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钢厂
作者:上树开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291

(九十九)

原本很快要抵达长沙城的邵军所部突然发生了分岔。中间的子龙骑士团在赵云的带领下突然返回了,同回的还有副总军师田丰。而邵军则在死亡骑士团的保护下来到了扬州的一大工业都会——萍乡。

邵军只是顺路。

要说这萍乡,这个时代的这个时候还只是一座名不经传的小城,再加上它位于扬州边缘,城周围有五条河流包围,有超过一半的森林覆盖,所以这座小城的踪迹倒显得有些隐蔽。

它是在三国吴帝孙皓在宝鼎二年,也就是公元267年,三国的后后期,才被升分为县,成为一大治区。

不过这个地方现代人早就注意到这里了,这里很快发展成为扬州西部几乎是最发达的城市。这主要归功于这里蒸蒸日上的冶金生产和煤矿开采加工。现代人,邵军他们打从一开始就密切注视这里的发展了。

这次邵军到这里来视察情况,和他最近展开的政治和军事措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年来邵军都没有怎么大动自己手中的兵力,最多一次也就是讨伐董卓的时候前前后后安排了二十万人,但那场几乎不怎么打的小战却让邵军大大地发了一笔战争横财。以前讨伐汝南的黄巾,也是大大地赚了一笔。这次长沙一战,只不过消耗了讨伐董卓时赚来的四分之一。

不过邵军还是担忧,高民也多次作为代理向他提出意见,当然邵军也认真听取了。赵云和田丰的紧急折返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局势越来越乱,曹操要去青州,吕布跟在屁股后面准备乘机咬上一口,袁绍和公孙瓒想着图取冀州,倒是一个刘备被夹在中央不知所措。

荆州的事情也没那么好办,刘表等着和邵军分赃,袁术似乎视而不见,整日厉兵秣马,准备着自己的登基大业。西凉方面马韩两人也是图谋不轨,盯着长安洛阳这片“春风吹又生”的无政府焦土直流口水。

就在这全国局势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邵军与其忠实的追随者和同事们,却打开了在内政方面“固基筑基”,在军事方面“小打小吞”的政策。

邵军已经在长沙取得大胜利,运回的长沙的战利品虽然不多但也不错。现在他准备好好地整治扬州最薄弱的西部与发展较慢的中部。同时他也准备长期驻留在东部,开始正式发展东部的海洋大业。

萍乡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邵军身边的“死亡骑士团”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精锐嫡系部队,一共由3125名骑士和875名后备人员组成,一共四千人。此次来到萍乡城,邵军倒是带上了这一大帮家伙,惊动了萍乡城的那些长老们。

连日来的放晴天气,使得人们的心情格外舒畅。萍乡城已经有六十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是一座大城了,它在历史上的发展速度较以前也将会呈几何倍增长。

城门的设计是“凹”字型的,其两角是两座高高的不相连的水泥塔楼,上面驻扎着弓弩军士。

这里东接宜春,北接建昌,艾县,南接平都,卢陵,西接荆州茶陵。在扬州里,萍乡通往这几座大都市的道路都修得十分宽敞,而且四通八达,由于位于边缘,所以这里还是个军事重镇,魏延的第八军第三团一共3125人已于近期迅速返回重新驻扎在这里。

邵军佩带着“至尊之剑”,骑在高头白马之上,气势昂昂地带着精锐的骑兵们,长龙地守望在北门下。城头上一字型插好的二十多面翔龙大旗迎风猎猎作响,手执长枪的士兵们着装整齐地立成一排,高高地望着。

北门其实一共有五道门。两道旁侧的是军道,一道窄的是步兵道,一道宽的是车马道。其他三道均是民道,最靠两侧有两道靠边的人行道,行人们规规矩矩地走在人行道上,反正两边的行道果树还能给他们遮遮阳,挡挡雨。

这是邵军给他们定的规矩,行人在路上走就必须走在人行道上。而车子就在主道上行驶。目前所有的城镇,所有的道路,都已经分出了主道和人行道之分。自这套方案实施以来,又诞生出了交通警察,来管理道路安全。毕竟在原来那样混乱不堪的规矩前,死在路上的人还是递增的。即使分成了人行道,却还是避免不了车祸,毕竟没有红绿灯。

大门内出来一队骑兵,护卫着城里面穿着花花绿绿的长老们出来了。长老们个个红光满面,见到主公,他们还是满怀激动和兴奋的,当然也有几个有些不安。

长老们从马上矫健地翻身下来,一排走到邵军面前,然后一齐作了一揖,齐声道:“拜见主公。”

邵军举起手来,笑道:“不用多礼,我还要在萍乡城转转,有些事情和公文要在这里公布一下。”

几个长老们面面相觑,复杂的神情看不出什么花哨,有的人皱眉,有的人喜笑颜开。邵军虽然密切地注视着他们的表情,但也很难捕捉到全貌,那种微乎其微的神情几乎是一眼而逝的。邵军的两道浓眉别了起来,作为一个当权者,他还是不想看到什么很不堪入目的污点的。

