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有不测风云
作者:晚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68

转眼间丹平已经升上高小六年级,还有多半年就要毕业了。

自丹平上学以来,虽然世界各地战事不断,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因日军入侵而变得动荡不安,不过这天高皇帝远的宋家庄倒没太大的变化,宋家在宋老爷子和儿子们的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下倒还日渐富足起来。只是,这些年里,宋家孙儿辈却不断夭折。就说这长房之中,原本连丹平在内,共有兄弟姐妹九人,但不知什么原因,大多数都在三五岁、七八岁上夭折了,也讲不清得是什么病。乡下的孩子病了就在家躺躺,喝碗热粥,出身汗;病得实在重了才请郎中,吃了几剂药不管用便殁了。如今,这长房内就只剩下丹平和一个妹妹小井了。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多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更加地动荡不安起来。大城市里的绑票案件越来越多,市民越来越缺乏安全感,而这股风气还渐渐地向乡村蔓延开来。

又是冬季,到了快要过年的时节,一天,三十出头清田突然失踪了,全家老小四处寻觅,找了几天都没有下落。到了第五天,终于有人捎信过来,要宋家十天之内凑五百块大洋送到某处,不然就等着替清田收尸。

这于宋家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里不能没有顶梁柱阿!宋老爷子急得团团转,“宋家祖祖辈辈都老老实实做人,这些年虽说攒了一点钱,那也是苦做苦省来的呀,我们没有做过亏心事,没拿过不义之财,老天爷,为什么要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呀!”

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能求的人都求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田呀、房呀、土布机呀,能卖的都卖了,宋家最后终于在第九天凑齐了五百块大洋送上。谢天谢地,绑匪只是想钱急红了眼,不时来寻仇的,也还算讲义气,收了钱,让清田活着回到了家里。

此时宋家却已经一贫如洗了,田地没了,房子大多卖了,只剩下南屋的两间从前堆杂物的小房间,宋老爷子带着两房儿子,男人住一间,女人住一间,勉强暂时安顿下来。为了生计,宋老爷子决定向人租几亩地种些庄稼、菜蔬,两房媳妇再接些纺织伙计,先把日子过起来。

清田被放回家后不久就过年了,那一年实在不是好年景,整个冬季,地上也没积起多少雪来,有说是因战争连绵,把地都烤热了。

那年,宋家过年包饺子用的面都是借来的,没有一个孩子有新衣穿。

刚过了年,清田就要出远门了。这次虽说勉强捡回一条命,可家里经营多年的产业,转眼间全泡汤了,要是再这么折腾一下,一家老小还怎么活呀!家乡是不能再呆下去了,清田决定跟着几个老乡到外地闯一闯。

临走时,清田给父亲磕了头,“孩儿不孝,给爹和全家添麻烦了!孩儿这一走,家里就拜托爹和弟弟照料,只是一件事,爹一定要答应我。”

“唉,乱世,怪不得谁,有什么事就说吧。”

“如今家里虽说穷了,连留的书还是要读下去,他还有半年就毕业了呀。。。。。。”

“放心吧,就是全家吃糠咽菜,也要让他读完高小。”

老爷子这句“吃糠咽菜”还真应验了。那年风不调雨不顺,春天,一家人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到了五月间长满了绿芽芽,不想夏季竟挨上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宋老爷子眼睁睁看着满地的庄稼枯死,心里那个急呀,秋后若是没收成,全家饿肚子不说,还欠着人田租呢。。。。。。

清田走了四五个月了,只捎回过一次信,说是在奉天一带做些小买卖,也没寄钱回来过,想来也没混好。到了秋天,田里果然颗粒无收,宋家老小一日三餐只能以从林子里挖来的野菜和掺着谷糠的高粱面果腹,最不济时,连观音土都吃上了,吃了观音土,连屎都屙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