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 春风夏雨
作者:晚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34

侯松年来探望宋丹平,就像丹平平时探亲在家时一样,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今天,侯松年比往常更添了几分喜气洋洋的神情,人逢喜事精神爽嘛,他的宝贝儿子少国考上音乐学院附小啦!

尽管各高校很多年没有公开招生了,但是音乐学院附小却还是每年从小学三年级学生中以考试的形式录取学生。那年代走文艺路线火红透了,而且搞艺术要乘早,年纪稍大的连门都入不了,何况全中国,也就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一两所正统的音乐院校,所以虽然只是音乐学院的附属小学招生,但从全国各地赶来报名的考生快把学校的门槛都快挤破了。能从成百上千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的确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

“多亏少国幸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你知道吗,还是个犹太人呐!”

“哦?还是外国人啊,你从哪里把他挖出来的?”

那犹太老师原名叫约瑟夫。格林堡,后来自己取了中文名字葛若诗。约瑟夫出生在德意志东部的一个小城,他从音乐学院毕业的那一年,眼看着希特勒政府对犹太民族越来越水火不容,他像成千上万的犹太裔德国人一样,挨个去了所有能去的外国使领馆,希望搏得一字签证,逃出生天。然而,看着日益汹涌而至的犹太人潮,许多国家都列出了苛刻的条件,比如必须有亲友担保、必须有资产几何等等,平民百姓如约瑟夫,祖祖辈辈没有一个国外亲友、又没有多少钱的,似乎唯有坐以待毙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生死一线的关键时刻,约瑟夫听说柏林的*大使馆,只要持有有效护照的,一律给予签证。约瑟夫日夜兼程来到柏林,终于拿到了逃出德国的签证,又用尽了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张去上海的船票!登上船舷时,约瑟夫完全不知道上海是什么地方,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当时时间紧迫,逃亡的人们心里只有一个声音:“离开,离开德国!”逃出去,才有一条生路,至于去哪里,就由上帝的手来指引吧!轮船抵达上海港后没有多久,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开始了,约瑟夫是最后一批逃脱大屠杀的幸运儿之一!

约瑟夫抵达上海时已经身无分文,他来到了虹口犹太人的聚居地呆了一阵,渐渐融入了大上海,以教小孩音乐,谋取了一席生存之地。若干年后,那批滞留上海的犹太人中,有些又移民至其他国家,那些在上海落户的,大多以教授外语或音乐谋生。进入五十年代后,又有一些人被遣出国或自动离去,葛若诗是少数依然留在上海的“外国人”之一。“我哪里也不去,上海是我的再生之地,这儿就是我的家!”

葛若诗已经五十多岁了,至今仍是单身,就住在侯松年家的同一条弄堂里的一间十平方米的亭子间内,他甚至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只是以教授乐器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尽管如此,若诗依然人若其名,积极乐观,生活得如诗如歌,有滋有味。

“幸亏他教的那几首东欧风格的曲子。。。考音乐学校可讲究了,光会革命歌曲不够,西洋乐曲又太资产阶级了。。。倒是东欧的乐曲,不左也不右,哈哈。。。”侯松年爽朗地笑了起来。

“呵呵,都说‘行得春风有夏雨’,少国得遇良师,还是托了老祖宗的福了。。。”

“可不是?‘穷通皆有定,聚散岂无缘’?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