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上海
作者:爱翁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71

上海虹桥机场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仅13公里,多年来,虹桥机场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词。.作为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的上海虹桥机场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建于1921年3月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占领,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此后一直作为军用机场,直到1963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用机场。

两人刚下飞机第一感觉就是上海和香港完全不一样,看到的人和物都带着简朴和淳厚的气质。由于刚刚改革开放只有6年的时间,很多的新事物和新意思刚开始在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流行。但是普遍的老上海人还是延续了以前的一套穿着,看到的颜色都是黑、白、蓝和绿这些在国内最常见的主色调。冯逸骏和翁美玲都穿着着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休闲西装和套裙,他们的出现自然也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何况两人是男的俊女的俏,让注意到他们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冯逸骏他们不是国外华侨就是香港侨胞。

冯逸骏由于对上海只有在母亲杜丽盈哪里听到的一些模糊记忆,虽然在来之前已经看过不少关于上海的介绍,但是现在要先去哪里和坐什么车去还真的是两眼抹黑。在机场外看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巴士和才刚有没多久的出租车,冯逸骏感到自己就好像进了一个怀旧的博物馆一样。

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外国中年人已经留意他们很久了,看到冯逸骏在哪里手足无措的样子就走了过来。用纯正的普通话问道:“请问您们是冯逸骏先生和翁美玲小姐吗?”冯逸骏仔细辨认后确定自己是不认识对方,怀着警备的心态注视着这位外国人。冯逸骏的眼神和心思这位外国人一眼就猜出来,他露出善意的笑容道:“冯少爷您请放心,我不是什么坏人。我是冯氏派驻上海的对外发展事务部经理,鄙人叫鲁斯,德国人。不过您也可以叫我的中国名字卢文思,这次是韩秘书打电话通知我。您和翁小姐会来上海旅游几天,让我帮忙接待的。”

听到原来是自家公司的人,冯逸骏和翁美玲都放心下来。虽然现在的中国大陆治安环境比香港还要好,但是自己是人生地不熟的,难免会遇到些沟通上的困难,现在有一个人给自己指引可是会轻松很多的。礼貌的和卢文思握了下手道:“我真没想到卢先生的中文会说得这么好,而且会入乡随俗有一个中文的名字。”卢文思道:“我是在中国出生和成长的,虽然是个纯正的德国人,但是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比很多在国外生活的华人对中国更加有认同感。”

冯逸骏随着卢文思上了他安排好的车辆向他们入住的酒店开去,在车上才了解到卢文思的经历。原来这位卢文思先生的祖父早就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来到烽火满天的中国,他当时是以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成员身份到来援助。来到中国后给中国人民的淳朴和友善吸引住,后来还把妻儿都接到上海这个地方。而卢文思就是在日军侵占上海时出生,他用自己幼小的眼睛见证了中国打败日本的侵略,国共内战和新中国的成立。直到成年后回到德国上学,后来还因为能力出众而被冯氏聘请再次回到中国这个开始发展壮大的国度,担任发展中国事物的经理。他自小就是说着中文,吃着的是中国食物,穿着的是中国人民编织的衣服长大的,所以对于中国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浓厚的感情。

这次因为时间比较紧,卢文思给冯逸骏他们安排的酒店是上海虹桥迎宾馆,这间酒店距离虹桥机场、城市中心区仅15分钟的车程。是一间专为国外华侨和港澳台侨胞入住的酒店,在1982年才刚刚开业,酒店的设施和环境都相当的完善和雅姿。现在由于中国已经在邓首长的指导下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上海的外国人可是越来越多,而中国人民对于外国来的人不管是游客或者是工作的都抱有足够的尊敬心态。看到卢文思这位明显是外国人带着两位相貌是华人面孔的人进来,酒店的经理已经满脸堆笑的迎上来。

和酒店的经理多番打听才知道,原来母亲家里的旧居现在已经给划入了即将要开发的地段,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就要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发展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而冯逸骏母亲杜丽盈的祖父的旧宅就位于江苏川沙高桥南杜家宅,这一片都是要划为新开发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所以现在就算是去看也只能看到一些还没有清拆的高楼,其他小点的民房和旧居都差不多给夷为平地了。看着一脸失望的冯逸骏,卢文思适当的转移了话题,开始介绍起上海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去参观和游玩。

