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除妖
作者:八叶道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35

话说殷蝉路经朝歌,在东郊见到废弃陵墓处见到一尊石像。。

这石像似历经数百年风雨,早已残破不堪,但眉宇之中透出的一股帝王之气仍然威严不可侵犯。

殷蝉俯身看那石像基座处刻着一排字迹,只是风雨侵蚀已看不清晰,只有最后两个字隐隐可见。“成……汤……,成汤!?”

乍闻此名殷蝉顿时心中一惊。因为这石像不是别人,正是殷商开国君主——商太祖成汤!

殷蝉这才明了此地竟是大商皇陵。

原来商灭之后,周武王姬发为稳民心,遂下令严加保护殷商皇陵。那时殷商遗民众多,每逢节日尚有香火。姬发死后,后世天子将皇陵废弃,殷商遗民也早已散落四海,哪还有人前来祭拜?况这皇陵乃是民脂民膏所建,皆由汉白玉等上好石料雕砌而成。周围村民哄抢者、盗墓者数不胜数,转眼间皇陵便成了一片废墟。更可怜那殷商历代帝王,因棺木皆是名贵木材所制,竟被人将骸骨尽数拖出,死无葬身之地!唯有这商太祖成汤的石像保存了下来,孤零零的矗立在这一片废墟之中……

殷蝉越发感到这皇陵废墟弥漫着一股悲凉之意,不禁叹道:“人间多少繁华皆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太祖顺天应人,一举推翻夏桀暴政。四海皆服,天下归心!不想六百年后毁在暴政之下,奈何!”

叹了一声,殷蝉心中又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虽然已非凡人,但毕竟曾为人子。既然今日机缘巧合来到大商皇陵,又见到太祖之像,理当祭拜。”遂上前双膝跪地,拜道:

“呜呼!太祖在上,不肖子孙大商三十代天子殷受之子殷武庚前来祭拜!”

说罢伏身三叩首。

殷蝉只顾祭拜,不意身后听闻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回身一看乃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翩翩而来。

见这女子模样:窄袖轻罗,杨柳蛮腰,面如傅粉,妖艳动人。

那女子走到殷蝉身前,问道:“道长从何处来,为何在此地逗留?”

殷蝉见这女子面容妖娆,心思:“这荒郊野外,一女子独身在此有些蹊跷。”遂答道:“我便是朝歌人士,准备寻亲访友路经此地,姑娘怎么只身一人行走?”

女子微微一笑,答道:“小女子也是寻亲而来,正好与道长结伴而行呢。”说罢轻轻将手搭在殷蝉臂上。

殷蝉不动声色,却隐隐闻到一股骚臭之味。再细细观看这女子,心中不由笑道:“好妖精,竟然敢来惑我!”

这女子见殷蝉盯着她看,不由得面红道:“道长怎么这样看人家?”

殷蝉一把抓住女子右手,正掐在脉门之上。开口说道:“你真是良家女子还是这山中妖精?”

那女子闻言心中一惊,只吓的花枝乱颤。原来这女子乃是一只碧眼狐狸精!

这朝歌城外三十里有一座轩辕坟,那坟下有一千狐洞,里面住着一窝狐狸。这狐狸精喜好吃人,经常在朝歌城郊外寻找落单的行人充饥。今日正巧这碧眼狐狸来皇陵废墟查探,正见到殷蝉独自一人在此,便要下手。又见殷蝉一副道人打扮,不由心中暗思:“原来是个道人,但看这小子年纪尚轻,能有多少道行?吃了许多凡人早已吃腻,不若尝尝这小道士的鲜!”想到此,碧眼狐狸便化作一个妖娆女子,上来迷惑殷蝉。哪知正撞到了克星……

碧眼狐狸心知殷蝉非等闲之辈,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道长莫要误会,我乃是良家女子,怎会是妖精?”说着抽泣起来。

殷蝉笑道:“你纵然变化多端,却难掩你身上的狐臊味,岂能瞒我?”

碧眼狐狸闻言气的面上一阵青一阵红,骂道:“你这臭道士欺我太甚!”说罢,口中吐出一股青气吹向殷蝉。

殷蝉袖袍一挥将青气散去,扣着脉门的右手运起雷劲,一道雷电从脉门传遍全身。那碧眼狐狸如遭电殛一般惨叫起来。

“仙长饶命!痛杀我了!”碧眼狐狸喊了两声便瘫倒在地上。

殷蝉见状说道:“你老实交代,在此吃了多少过路的行人?”

碧眼狐狸不敢隐瞒,只得说道:“小妖有眼无珠,无心冒犯上仙。往日也只是抓些獐子野兔充饥不敢害人。”

殷蝉摇头道:“你口中一股血腥之气,不知吃了多少血食,还敢骗我。”

那狐狸见瞒不过殷蝉,只得磕头如捣蒜般求道:“仙长,念在我苦修百年才修得人形的份上放我一条生路吧。”

殷蝉叹道:“你虽然苦修百年成了人形,但心术不正害人无数,纵使修行千年又有何用?罢了,我饶你性命可以,但是要收回你的法力。”

“收回法力?那岂不是要把我打回原形?”碧眼狐狸心中暗暗盘算,眼珠一转遂拜道:“多谢仙长手下留情!小妖必定谨遵教诲!”