“走吧!幸亏你们熟读我们的《廉洁公则》,没有搞出什么迎接花头,看来,在这西部,你们在细节上也能做好,也正是证明了你们在萍乡城的业绩。”邵军点了点头,他有些满意。

那几个长老们也纷纷会心地笑了,他们又是面面相觑,有些舒坦。

“主公,萍乡城城长王元与您带路。”当头策马而出一个穿着黑色长老服的中年男子,邵军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大队人马进城。

城长是由长老们选出,一座城有一个城长,几个或一个副城长,副城长可有可无,但最多不得超过三个。

邵军所说的《廉洁公则》,即是给每个当官的,也就是公务员发的小册子,里面规定了当官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奖赏的很不错,惩罚的就更是严厉。以前主公到城里去,都要搞个酒会接风洗尘,但是邵军在这本册子里明确规定不准摆浪费时间,浪费财力,铺张浪费的接风酒席和入城仪式,不然所有的长老和官员将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当钞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是要掉脑袋的!

邵军着手建一个类似于香港ICAC的廉正公署,专门用来管官员的贪污**问题。毕竟中国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大贪官。21世纪的今天,还有赖昌星这样的超级贪官出现,而清朝,还有那富可敌国的和绅。邵军可不想因为这点点而坏了大事,国人爱贪小便宜的这一点劣根性,他决定从现在还不是特别厉害的时候就打上预防针,也算是造福后代,提高人们的素质了。

本来他也建立了一个部门,即督察院。他决定在模式和力度上对此全面升级,一切都已经在高民的安排下无声无息地运行着。

邵军随着城长和长老们进入城中,道路两边栽培的花朵散发的芬芳和树上结出的花朵的香味随即飘入到他们的鼻中。邵军随身只带一个排,25人,当然,他最信任的“死神”就在他的身边。现在的“死神”天天苦练武功,与军中多个超级将领学过武艺,现在据说已经达到了华雄级别,而耐力也快接近许褚级别。“死神”是个孤儿,他是在邵军出道的时候收买的小孩中的一个。

本来还有那四剑,也就是四少,四个护卫者,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出场了。这里提一下,他们四个人都已经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四人无一幸免。不然,邵军的身边还将多上四个得力助手。

由于进城的极其简单,而邵军的行程问题又很紧,所以很快在城长和几个权威的长老的带领下,来到了萍乡城的第一大钢铁厂——萍乡第一钢铁厂进行参观。萍乡城一共有好几家金属冶炼厂,由于还有碳酸钙系列的产物,如石灰石,大理石等,所以,萍乡城的工业设施极其丰富完备。

萍乡的煤矿也多,到处都是,现在进行大规模开采是几个露天的煤矿或者是不深的靠山矿区。邵军接着就去那儿。

萍乡第一钢铁厂靠在一座大型水坝之上,水坝是用来帮助炼炉降低温度。炼炉一开始时用的是铁板夹耐火砖夹铁板夹水泥建的,但后来练出钢后,就用了钢板来代替。由于浙江东部,也就是扬州东部的沙滩上,舟山群岛那儿的沙滩上,有几座露天的钛铁矿,所以这些钛铁矿在这里也起到了作用。

这里的炼炉一定要承受得住高温,而在加工出的第一批钢之中,现代人按照百分之四到六的比例加入了大量的钛铁粉,按照大约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比例加入了锰(主要是二氧化锰),所以将这批耐火钢板的耐火温度不仅提高了五百多度,更是将其硬度提高到扎钢的高度。

科学老师吴实的实验室上,挂着的那块牌匾说得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扬州人和豫州人也很快懂得了这个道理,毕竟一大批靠着官府说的“科学”有关或者制造出的便捷用具和精神产品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几座烟囱冒着热气,而后面却建起了几座大房,里头不时传来大风帆转动鼓动的声音,那是风箱房,炼钢需要大量的氧气,这里不断地将空气加入到里头。

炼炉下烧得是煤,煤放在专门的耐火管道中,管道较粗,有较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这里同样被通上空气,以便温度能够快速提升。

在生铁烧旺时,也就是红通通的钢水流出时,工人们便会将萤石加入其中来去除杂质,随后处理过的铁水会通过另一道管道,再经过一道高温炉,这里悬在墙壁上的比例箱内倾出加工过的煤炭。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嘛,没有煤,也烧不成钢。

最后,通红似阳的钢水随着高坡犹如万马奔腾拌浩浩荡荡地直冲而下,下面的水闸也猛地被打开,一卷流动的冰冷水流犹如被人用手排推而来,蓝白色的浪花卷翻起来,迅速将其冷却,一下子制出一千多斤的钢来。

“哇!开闸了!钢!出来了!主公小心!”王元大叫,周围的看官们也纷纷大声附和着叫嚷,几个长老更是扑到邵军面前,一队强悍的军人过来筑起一道人墙,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抵住卷来的热流,邵军被特意留出一个口子观看铁水出炉时的壮观场面,虽然发热发烫,但他这样怎么能看得过瘾?!

