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恶意诽谤
作者:带头三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66

我还没来得及和父亲说娟的继父的事情,一封举报信将我从辟邪的迷局里拉了出来,陷入了另一团迷雾。

梅蛋子手里有两种武器,一种是一把一尺长的刀,刀是沾过血的;另一种是棍,是公安用的那种警棍,带电的,警棍也打过人。梅蛋子曾经扬言,一定让闻钊尝尝他的两种武器。我是不喜欢尝这两种东西的,因此我也十分小心,尽量不去激怒梅蛋子。我担心我们难免有一天要有一场大的冲突,这场冲突终于还是来了,不过没有武力,他玩了个心术,这倒出乎我的意料。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不少学坏的年轻人都是家庭条件很不错的孩子,他们原本学习很好,头脑也足够聪明,可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觉得学习好已经不能给他们挣来足够的面子,在社会上扬名立万,需要一刀见血。优越的经济条件加上心狠手黑,造就了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青年。梅蛋子就是这样的人,梅红玉家境较好,社会上关系也较熟,梅蛋子出过几回事,都被梅红玉摆平了。梅红玉对儿子的追求,不置可否,他的观点是宁**头不做凤尾。

尽管梅蛋子行事直来直去,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在我身上,他没能将自己的这个个性贯彻到底,当然,这里面掺杂了其他因素。

那一天我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慈眉善目的周校长一脸的不高兴,我没做亏心事,可是见了周校长阴沉的脸,还是有些忐忑。周校长拿出一封信,是打印出来的,我迅速地阅读了信,汗就流了下来。信的大概内容是:经读者举报,贵校闻钊所写的散文《孝心》系抄袭我省著名作家阿男的同名作品。为了严肃文学纪律,请贵校协助调查,并追回稿费。落款是某杂志社,还盖着红红的大印。

我上学的年龄,是文学青年向小混混过渡的年代,文学青年的作品被指抄袭,是最大的耻辱,就像小混子被人打了,不但报案而且流泪一样被人所不齿。我深知这封调查信将会给我毁灭性的打击。

我没有抄袭,甚至不知道阿男写过这样的作品。可是,我无法争辩,我找不出证据。这件事对我来说,影响非常大,我很可能因此落下个文贼的名声。我说周校长我没有抄袭过。周校长说你给我找出证据来,让我也好向人家作出解释。我说我怎么去找?周校长说这种行为是可耻行为,如果传播出去,你在学校还怎么呆?我说这封信有问题。周校长说有什么问题,还盖了章的。我说信里没有附阿男作品的原件,凭什么就说我抄袭他的?我怀疑是他抄袭我呢。再说我根本就不知道阿男是谁。周校长说我倒是希望这事是假的,我不愿意我的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拿着那封举报信,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我发现了几处破绽。第一,我的散文刚刚发表,是在一家文学报上发表的,为什么杂志社来调查?第二,阿男这个人我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我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人。看来我要找人问问。第三,杂志社的印章并不清晰,当然这算不上最重要的破绽。

我找到了县里的那位老作家,老作家听了我的疑问,也怀疑这件事有问题。老作家说我给杂志社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吧,再一看,信上却没有杂志社电话。从邮局查了一下,这家杂志社早就不办了。这样一来,我的心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我把情况和周校长说了,周校长这才拍拍我的头,说那就是有人冤枉你,遭人嫉妒是很正常的,你以后要注意点自己的行为,一定要谦虚谨慎。我行事并不张扬,和人很少有争端,我怀疑这件事是梅蛋子做的。可是,梅蛋子似乎不像是做这种事的人,那这又是为了什么?

我从周校长那里出来,感觉到气氛不对,几个平日里要好的同学见了我都匆匆忙忙地躲开了,还有些人在对我指指点点。我满腹狐疑,孟芊告诉我,有人说我抄袭别人的作品被调查,校园里已经传成一片了。怎么会这么快?孟芊说在校黑板报上贴着一封某杂志社的调查信。

信呢?

我已经撕下来了。可是又被贴上了一封。

我表面平静,心里光火。我问孟芊:你相信吗?

我当然不信,可是他们都信。

我来到黑板报前,信还在。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写着各种各样的评语:骗子、文贼、呸!丢人丢到省里了……

孟芊要撕信,我摇了摇头:放着吧,这样的信应该有不少,有人想搞臭我。

同宿舍的五弟说:三哥,要不是真的,你报案吧。

我的火再也压不住:什么叫要不是真的?本来就不是真的,你也不相信我?报案,报什么案?谁有时间管你这点小事?

五弟一脸无辜,说那怎么办?

我说能怎么办?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明明是有人要整我,采取了这样的并不高明的手段。好事不出门,坏事反倒容易星火燎原。我这时候已经气急败坏了。

大哥问:你真没得罪什么人?我说除了梅蛋子,我没得罪过人。

大哥又问:那你没有和别人有过利益冲突?

我哑然,忽然心里一动:古琉璃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