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斗奸商
作者:老猪201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29

“小姐不必担心,少爷严遵先生的教导,读的都是圣贤之书。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少爷似乎志不在此,他所喜爱的是买进卖出的商贾之道,对圣贤书并没有多少兴趣。”

“世间事又有多少能得遂人愿呢?”颐可卿微微叹息了一声。

“就是啊,这些可恶的粮商,害的老爷又要多花几千两银子。”小翠以为可卿依旧是因为购粮之事发愁,于是附和道。

“粮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翟让也自疑惑,亏的是小翠的嘴快,叽叽喳喳中已经将事情的大概说的清楚了。原来是东南倭寇猖獗,百姓流离失所者不在少数,老进士葛存信为了让难民有饭吃,便出面请颐世年放粮十万斤救济灾民,为此,他愿意成为颐世年公子的座师。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城中粮商见到难民涌入,在颐家购粮的时候竟然联合哄抬米价,把米价从原来的六文一斤太到了一两一钱一斤,翻了将近一倍,颐家也要因此多付一倍的银子。

“这些可恶的倭寇,来日我定要将其连根拔起!还有这些可恶的粮商,竟然不顾同胞之情,昧着良心发国难财,一定不能便宜他们。”

“不便宜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城中的粮商都联合起来了,一斤米一两一钱银子少一个子儿都买不到。”

翟让在房中来回踱了两步,问道:“我们现在已经收了多少米了?”

“差不多三百石了。”

“三百石?也就是三万多斤,差得不少呢?”嘴上这么说,但是翟让的心中却合计开了,说不定这是一个机会。

“就是说呀,害的小姐休息不好。”

“小翠,不要乱说。”颐可卿呵斥了小翠一句,便转身离开了。倒是小翠仿佛对翟让颇有情义的样子,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

“少爷,想不想去怡红楼?”隔日一早,翟让便凑到颐伟长的耳边问道,一双眼睛红红的,竟似没有睡好觉,怡红楼自然是来锡城中最好的一家青楼。

“你这不是废话吗?本少爷都快想疯了,可是自从窦独那孙子闹了一场之后,爹不让我出去啊,而且连我的零用钱都不给了,我现在去怡红楼啊只怕连门都进不了,可怜我的小秋香啊,天天为我守活寡啊。”颐伟长哀叹道,秋香是他在怡红楼相好的姑娘。翟让心说没有你光顾,恐怕秋香也不会守活寡,说不定夜夜春歌,快活着呢。

“我倒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少爷敢不敢做。”先诱再激,就不相信你不上钩。

“快说说看。”颐伟长一听,精神马上来了。翟让附在他的耳边一阵耳语,听得颐伟长的双眼越来越亮,仿佛两只聚了光的电灯泡。

“此事若成,咱哥俩五五分账,看不出你的鬼心眼一点都不比本少爷少啊。”颐伟长乐呵呵的说道。

“妹妹,哥哥听说黑心米商趁咱家收米哄抬米价,可有此事?”颐伟长带着翟让三步两步找到了颐可卿。

“确有此事,哥哥是听谁说的?”

“傻妹妹,父亲不在家,出了事自然是我这个做哥哥的来顶着,哪能让你脆弱的肩膀扛这么大的担子呢?都交给哥哥吧。”颐伟长摆出一副长兄为父的架势,豪气的大手一挥说道。

“可是,可是爹爹走时曾交代过。哥哥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书读好,求取功名,其他的事不让哥哥分神呢。”颐可卿秀眉微蹙,为难的说道。

“那我问你父亲可曾料到粮商哄抬米价的事情?小妹啊,咱们颐家以商立业,您不希望哥哥对经商之道一窍不通吧?偌大的家业最终怎能败在哥哥手中呢?哥哥向你保证不影响读书可好?可卿啊,你是我的妹子,作哥哥的有怎能忍心让你独自为这个家操劳呢?”这些话入情入理,情真意切,把个颐可卿听的眼泪汪汪的。

趁热打铁,颐伟长连忙说道:“妹妹,哥哥听说现在的米价已经涨到一两一钱银子一斤了,如果要购买十万斤的米,即便算上之前咱家买下的,恐怕要花到十万两银子吧?可是哥哥只需要八万两银子就能换来十万斤白澄澄的大米!”

“小姐,少爷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今天米价又提高了一钱,他怎么会用八万两银子买到十万斤粮食?”颐伟长离开后,小翠疑惑着问可卿。

颐可卿也在思考,这几天她也想了好几个办法平抑米价,可是见效甚微,颐伟长怎么会有这样的底气呢?而且他天天关在书房中,又怎么会知道收米的事呢?难道是他?颐可卿的脑中浮现出那一双刁滑的眼睛。

“小翠,你去铺子里看着,少爷有什么动作立刻告诉我。”想了想,颐可卿终究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依照现在的米市即便是父亲没有去省城恐怕也很难用八万两银子买到十万斤大米。

“颐家良心米,八文钱一斤!”第二天一大早,颐家找来城中公认的德高年邵的名士作了见证,又连夜找来一批伙计竟然挂牌卖起米来,而米的价格竟然是全城最低的八文钱!

“小姐,小姐,不好了。”小翠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少爷发疯了,!咱这米有一些可是一两银子一斤买来的米,他现在八文钱一斤正往外甩卖呢!我还听说这都是那个伴读书童翟让的主意,你说那个翟让连一天生意都没做过,他说的话又怎么能信呢?您快劝劝少吧。”

颐可卿在绣房中来回走了几圈,最终她终于下定决心:这个家终究要交给哥哥的,既然他昨天向自己作了保证,那么即便是多赔些银子也由他了。颐可卿深吸了一口气:“无妨,即便全赔进去也无妨,起码为颐家赚取了一个好名声,只此这一条便是值得。”

“啊?小姐也疯了。”

王一道,王家米铺的老板,也是来锡城中最大的米商,这次趁着颐家收米赈灾的当儿联合其他米商一起哄抬米价的主谋就是他。至于是不是伤天害理,他管不着,只要能赚得到钱,把亲娘卖了他都愿意。此刻,他正优哉游哉的坐在院中的躺椅上,品着醇香的龙井,三角眼中嵌着两粒绿豆大小的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悠。

“今天一两一钱,明天就该一两三钱了。”如意的算盘拨起来啪啪直响。

“东家,东家,不好了,颐家不收米了,正往外抛售呢。”一个伙计风风火火的跑进了城南王家米店。

“你说颐家开始卖米了?”王一道并不惊慌,端起茶盅,小小的抿了一口,接着问道:“多少钱一斤?”

“颐家的米只卖八钱银子一斤,比咱们便宜三文钱呢,现在所有买米的人都跑到颐家的铺面买米去了。”

“八钱银子一斤?”王一道思路在脑中不断的计算和梳理,终于,王一道微微一笑:“让他去卖,找些人扮成庄稼汉也去买米,就他们家那些米要不了两天就见底了,到时候米价还不是我们说了算?颐世年那个老家伙不在,颐伟长那个废物儿子又在读圣贤书,颐可卿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鼻涕还没擦干净呢还敢和我斗?太嫩了点!”

…………………………………………………………………………………………………………………

颐可卿擦干净了鼻涕求收藏、推荐……给还是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