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谈“大学生找工作”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99

大学生现在还算不算“天之娇子”,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按照绝大多数人的看法应该不是的。如今大学生找工作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难上加难,这些是路人皆知的事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前面也提过:生产力不发达,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也不是一、两天说做就做得到的;企业的刁难,也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也不是三、二、一,喊做就做得到的;大学生自身意识的问题,这个原因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的。

在找工作的过程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某个硕士生去找工作,他拿着自己研究生的文凭,转了几天一无所获,是不是人家嫌自己的学历太高,不敢聘请、开不起这么高的工资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值得这么高的待遇,因为毕竟是刚毕业出来,没有什么实际经验。他藏好硕士的证书,接着拿出自己大学的文凭,又转了几天仍是一无所获,难道这也高了;他收起学士的证书,接着亮出自己高中生的毕业证书,事情出现了转机,“奇迹”般地找到了一个工作。他在该公司干了两、三个月,某次公司在某个工作方面上出了点问题,群员工一时束手无策,这个技术人员弄了几下低头走开,那个高手思考了几分钟也让出位置……正当大家面红耳赤之时,他正好经过旁边或者说见一大群人围在那儿,也赶过去凑热闹,更可以讲他有意地钻进圈子里。这个问题很简单嘛;很简单,你来试一下。三下五去二,事情被解决,大家都挺直身子、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在旁边:你一个高中生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这是大学里的知识啦;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他拿出大学文凭给上级一看,不错,这小子一个堂堂的大学生肯在这里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当作一个高中生踏踏实实地干两、三个月,马上把他调到相应的岗位、分配相应的待遇。四、五个月后,该公司在某个环节上又出了某点毛病,群员工一时一筹莫展,这个高级技术员弄几弄,摆一摆手走开,那个顶级高手偏着大脑袋揣摩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退了下来……正当众人愁眉苦脸之际,他正好经过旁边或者说见一大群人围在那儿,也赶过去凑热闹,更可以讲他有意地钻进圈子里。这个问题很简单嘛;很简单,你来试一下。四去六进一,事情顺利了,众人都挺直身子、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在旁边:你一个大学生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这是研究生的知识啦;其实我是一个硕士生。他拿出研究生文凭给上级一瞧,不错,这小子一个堂堂的硕士生肯在这里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大学生踏踏实实地干两、三个月,马上把他调到相应的岗位、分配相应的待遇。

这个事情听说是真实的事件,具体是哪个人物我就不知道,他好像学的是计算机网络还是通信这方面的专业,刚开始真是用高中文凭在这个公司做网管,后来越做越高,有人可能会说他怎么这么好的运气,碰到别人搞不好的问题,他就一下子弄好了。这说明他的知识扎实,正好经过旁边,当然是说故事的添油加醋的效果,但既然有了知识作保证,难免不会遇到好机遇嘛,天酬勤者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扎实的知识,碰到机遇都抓不住,有了自然而然会找到你头上来,就算不来,自己都可以创造。

很多公司把大学生招进去后,都让他们从基层做起,一来考验他们的耐心、锻炼他们的意志,二来使他们熟悉基本工作、了解企业各阶层的设置,三来选拔其中优秀人才等。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连基本工作都不熟悉,怎么去管理手下的员工,不清楚自己具体的位置,怎么行使手中的权力;招聘进来的人员里肯定有好有坏,通过几轮面试、几张证书、几份成绩单不足以全面地了解这些大学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公司自己观察、成员自己的表现下,才可以判断出孰优孰劣、谁是真正的人物,谁是冒牌货等。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从底层干起呢,答案应该不是绝对的肯定。但在当今的环境下,如果你想在别人的公司做出一番事业,估计只有从这里做起了。

大学生遍地皆是、随手一抓一大把,除了拥有一个毕业文凭、满肚知识、比较灵活的头脑外,什么都不是,要经验没经验,要实践没实践,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情没人情,要世故没世故,要……没……,甚至很多人要理想都没理想。

凭什么来立足社会,靠什么来创造自己的世界,用什么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只能凭自己的双足,靠自己的双手,用实际的行动……

