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直将陋巷视天堂
作者:晚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92

逢年过节的时候,宋子?常常被爸爸、妈妈带着去齐家拜访,有时候,妈妈节假日在厂里值班,或去同事家里也会带上子?,但是,子?对这些活动一点也提不起精神来。大人们除了一开始例行公事似地过来关注她一下,问问她几岁啦,塞上一些糖果后,便自己高谈阔论起来,完全无视她的存在,她只好在陌生的房间里挨呀,挨呀,直到他们尽兴回家,她才得以解脱。但是,跟着沈阿姨出门,子?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沈阿姨的户口一直挂在南市的方家,每隔一两个月,她就得往南市跑一趟,去取她的粮票、布票等各种票据。子?跟着沈阿姨坐上电车一路南行,马路越来越窄,房子越来越矮,直到在老西门终点站下了车,踩着高低不平的蛋格路喁喁而行,子?的感觉都是新鲜而快乐的。这里的景象和宁安里一点都不一样,然而这里拥挤的人群和鸽子笼似的小房子在小子?的眼里显得特有人情味儿。沈阿姨似乎经常在大街上遇到熟人,免不了寒暄一阵,“哟,这是侬孙女啊?”“哎!”沈阿姨对这类误会懒得解释,总是乐呵呵地顺其自然。

方家住在蛋格路尽头一栋很旧的石库门房子的三层阁内,三层阁只有八平方米,但里面大衣柜、床、饭桌、梳妆镜等家具拥挤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高悬在墙脚的闹钟滴答滴答地弹奏着整齐的乐章,方家姆妈殷勤地沏茶、让座,礼数一点不差。方家姆妈有八个小孩,阁楼到楼顶天台间的楼梯间那一小点空地已经铺上了铺板,拉上了一条布帘子,她的两个最小儿子晚上就睡在那里;楼顶天台上也搭了一个简易小房间,另一个稍大一些的儿子晚上便在那里歇身。方家姆妈还有两个大儿子和一个女儿在外地插队落户,一个女儿已经出嫁,最小的女儿七妹则在这间三层阁里打地铺,和父母共居一室。方家姆妈一直坚持让沈阿姨的户口挂在她家,也有她的小算盘,多一个户口,将来分房子时至少也可多分几个平方米。。。

小子?哪里知道这些道道?一到方家,她就好奇地四处张望着,觉得这样的小房子真是好玩,尤其是二楼到三楼之间的楼梯中间,有个不到一米高的门洞,洞里居然住着一家人家!从洞口望进去,里面的光线黑乎乎的,却看得见内中家具齐全,房间方方正正的,比方家的三层阁大了不少。“那不是童话里的小木屋吗?”子?一直梦想自己有一个小小的房间,门就像自己一样高,只有像她这样的小孩才可以出入,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见了!还有楼梯间的铺板,天台上的小屋,要是在这里睡一觉,那该有多美,在小子?的眼里,这一切无一不像童话里的天堂。

每次离开方家时,方家姆妈总会客客气气地把沈阿姨送至楼下,要是沈阿姨手里有东西要拿回去,她家的八弟或者七妹便会一直把沈阿姨送到电车站。这时,沈阿姨也不会忘记摸出一、两毛钱给他们零花,他们便欢天喜地地收下,连声说着谢谢。

南市是上海滩华埠的发源地,这里居住过租界以外最早的上海人。现在,虽然这里已经非常非常的拥挤,设施与市中心的其他区相比已经非常非常落后,但是,住在这里的人们依旧淡定从容地生活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依然彬彬有礼,依然优雅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