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摇扇文军师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94

一位黑脸膛、头裹红巾的义军高级首领,听说从北方来了一对儿投奔自己的“文郎武妹”,就高兴地把武大郎和白玉莲引荐给了“圣公”方腊。

看着像个书生似的“文郎”,“圣公”方腊微笑着说:“文壮士,我们都是一些草莽之人,听说你的字写得挺好,又熟读历史经典,我看你就做我的军师吧。”

方腊又看看眼前这个卓尔不凡的泼辣“武妹”,高兴地说:“这位女中武杰,你就作我‘红娘子别动队’的队长吧。”

就这样,一位能写会画的“书法家”,和一位百发百中的“女中武杰”,成了方腊“永乐政权”的左膀右臂!

有了“文军师”和“女中武杰”的方腊起义军,更如猛虎添翼,在青溪县息坑之战中,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5000余人,并斩杀了路兵马都监蔡遵和颜坦。

“文军师”的第一炮叫响了,接着就向方腊提议,乘胜进取青溪县城。

方腊一声令下,只见白玉莲一马当先,率领女子别动队深入虎穴,一举擒获了县尉翁开。

接着,武大郎也带领一部分军队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

随后,义军一部在方腊带领下,向西进发,攻下歙州,全歼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部;另一部在武大郎指挥下,东进攻克富阳、新城,直取杭州。

由于方腊农民军和群众一条心,在政治上无视“君臣上下”,在经济上“凡物用之无间,不分你我”,再加上起义军的纪律非常严明,从不骚扰来百姓,每到一处,老百姓都像接待亲人似的烧水煮饭,给伤员换药、喂水;每逢义军离开此地向外进发时,人们总是依依惜别。所以,作战极其顺利,发展迅速也极快。

在浙江桐乡县的乌镇,就有一处“哭送亭”。这是当地人民送别起义军由秀州退军时,不忍心与义军分别的百姓们,失声恸哭的历史见证。

入伍不久的武大郎和白玉莲,在历史的大风大浪面前,脱颖而出了。

由于武大郎总是手摇蒲扇、指挥若定,被部下亲昵地称为“摇扇武军师”;而白玉莲指挥女子别动队深入虎穴、英勇无畏,则获得了摩尼教“女魔头”的雅号。

杭州是两浙路的首府,聚集着大批官吏、地主和富商,又是花石纲的指挥中心。

武大郎率领的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

积怨已久、义愤填膺的的群众,马上在杭州捕捉官吏,捣毁蔡京父祖坟墓,并把其骸骨挖掘出来,游街示众。

起义军铁的纪律和不菲的战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人,纷纷领导当地农民投奔了方腊的起义队伍;

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衢州郑魔王等人,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接着,湖、常、秀等州的农民,“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

随着战果的辉煌发展,武大郎看到在义军内部滋长了骄傲轻敌和官僚主义的思想,立即敦促方腊颁布了《平等法令》。

法令规定: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对敌;经济上不分你我,金钱财物统统公共享有;思想上追求翻身解放,同仇敌忾。

与此同时,身为“女子别动队”队长的白玉莲,则号召姐妹们自强自立、自尊自重,和男子比贡献、比杀敌本领,改变了先前女子们受歧视的被动局面。

武大郎和白玉莲的不懈努力,大大地促进了义军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不到三个月,起义军就控制了睦州、歙州、衢州的州府,以及周围的几十座县城。攻下杭州后,起义军的人数,迅速壮大到百万以上。

公元1121年正月,方腊率领主力部队南征,相继攻下婺、衢两州。同时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并分兵进入湖州境内。

武大郎率义军一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进围广德军。先后攻下浙江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起义军所到之处,当地官军虽然派兵镇压,但总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县官州府不是被杀,就是落荒而逃。

义军的骤然兴起,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使徽宗赵佶惊恐万状。特别是看到“圣公”的“永乐”大旗,高高地飘扬在杭州的上空,更使赵佶皇帝坐卧不宁。

因为,杭州是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枢纽,它的陷落,意味着大宋政权在南方失去了一只飞翔的翅膀。

徽宗赵佶一方面急令撤销苏、杭“造作局”,暂停运输“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以松懈、分化和瓦解起义军的斗志;一方面又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精锐和陕西六路蕃、汉兵15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

被任命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的童贯,亲率西北劲旅15万人立即南下,并从湖南急调枪排手,前往义军占领区协同作战。

童贯、谭稹带领重兵精锐到了江浙地区,立即兵分两路向义军进攻;宋军另派刘光世去攻打衢、婺两州,企图两面夹击起义军,并约定在睦州会合。

然而,面对宋王朝如此迅速的大军压境,起义军却缺乏必要的后方保障。他们没有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据点,只是把作战目标,集中在了夺取州县城市上。

面对宋王朝穷凶极恶的反扑,起义军也缺少足够的警惕。在战略上,义军依然在各地分散作战,各自攻打州县,缺乏有效的联系,更没有去部署必要的后方防御力量。

你看,裘日新部攻下剡县,又攻下新昌、上虞;吕师囊部攻下仙居、天台、黄岩诸县,又攻台州;以“佛母”为号的起义军将领,率部去攻打越州……

这样,起义军分散作战,战线太长,就给敌军造成了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