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这样凋落(第六十七章)
作者:海外侠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83

爱情就这样凋落(第六十七章)

蒋丽莉对林黛玉十分同情,她觉得是那个愚昧的社会,封建的家庭害了她。

庞平听了蒋丽莉对林黛玉的论述,他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觉得林黛玉虽然很值得同情,但是他并不欣赏她,他觉得在林黛玉身上,找不到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时候只会逆来顺受,尤其是在爱情问题上,太懦弱,缺少反叛精神。

他们分析完林黛玉,接着蒋丽莉又对薛宝钗进行了分析,蒋丽莉说道:

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追求,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风范。

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在与周围姊妹的相处中体现出一种长者般的风度。她善良真诚、细致体贴,她能在绮罗锦绣丛中,一片欢声笑语背后,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私下里劝袭人不要让湘云帮着做活计,帮岫烟拿回所当衣物。

庞平听了蒋丽莉对薛宝钗的分析,提出了质疑,庞平认为薛宝钗这个人,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性代表,以牺牲自己的人性为代价,有点太虚伪,让人难以琢磨,这样的女性并不值得可爱。

庞平进一步说道:他喜欢表里如一的女性。

蒋丽莉听了,心里觉得很好笑,现在还有表里如一的人吗?你也太天真了,你自己是表里如一的人吗?

蒋丽莉只是心里在想,嘴上并没有说出来。

接着两人又讨论贾宝玉的形象,庞平认为:

贾宝玉对他的印象太深了,他认为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

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

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

蒋丽莉听了庞平对贾宝玉的分析,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觉得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在贾府,才能生存,一旦离开了贾府,想独立生活,是不可能的。

他作为贾府的一个少爷,也可以说是纨绔子弟,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决定了他以后的命运,她和林黛玉的爱情,只是空中楼阁,在当时的社会根本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即使贾宝玉和林黛玉真的走在一起,他们如果离开了贾府,也难以养活自己。就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安娜卡列尼娜一旦离家出走,她的结局只会沦为乞丐。

蒋丽莉认为,作为一个男性,不要太儿女情长,否则就女性化了,贾宝玉天天和丫鬟在一起,时间长了,自己也慢慢的变成女人化了,她很不喜欢贾宝玉的形象。

蒋丽莉觉得男人就是男人,男人就要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