有时还必须用舍我其谁的气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的思想,就像某些人所说的,人家那些读小学、初中、高中的都可以找到工作,甚至一些没进书房门的,当然最后这种情况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但很多以前那个年代的有钱人确实没读过书或读一点点书,既然人家都做得到,那么我们这些读大学的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只有不想干事的大学生,把大学文凭暂时抛开,大家还不都是一样的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人家可以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呢;人家愿意干的,我们凭什么不去干呢?只要不违法、不违背良心、不违反社会基本道德,不……扫厕所、倒垃圾、下苦力、做保姆、当搓澡工人、作建筑工人、成生产线上的员工……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做,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创出崭新的未来。

但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都去从基层做起、都去干下体力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杀鸡用宰牛刀呢,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吧。

小时侯,听说村里那些到广东打工的村人,出去没找到事情做,钱又花光,实在饿得慌时,看见人家刚把西瓜扔出,等别人一转背,马上飞奔过去,抢到手上,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人家没吃完的、不想吃的西瓜肉,舌头把西瓜皮舔得溜光、溜光的,直至没有半点甜味才肯放手。小时觉得此事匪夷所思,怎么会抢着去舔人家都不愿吃的西瓜,现在才感觉到他们的行为极其平常,在饥饿、无助、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这种行动再正常不过的。他们没有去干违法的事情,已经说明他们的素质比较高尚,克制能力比较强,有多少人在这种条件下,走向了不归路、深渊、坟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在最无助、最迷惘的时侯,转而投向暴力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知识、克制能力强的人知道这样做是最无奈、最毁灭的做法,害人也害己,而那些不懂得此道理、克制能力差的只会选择暴力。

我说起这事,并不是想讨论人的本性问题,而是想说假如我处在同样的环境,极有可能我也会做出相同的举措,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也会做相同的事情。既然这种事情都可以干,那么可以填饱肚皮的正当职业、正常工作,我们又会因为什么东西而去拒绝它们呢,尊严、自信、能力……

我也不是说找不到工作的都去做低三下四的工作,当然去做这些也不是丢人的事,实在不行时先干一阵体力劳动的事,填饱肚子,解决住和暖的问题,再图谋后面的发展。据说很多大学生都是开始找不到工作,身上盘缠用光时,没法子只得进工厂上生产线、下工地当建筑工人等,解决吃住,这里一边做,工作之外一边找更好的工作,找到之后再跳槽。在一个工厂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工资不相应地增加,就跳另外一个,因此在外面打工的一年之内跳槽的人数和每人的次数特别多,不为别的就为经验和薪酬。

外面的世界和我们在学校里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现实的很,而我们理想得多,当理想碰到现实时,理想被现实碾得粉身碎骨,风一吹,不留半点痕迹。他们什么工作都讲究经验、实践、资历,其实经验、实践、资历这个东西,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说有就会立马有的。只要你进到某个公司某条生产线上干上十天、半个月,就会把很多东西搞得一清二楚。比如我在东莞我二姐那儿,她好像是在那个公司干了三、四年,当了一个小小的班长还是拉长之类的职位,她自己说对生产线上的这些问题弄得清清楚楚,就是自己没文化,不然到人才市场可以应聘主管之类的职位,可看她们那些培训资料,太简单了,都是一些高中的数学知识,加上大学数学及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什么难题都变得易如反掌,再到生产线上去对照实习十多、二十天就是主管一类的人物。

如果从基层做起,这些经验就会更加快地被你掌握,这时你只是欠缺一个机遇或者是跳槽的时侯。因此他们所强调的经验、实践、资历都是无稽之谈,当然你不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说得头头是道,侃得他们头晕脑眩,他们是怎么也不会相信你有如此的能耐。

经验在当今“唯经论”的天下是首先必须要去学的,怎么学呢,从生产线上,于自己的理解和钻研中,在书本里,从经验丰富的前辈身上。前三者都是通过自己,后一者是经过别人的传授,当然也要自己的思考和琢磨,你不可能碰到什么事情都去问别人,别人就算是你的亲人也会被你问烦的,还会以为孺不可教呢。因此你只有把难点、重点拿出去求别人指点,而第三者也是间接地经过别人,因为书是别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啊。

自己去想通各种问题,一般来说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特别在某些关键点上,你可能要三、四天才会想明白,或者十天、半个月,更长时间,甚至一直也没搞清楚始末。可是经由别人稍一指点,或者着重强调一下,你就会茅塞顿开,哦,原来是这样的!