其中一个红衣长老更是护住邵军的身躯,还差点让邵军有些踉跄欲倒。

邵军大步流星迈到前面,大声道:“这么多人一起看,我也不弱小,没什么好当心的!倒是靠近炼炉的那几个工人要注意了!”说罢指了指站在炼炉附近二十多米处的,身着蓝衣,头戴鸭舌的工人们。

“嘿!你们几个,当心!”那个扑到邵军脚下的红衣长老回头大声喊道,突然几个苍老而又激动的声音喊成一片“出闸了出闸了!”随即又是“哗……!!”的一声,犹如沸腾的水倾入烧油之中,那一炉钢水猛地散起一阵热气,蒸笼之间,从红转黑,渐渐地暗淡下来,周围马上响起潮水般的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凝固成型的钢铁的形状由于温度的原因看得有些不真切,那些工人之中邵军看到了几个白头发和灰头发,那应该是有些资历的老铁匠了,过去打了半辈子的铁,只到几年前进这钢铁厂,才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炼钢。以前有句话叫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没有十几年工夫出不了百炼钢。不过现在,也不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就给你整出一千多斤钢来。

这些钢会被扎钢处理过,整理成钢胚然后送到附近的武器厂等等加工成铁制品。

邵军笑眯眯地走到前头,大声说道:“钢铁厂有今天的成就,与大家的辛勤工作分不开。今后大家还要多多努力,改良技术,让我们炼出更坚固的钢铁来!”

“是!主公!”众人齐应,随后王元和几个红衣长老带头拍起掌来。这鼓掌,倒也是邵军带去,古代人对于发泄快乐,表示对别人的赞赏似乎只有言语方面的了,邵军等几个现代人也算是在这里给他们填补了空缺。

那几个老工人有些热泪盈眶,邵军走了上去,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笑着道:“几位老师傅,以后,钢铁厂你们还要加把劲,推后生一把啊!”

那几个老头有些受宠若惊,听到大将军叫他们“老师傅”,又是激动,又是惊讶,吓得有些两腿战战,周围的人也是目瞪口呆,想不到邵军这样的行为。邵军早料到,对着几个红衣长老说道:“钢铁厂的工人们日夜辛勤工作,为我们源源不断地输入好钢,使我们有了锋利的武器,使我们有了更好的农具,有了更好的产品。我们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的家园!大家都是工人出生,以前受人鄙视,不过我邵某人,虽然凌驾众人头上,顶着大将军的名声,但我的基业还是要靠大家的,没有大家,我的军队哪里来的武器。呵呵呵呵……~~~~好了,工人师傅们,再过几天就是五月一日了,到时候全体放假七天,我们要颁布一个节日,一个全体工人的节日!”

听到邵军的一番话,全场鸦雀无声,王元更是目瞪口呆,不少人竟微微啜泣起来。旁边刚才那个叫工人的那个红衣长老,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刀刻过的脸和满是老茧的手掌,以及隐隐的肌肉,证明了他曾经是个优秀的铁匠。他“扑通”一声跪在邵军面前,啜泣着道:“主公,主公,大将军,我们想不到,您,您是这样的平易近人,爱民如子,真是‘仁将军’啊!……”说到后来,已是泣不成声。

“仁将军。”王元大呼一声,人们也大呼一声,一齐纷纷拜倒下来,刚才那一炉子钢下来,地上都被震热了,这回儿大家趴跪着,也难受,但谁让他们摊上这么一个好主公呢?再难受也值了!

邵军环视一圈,微微一笑,手掌扶起旁边那个红衣长老,问道:“你叫什么?”

他啜泣着道:“卑职,卑职叫周昭。”

“哦,什么职务?”

“周老厂长是第一钢铁厂原来的厂长,原来就干了三十多年的老铁行当啦!”旁边一个工人叫了起来,随即众人闪烁的瞪光将此人的头压了下来。

“周厂长为人勤恳,钢铁厂也是在他的带领下才有得今天的成绩。不过如今染上疾病,不能担任此职务,就在城中的长老院担任红衣长老。”王元作为城长上来介绍了一番,说得周昭一脸通红。

“哈哈哈,没关系没关系,原来是周厂长。大家不用这么压抑嘛!都起来,起来起来,真是的,以后见到我,不用大呼小叫了,我是打仗出身的,大家也都是大铁出来,都是靠着力气和智慧拼出来的,以后不用这样。”邵军笑眯眯地样子,深深地印入众人的脑海。这也让他们有些惊讶,邵军看着众人有些难以习惯的面貌,眉头微皱,看来在人们心中树立平等思想,还是有些困难。他琢磨着,是不是要成立什么宗教组织,毕竟人家西方也是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来开始民主大业的。启蒙运动的人文精神,现在虽然邵军也在搞,但不激烈,邵军想着想着不禁心中又出台了种种待定的巨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