几天的游玩的确是给冯逸骏和翁美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一个刚刚建国35年的新国家会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上海这个凭借其优势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它在新中国不可替代的地位。保持着中国知名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并一直是全国闻名的商业中心,它的影响力以沿海为中心呈辐射方向发展。

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上海人民以强烈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使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湖泊集中在与江、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冯逸骏和翁美玲在卢文思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中山一路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的外滩“气象信号台”,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典型歌特建筑风格的“中国通商银行”,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怡和洋行大楼”。还有各种在解放前就已经建造的花园住宅,具有美国传统风格已经改名为“锦江饭店”的“华懋公寓”,里弄式公寓住宅“新康花园”,混合了日本现代式、维也纳花园式、英国乡村式和法国新古典式的“马立师花园”,规模恢宏的宫殿式大宅院“嘉道理住宅”和北欧挪威式的“马勒住宅”等。

这些都是在中国还处在列强割据时建造的各种特色的建筑和当时有钱人享受特权的地方,为此冯逸骏也不得不感叹中国的有容乃大真的不是什么国家可以拥有的,但是中国人民就是在这些外国式建筑的见证下一步一脚印的迈向强大和富强。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而冯逸骏、翁美玲身处其中就彷佛看到一种旧上海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让人无比的感叹。**“一大”会址、老城隍庙、上海老街这些上海的旅游必到之处也让他们看到了上海从旧到新的发展路程。还有上海市区内唯一保持得最完好的古典园林“豫园”,它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万历5年(1577年)又加扩充,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名园冠”。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园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上海解放后加以全面修葺,恢复百余年前故景风姿,新旧诸景相映互彰,融为一体,古园更臻完美,实为游乐观瞻之极佳去处。现占地30余亩,全园擅江南园林之胜,有萃秀堂、仰山堂、三穗堂、玉华堂、点春堂、万花楼、会景楼、快楼、鱼乐榭、大假山等40多处胜景。其中点春堂为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玉华堂”前的“玉玲珑”假山石是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齐名的江南园林三大奇石之一。

虽然上海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是它的人文景观就让人目不暇给。在卢文思的介绍下,冯逸骏和翁美玲还去了品尝具有上海特色的各种美食。所谓的上海本帮菜,便是上海的乡土菜肴,特色是酱油和冰糖放得多,滋味浓郁鲜美,甘腴甜润,以真材实料和慢火细工取胜。每道菜看起来都油汪汪、红喷喷的,份量扎实,以汁浓色显、重油、汤鲜、味香著称。代表作是虾子大乌参、白斩鸡、青鱼下巴甩水、松江钙鱼、鸡骨酱、桂花肉、八宝鸡、枫泾丁蹄、糟钵头、上海老人房糕、五芳斋点心、鸽蛋圆子、素菜包、鸡肉生煎馒头、蟹壳黄、南翔小笼馒头、四鲜烤麸、四季糕团、桂花糯米糖粥、开洋葱油面、五香豆、奶糖、梨膏糖、红烧生煸滑炒等。

每一样都尝试过的翁美玲每晚回到酒店后就又开始后悔,还埋怨冯逸骏说他就知道吃,现在还连累自己也跟着吃了那么多,回到香港后又要开始减肥。冯逸骏也拿她没有任何的办法,她怎么不想想当这些名菜放在她的面前时那种狼吞虎咽的姿态是自己可以逼迫她的吗?她还一边吃一面赞着这样好吃,那样不错,现在吃完了又把所有的罪责都挂在冯逸骏的身上。不过冯逸骏也很奇怪的,怎么翁美玲吃了那么多都不见她哪里长肉了,看来她又是那种只吃而不吸收的人来的。

吃喝玩乐了几天,已经到了要离开上海去西安的日子,不过翁美玲在离开时还特意告诉冯逸骏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再来上海,她说自己还有很多美食还没有品尝过。冯逸骏就苦笑着腹诽道:“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自己要减肥的事情了,难道真的要来吃一次回去后才再想着减肥的事吗?”

看着飞机离开跑道,由飞机的窗户注视着这个母亲出生的地方,他相信自己还有机会再次来到这块土地见证着它的迅猛发展,希望下次到来时会有新的惊喜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怀着感叹和赞美的心情离开了上海,在他们即将到达的就是有着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古称“长安”,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