殷蝉见她倒也识理,便松了脉门。却不妨碧眼狐狸猛然将身一转,一股恶臭迎面袭来!

被这恶臭一熏,殷蝉赶忙捂了口鼻,再看这狐狸已经逃之夭夭了。不由心里暗思:“好狡猾的妖精,想逃却没这么容易。”遂循着足迹追去。

追了半响,顺着足迹来到一片竹林。殷蝉心思:“脚印到这消失了,想必是进了竹林。”随即步入竹林寻找。

这竹林郁郁葱葱,甚是茂密。随风摆动到处传来‘沙沙’的落叶声。殷蝉走了一会,却发现好像在原地打转,怎么也走不出去。

“看这竹林似有古怪,莫非有妖精布下迷阵助那狐狸逃走?”想到此,殷蝉定了心神:“火克木,待我试上一试。”随即双手一拍,运起三昧火烧这竹林。

那火势熊熊,烧的竹林‘噼啪’作响。不一刻,其中一根竹子竟然开口叫道:“上仙手下留情!”

殷蝉将手一挥收了火,见那竹子竟然缓缓化**形。原来是个竹子精!

那竹子精上前拜道:“不知上仙神通,多有冒犯,还望恕罪!”

殷蝉说道:“我抓那狐狸,你倒大胆将她放走!必是一伙!”

竹子精说道:“上仙息怒,小妖确不是那狐狸一路。只是经常见这城郊附近有几只狐狸精出没,时常来我这竹林消遣。我等小妖无甚法力,只能广交朋友以求自保。我却从未害过人,请上仙明鉴!”

殷蝉打量了一番,心思:“这竹精倒没说谎。”遂问道:“这朝歌城附近有多少妖精?”

竹子精答道:“此处山多,也就是些虎狼熊罢。但离此地往东十里有一个莫家村,听闻那地方倒有个什么厉害的精怪害了不少人性命。”

“哦?”殷蝉闻言心中一动。“正好也要往东走,不若去看看。”便对竹精吩咐道:“念你修道不易,今次不与你计较,日后不可行恶。”

那竹子精赶忙答道:“谨遵上仙吩咐!恭送上仙!”

——————————————(分割线来了)————————————————

且说殷蝉按那竹子精所言往莫家村赶去。

正行间,云下隐隐传来哭泣之声。殷蝉拨开云头,见此处便是莫家村,又有一众人正围在一处啼哭不已。

“若是祭拜先人却并无烧纸,想是另有因由。”想着殷蝉便降下云头。

“发生何事,你等为何哭泣?”殷蝉拨开人群问道。

一白发老者打量了殷蝉一番,叹道:“作孽啊!”遂将手一指。

殷蝉顺势看去,只见地上横躺着一具女子尸体,其状甚惨!本是妙龄,身体却如老妪般衰老不堪,仿佛被风干一般。

殷蝉心中暗思:“这女子本当妙龄为何这般模样?”随即伸手触其手臂一探,方觉精气消失殆尽,故此急速衰老。

殷蝉虽觉蹊跷,一时间也不明就里,随即问众人道:“此女因何变成这般模样?”

女子的双亲泣道:“公子有所不知,我这莫家村南三百里外有一山,名清风山。山中有一道人,唤作清风道人。去年那道人来此说我们村风水不好,故连年遭灾,可帮我们转运。条件却是每月初一送上一女子做祭。我们不从,那道人就亲自来取人,并化了符印封住村子,不让我等离开半步。我们无奈之下之得挨家送出女子,短短半载已有六名女子枉送了性命,凡献祭的女子皆变成这般模样,痛杀我也!”

殷蝉闻言不禁略略动容:“何方妖道,竟敢如此?”随即环视四周,果然见村子四周有符印结成的结界。细看之下,不由心中一惊:“此符印结印之法与我截教相似?莫非那道人乃我教弟子?”

一时间难明就里,殷蝉遂使个手段,结起手印大喝一声!

“破!”

随着一声雷鸣,那村子四周结界立时消散。

殷蝉对众人说道:“结界已破,各位暂且宽心。我这就去清风山走一遭,看看是何妖**害众人。”

那一众人闻言,纷纷伏地拜道:“仙长若能解我村民之苦,愿点火焚香家家供奉!”

“除妖济世也是我修仙之人的本分,诸位不必多礼。”殷蝉随即别过众人而去。

且说殷蝉驾云径直来到三百里外的清风山。待低头看时,好一座山!怎见得:

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神清气爽,故名清风山;又有丹梯千级,曲径通幽。

山顶有一道观,这道观规模不大,但也有些气氛。只见那山门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云中神仙府;山上道人家。”中间三个大字:清风观。

殷蝉暗思:“此清幽之处确似一个修道之地,若真有人还应叫声道友才是,怎会有那歹毒之人?”想着便进了山门一看究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