自己去积累经验要花时间,但比较自主。如果想从别人手上得经验,那就要看双方的关系,以及对方的想法。双方是亲戚,对方应该会倾囊相授;如果是朋友,情况会艰难一点;是陌生人的话,恐怕就更加地难,甚至难上加难。

现在的人,聪明得很、乖滑得多,不像文化知识的学习,老师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恨不得学生把自己肚里的全部东西学过去,看到学不会的学生恨不得揍他一顿,因为学生考不出好成绩,就是显示他的教学水平特别的有限啊。当然现在的老师也基本上变了心思,甚至明目张胆地说,你们学生学不学好,管我啥事,我把我的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你考满分我是拿这么多的工资,你考零分我同样是领这么多的工资,只是你考高分我的名誉好听一点,你们都考低分时我也同样地过日子。老师教学生已经变成这种满不在乎的样子,其他人来教你是可想而知的。

都说学会了手艺徒弟打师傅,因此在很多行里师傅教徒弟,都会留一手绝招不传给徒弟,你留一式,我也留半招,搞到最后“一代不如一代”的光荣传统就此源远流长下去。师傅教徒弟都是这样严防死守地提防对方,其他人来教你是可以想象的。

你学会了经验是不是变成为别人的竞争对手,都说同行是冤家。你年轻、学历高,人家年老、文化程度差,如果把经验传授给你,人家这些人拿什么来和你对抗。何况现在的人,谁也不是傻子,要想别人把赖以生存的经验拱手相让,只怕是想都不要想。在这个时侯,你只有好好地听话,眼尖手快地帮这些有经验的人做这做那、忙前忙后。一段时间之后,人家感觉你这小子不错,是个“可造之才”,就会把一些经验转传给你。为什么说转传呢,因为他们也是这样从其他人手上得到的,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心得。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眼观、心记、手仿地学会一些简单的东西。

无论是自己单独心领意会,还是从别人身上“偷窃”,都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心思、体力的过程。找工作也有一个时间和技巧的问题,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说一些不大的谎言,既使对方更加地相信自己,又使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等于给自己多创造了一些机会。经常会在书上或广播里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某人去电脑公司应聘,别人问他会不会设计,不会;会不会编程,也不会;会不会打字,本来是不会,但再说不会就只有走人,会;明天过来测试,一分钟要打几十字,通过就录取。他回去之后,马上买一台打字机,接着回家就一直练习,直至离第二天考试时间只剩差不多刚好赶过去车程所需的时间,测试后的结果:他居然是打字速度最快的几个之一,进入该公司他就坚持不懈地学习相关的电脑知识,从最底层的打字员一路爬到某某高层职位。

好像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某某人物不记得,是一个华人,企业似乎是苹果电脑公司,当时的打字机是非常的昂贵,为了进这个公司他恨心花了这个高消费,完全是赌一把的态度,进去了这个钱花掉值得,没进去就算白费,当然人家还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这个是最关键的。就算没进说笑的话,也可以进其他公司当打字员,只不过后面的上升空间没这么大,或者可能是另一番更辉煌的成绩。

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努力加上自己创造的机会肯定会成功。至于时间的问题,找工作最好的时机是春节过后,这时新工厂开张、老企业扩张、人员调动的幅度增大、跳槽的一大批等,让这个时侯成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期。

放下心中的包袱,静下心来分析现今社会,实实在在地干一、两份工作,相信大家都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大事业。没有迈不过去的槛,没有架不好的桥,没有修不通的路,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没有成不了才的人,只有不坚定的意志、不强健的心脏、不宏伟的理想、不……

作者简评:在这里胡乱吹嘘了这么多,自惭地很啊,过年上来后找了快两个月的时间,工作半点影子也不见,可悲、可叹!悲,自己的能力;叹,社会的残酷。正如我的开篇句和结束句:夜正浓,路更长……

何时处处一片欢声笑语,几时人人都兴高采烈,好久大家都生活在幸福之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是一个幻想而已,希望将来的社会能越来越接近这个地步。

附:昨天在两个网站上搞了一个调查选项,多项选择,喜欢的读者去投一下票,随着情节的发展,还会有陆续的调查出现。

亲爱的读者,你的读后感觉如何?一、作者胡说八道;二、作者故弄玄虚;三、作者水平有待加强;四、和作者有共鸣的思想;五、沟起自己心中深藏的情感;六、希望作者继续下去;七、强烈要求作者就此罢手;八、作者,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九、无语中;十、我只能叹、恨、悔、怒等诸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