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起用新人
作者:晚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75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创办于六十年代,是一所将传统工艺、美术训练、创新设计与专业技术学习相结合,为中学毕业生提供手工艺技术训练的中等专科学校。工艺美术学校的名字虽然美好,但毕业生出来做的工作未必就那么光鲜。比如,最专业对口、表面最光鲜的莫如分配到美术电影制片厂,可谁想像得到美术片里的一个小动作都要由上百上千张动画组成,而每一张动画都是制作人员一笔一画手工画出来的呢?

自从六十年代后期,雕刻厂每年都有新分配进来的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生加入。雕刻厂由玉石雕刻、象牙雕刻、金属雕刻和木雕等几个部分组成,石雕工人的工作环境最为艰苦,许多工种需要工人每天长时间的把双手浸泡在水里,很多人因此患上了皮肤疾病;相比而言,牙雕工人的工作环境要好得多。尤其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传统的以锉刀为主要工具的精雕细作渐渐开始被新型的机械操作取代,机械操作生产产品更快,产品表面也更光亮。精明的上海人自然明了这其中的奥妙,进象牙车间成了雕刻厂新进人员的首选,尤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工艺美术学校的毕业生,哪个不想更好地发挥创意而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环境中呢?

工艺美术学校的毕业生都受过西画、国画、雕塑、图案等领域的浸濡,无论对雕刻作品的理解力、敏感度和眼界,还是具体操作雕刻机械的技能,都明显高于大多数从学徒出身的雕刻工人。常琦在从事行政工作之前虽然技术一直在同龄人中还算领先,但是现在,她不得不承认这年轻一代的手艺早已超越自己那一代人的水平。因而这次,她决心大胆启用工艺美术学校的毕业生,使他们中间的优秀成员成为项目中挑大梁的人物。

新项目成员名单出炉后,车间里舆论哗然。这次并不似以往那样论资排辈,不少已有二三十年工龄的资深员工没有入选,而好几个才进厂三年五载的年轻技术人员反而脱颖而出。最最伤心的要数余金娣,她是常琦来到上海后带过的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徒弟,虽然黄树生原本为了照顾常琦的面子还是把她列入名单之内,但是却被常琦劝阻了。“黄老师,我们早就有言在先,这次选人全凭技术,不搞裙带关系。余金娣是我的徒弟,但是,在技术方面,她远不如那批工艺美术学校出来的,如果她进来,而方莉敏、梁志强这样的反而排除在外,一碗水是端不平的。既然是已经决定的方针,就要严格执行,谁也不能例外!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千万不能在这种细节上节外生枝了。。。”

“这次”,常琦待大家议论过一阵之后,才开口说话:“我们在遴选参加项目的人选过程中,完全是以工人的技术能力出发。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请立刻向我或黄老师指出来,如果是我们的失误,我们一定马上纠正。要是大家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公平的,就请大家给予这个项目全力的支持,使这个项目能够的规定的时间里,顺利地完成!”

项目人选终于在没有产生风波的情况下顺利地敲定了下来,黄树生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带领这支象征象牙车间最高技术水平的团队,进入正题,开始设计这个巨型作品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