功,结果让曹操捡了漏,凌峰心中有些不快,却对张辽拱手一笑,说到:“多谢文远告诉我石碑的事。”这话倒是真心,凌峰挑战石碑确实收获不小,虽然险些丧命,但那也怨不得张辽,当时遇到水狼甚至水虎的时候要逃走都来得及,是凌峰自己选择挑战到底的,何况按后来周泰所说,张辽也许并不知道挑战石碑还有危险,那种石碑极为罕见,正好让凌峰碰上了。其实石碑上能学到技能也算不得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凌峰从没问过,所以也没人对凌峰提起。

张辽也对凌峰一拱手,却没说话,倒是没什么敌意,不过之前败给过凌峰,再见面也不好多说什么。

“文台找我何事?”曹操见了凌峰便问。

“为的是洛阳之事。”凌峰答道。

曹操疑惑地看了凌峰一眼,说:“当时商议已定,不是暂时不打了么,又来找我做什么。”

“董卓希望的正是这样吧。”凌峰说出这话,就表示已看穿董卓的意图,又不直接说出来,因为这曹操极要面子,如果直接说你们都被董卓骗了,曹操必然不承认。

“这么说,还是要打?当时可是孙坚自己说不打的,再要打也只能等到明年朝会时商议了。”曹操知道孙坚必然另有对策才让人来找自己商议,却不动声色,仍然扯到原计划的总攻洛阳。

“一年时间变数太大,先在另有破敌之策。”凌峰露出了神秘的表情。

曹操屏退左右,让凌峰继续说。

“曹公认为,董卓最希望看到什么结果,自然是希望有人坚持不住,开始撤军,那我们就顺了他的意,然后。。。”

“好,你去回复孙坚,就依此计而行。来人,摆宴!”等凌峰说完计划,曹操面露喜色。

“到洛阳城中再摆不迟。”凌峰婉拒了曹操的宴请,便离开了。

曹操亲自送走凌峰,望着凌峰跨马离去的背影,露出羡慕之情。“这样的人跟着孙坚实在太屈才了,什么时候能将他召至麾下。”曹操也不是第一次见到凌峰了,当时朝会中就是凌峰说出董卓可能会强制征兵,接下来又提出应对方法,后来听张辽说自己败于凌峰之手,更觉得凌峰不凡。

洛阳城内。

“主公妙计,令属下敬佩不已。”

“主公英明,一计震退天下诸侯。”

董卓自朝会之后,观望半月都不见联军有所动静,知道计谋得逞,其属下知道董卓的计谋后更是拍马之声不绝于耳,董卓越发骄横起来。又过半月,突然接报,说孙坚与曹操已相继撤军。

董卓大笑,“哈哈,正如我意。”

“主公,现在可要趁势追击?当时就是曹操召集天下诸侯来征讨我们,那孙坚更是盟主,绝不能放过。”

“不,先打袁绍。”袁绍论数量,武将数仅次于董卓,论质量,连张郃都只能排第三,更有田丰、沮授等一批谋臣,论声望也是最高,怎么看都是最大的威胁,而且还是原来的盟主,董卓决定先对袁绍动手。

袁绍此时也是犹豫不定。按势力分布,袁绍离董卓最近,受董卓威胁最大,自然也希望灭掉董卓,但知道自己实力不能独抗董卓,又不信任其它势力,所以欲进不敢,欲退不甘,于是也开始观望。

但观望的结果,却是董卓大军压境。

“主公,不好了,董卓的人杀过来了,出动了四支部队。”一个探子来报。

袁绍大惊,急忙问到:“见到吕布没有?”

“不仅吕布来了,连董卓也在其中。”另一个探子也回来了。

这次董卓可谓倾巢而出,仅留下两人驻守城内,因为已算准孙坚、曹操撤退后,其他人不会主动来犯。

袁绍紧急调集兵马来守,但哪里守得住,颜良、文丑加起来也难与吕布相敌,而人数又相差太多,自然大败,只有退走,又被董卓趁胜追击,连下三城,武将也被俘不少,幸好重要的人如颜良、文丑、张郃等都还逃了出来。

正当董卓准备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袁绍时,却接到求援信,说洛阳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