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也谈“什么话都有理”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80

什么话都有理,当然是站在特定的环境下、处在某个视角上、假为当事者和当时人时,这个话才有理,并且这个理也只有那么一丁点儿。这是中国古文化至今经久不衰的缘故之一,也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人为我用、我为人用的原因之一。

一谈起古老的文明,我们的嘴巴就合不拢似的,我们的祖先可了不起啦,古时就提倡这个、开口那个的,西方直到什么时侯才开始这个、那个的,比我们晚了多少、多少年。可见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凡夫俗子、野蛮民族所能比拟的。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可是我们的科学水平现在落后人家也不知道多少年,整体实力至少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功夫。指南针也是我们发明的,人家用来航海,我们借之看风水。

我们把一切精力都花在权力的竞争、**的实现上面,从来没干过多少正经的事情。古代的文人出过不少,可是那些言论也不怎么有用,整天唉声叹气地感慨自己失宠的失落心情,或者用来镇压愚民的思想。如果那些聪明绝顶的读书人都像欧洲名家那样费尽心机地研究科学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

话题扯得有点远,但他们的那些豪情壮语、婉转衰声确实不怎么管用,虽说在失意、惆怅、彷徨之时能够安抚大家的心灵,聊以自慰或者同病相怜,可于实际情况也没多大的帮助。况且他们是在感叹自己的失权、失利之心,不是真正地替大家着力,与社会向前发展更是谈不上半点关系,其中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在某些方面上是这样想的。

还是比较远,说近一点的东西:他们的言行在某些角度看上去是极其正确的,可转眼在另一些方向上就不敢苟同。中庸之说,先且不表,就拿“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来解,知识学到之后再时常地温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至理名言,是第一感觉,温习学过的知识,头脑对它的理解、记忆就更加的深刻,的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仔细一想却不这么认为,我们知道的知识会去经常复习吗,估计大家不会,两、三次有可能,一学期七、八次,十多次有几个人做到。如果已经很好地理解并记住了它们,又有谁还去看呢,这时反倒不是一件惬意的事,而是感觉在做无用功、非常麻烦的行为。如果说是学后就温习的意思,这样的事情也没多少学生去做,即使没弄懂再去理解,但大家并不怎么认为这是一件让自己高兴的事,反而觉得自己比较笨,居然要第二次仔细地琢磨才明白里面的含义,是恼火的事情。清楚之中的细节后,心情可能会轻松一点,原来如此,但不像是孔子所说的这样太舒畅的感觉。

也就是什么道理、言论只有在大概的范围内、某个特定场所里成立,把它们推广到其他任何地方上、所有的环节下,这时事情就需重新考虑、考虑一下。如此一来,什么话都有理,因为这些话都是大家在某个环境下发表的自己的看法,站在这个角度和这个位置上,认真一思索,此话确是真言。

就像现在的人把古人所作的言辞,理解成自己的意思,说这些观点在今天的各种场合下仍然适用,那么古人真的把我们今天的各种事情都思考进去了吗?答案应该是未必,他们能够把未来几千年后的情境想象得一清二楚,那他们怎么不会做到这些事情呢,明显他们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再加上自己的发挥才作出那样的结论。

譬如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是无疑可以用的,商场、情场、考试、对抗、竞争等场所都把这句名言当成至高无尚的头条大事,千方百计地打听对方的一切行踪、性格特征等,猜测对手的出招套数,自己怎么应付。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方法很管用,但在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或对手故意不按惯常行为出手时,这一法子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像考试前,大家都积极地准备着热点知识,但出题者偏偏考一个冷门环节,很多人看都没看,何谈理解、掌握、运用之类的话题,考场上只好大眼望小眼,两眼白汪汪。

不仅是名人所说的话有理,就连任何一个普通百姓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语言,也是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为什么他们的言论又没多少人知道呢,主要是因为没多少听众去注意,他们也不曾出书、发表演说。其实很多名人的名言也是从他们口中得知的,只不过名人并没有提这句话是我从某某人身上学到的,那一段意思又是从何名何姓那里了解到的。即使说了,听的旁人也并不把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张三、李四的名号记在心头,时间一流逝,旁人就只晓得这句、那段是从某名人嘴里“始”传出来的。

《诗经》是各国人民口中诵传的民歌,俗语、常言、成语、歇后语、故事、寓言等很多都是从民间得来的,经文人一采用反而成了他们的“专利”。如果你让农民说一说做官、办大事的经验,他们也能跟你说上一大篇理论,而且很多都是现实中或过去里官场、商场上的具体情节,他们没经过这些事情,怎么得到这一套结论呢?生活教给他们的:碰到当官的、父母教导的、人家做到的、戏里表演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仅此而已。

什么话都有理,什么话都没理,就看大家处在什么心情下,当时是怎么想的。比如失败时,你可能想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继续坚持奋斗下去,最后获得成功。你也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再努力下去恐怕也是这个样子,因此心一懈、气一松,万事随风飘洒,看到别人成功时,你只觉得是别人比自己机遇好得多。自然你转朝另一个方向,说不定在那个事情另有受获,也可能是小猴子下山――什么都没拿到。

作者简评: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时,我既想起国人为自己祖先那“优良”的血统而沾沾自喜中、飘飘欲仙的情形,又想到同辈和后辈替前辈那卑劣的行径而惴惴不安、痛心疾首的样子。我们就在喜忧参半中分不清前方的路、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确定不了自己心中的形象、把握不住平衡的天秤……

浑浑噩噩地过着半醉半醒的日子、头晕脑眩地虚度着浮浮沉沉的生活、糊糊涂涂地做着毫无生机的人事、笨笨拙拙地干着贻笑大方的愚例、夸夸张张地完成遗憾半生的命运……

最令我感到可笑的两句古话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确,自己的屋子都不能解决,何谈天下之事;要想成为古往今来的奇人异士哪能被这些毛毛头头所拌住脚跟。可把这两个理论一对照,问题出现了:我们到底是应该先把自己的房子打扫干净,还是不管自己的猪棚狗窝如何的脏乱,先去解决那些人生头等大事呢?

你们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我当然是一不清二不楚的,但我的看法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有待商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很受我推崇。自己的家虽然不能很好地摆平,就不能据此说这个人没有其他的一切能力,而且家事也不过如此,能大到什么程度呢。做什么事情,如果太瞻前顾后、思虑过多,肯定会被这些小东西所绊倒,这就是所谓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嘛。

最后用这个理论来调侃我自己,其实我在此书所说的一切既都是狗屁不通的东西,又是深得某些人的心声的,因为什么话都有理和什么话都没理是一样成立的啊。信则有之,不信全无,我希望大家看后就忘,切勿模仿照做,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