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工农兵大学
作者:晚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35

参加北大荒建设兵团整整四年之后,齐明华终于回到了上海。四年没有沾染到城市的气息了,虽然一路风尘,旅途漫漫,明华此时却神清气爽、意气奋发。“上海,我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工农兵大学生,是时代的新名词。让城市知识青年走向广阔天地,再让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工、农、兵从四面八方走进大学的校园,那是一场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革?破旧立新,不破不立。打破原先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体制,再以另外一种体制取而代之,犹如把一副扑克牌重新洗了一遍,虽然拿到各人手里的已经一副“新”牌了,但是整副牌还是那五十几张。制度可以变,体制可以变,环境可以变,不变的是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动力,健康就是财富,年轻就是最坚强的本钱。

十六岁那年的家变使明华迅速地成熟了起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唱了熟烂了的歌词,在天寒地冻的北大荒的冬季里,火炬般地跳跃到了明华的脑海里。他咬紧牙关,卷起裤腿,屏住呼吸,只穿了一双破草鞋,用一根扁担,挑起两大桶粪便,飞速地行走在黑土地上。。。

作为“可以被教育好的”黑五类子弟,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是个八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口水之中的,做人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做事就是要被别人讲的。幸而明华年轻力壮,又有一身运动场上练就的好身板,再脏、再苦、再累的活,他也扛得下,很快,他就成了军垦农场中人人称道的模范型知青。不过,明华并没有在赞扬声中沾沾自喜,他一直不忘谦虚谨慎、谦卑低调。不仅如此,他还把大多数业余时间用在周旋于军垦农场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四年中,他没有回过一次上海,但每次有人回上海探亲时,他都会拿出自己的积蓄托他们从上海买糖、买烟、买这里的紧俏商品,然后慷慨地四处打点。。。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齐明华获得了军垦农场极少的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而且,还是上海的大学―――沪江机械学院。

“齐明华,去大学好好学习,我们盼着你早日学成归来!”面对建设兵团领导的殷殷期望,明华唯唯称喏,信誓旦旦:“谢谢大家的信任,谢谢领导的栽培,我一定会回来的!”不过临走前,他已经大方地把身边所有合何用之物都慷慨地赠送给了兵团的兄弟们,来时他没有带多少行囊,既然回大上海,就不必带回去了。。。在齐明华的心里,人生的一个新的篇章已经揭开了序幕,走过去的路,不可能回头望,流过去水,不可能往回趟,现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勇往直前”,这,也是这几年北大荒历练中取得的人生经验!

第二年,哥哥明中也获得了插队农场的推荐,来到北方一个滨海城市,成了海城大学的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日月星辰,星移斗转,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变化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