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阜陵刘
作者:邺下黄须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21

周宁为刘家老仆,其子周泰户籍也在刘家,因而周泰服侍刘子扬,甚至无需注籍,直接搬进院内同住即可。。

大汉的社会构成是,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平民为良民,其上为士族。阶级身份一般都是父子传承,降籍容易,升籍甚难。

周泰生来便是刘家仆人,无论他拜不拜刘晔,都不能改变这事实。当然,几年后天下动荡,周泰自然可以脱离刘家和蒋钦组建水贼军,再寻机会投靠孙策,获得晋身。这曾经是历史的轨迹,但眼下看来,已走向了岔路。

不过,在周泰决意侍奉刘晔前,曾经非常自在,身份为仆佣,却可以不做工。既有私底下随其父识字习剑,又有在寿县和蒋钦等人厮混,当然这是有根源的。一则老家仆周宁在刘家地位颇有人缘,无人构陷;另一则却因为家主刘普的治家之道正是“无为而治”。

刘普其人仪表不凡,颇有智慧,但无意仕宦,只纵情山水歌舞。他广交朋友,却结交的多是浪迹江湖的修道人或练气士,极少与官员或儒生来往。因此,虽然身为阜陵高族,又是成悳的大地主,名声却不显于外。

刘普的所为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的父亲是第五代阜陵王刘代,而第六代的阜陵王却是刘代的哥哥。这自然是他时运不济,却也难说没藏了什么龌龊。

汉永嘉元年(145年)秋七月,刘普的父亲刘代去世,其时汉天子为年仅八岁的刘瓒,但朝堂上的实际执政者却是大将军梁冀。“跋扈将军”这个称号,便是刘瓒赠给梁冀的。

阜陵王刘代多病,御下又宽,国中民事滋生。永嘉元年三月时,国中曾有九江人马勉、范容、周生等,聚众兴兵,攻掠乡里,其中马勉自称“黄帝”,但很快他们便被九江都尉滕抚讨伐,并打破而斩之。刘代去世的当月,又有庐江盗贼作乱,进攻寻阳,也被滕抚遣司马王章击破之。如此一来,梁冀及其谋主认为,阜陵王国无力平治安民,便废除阜陵王国。

到了本初元年(146年),那位骂了梁冀,得逞一时口快的刘瓒被梁冀毒死,于是十五岁的刘志继位,即为后世所称的汉恒帝。

恒帝建和元年(147年)夏四月,京师地震,朝廷认为这是失德之相,便求百官与各地方举拔贤良方正之士和至孝笃行之士,又降狱天下,为囚犯们减刑或减罪。是月,重置阜陵王国,封赐前阜陵王刘代的哥哥,勃遒亭侯刘便为阜陵王。

废诸侯王国,可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而置诸侯王国却能缓解王室贵族对中央执政者的压力。当大将军梁冀迫于压力,不得已发出这道命令时,他却选择了刘代的哥哥,而非刘代的儿子。这样的安排,未必没有让阜陵刘氏内部产生矛盾的打算。而他的意图一旦得逞,阜陵王便不能完全掌控其王国形势,朝廷对淮南的控制力也不会降低太多。

梁大将军已死多年,但他的计划还是得以实现。

朝廷重置阜陵王国后,时年不满三岁的刘普在家中老仆们的庇护下,离开寿春县城,在长丰与寿春交界处的成悳建立了新宅。此地仍属寿春,却荒僻安逸。刘普虽失去了爵位,但仍然抱有大量地产,是为阜陵高族,汝南名器!

此刻,刘普和两个儿子同席共餐,席间却难得没有歌舞。气氛沉闷了一阵,刘普忽然长叹道:“世有仙山,虚无缥缈,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为父与你们魏叔父探北山月余,得见一处石刻,为传说中《玉丹经》一卷,或是八公所遗。为父有心与魏贤弟在山中炼丹,却放心你们不下。”

刘涣道:“父亲不可。炼丹修仙本是虚无缥缈之事,那北山不知多少人曾游,都没人见过什么《玉丹经》,今此经得现,未必是八公所遗,或是后人罔刻。”

刘子扬也道:“晔儿听说《玉丹经》有三十六卷,如此只得一卷,即便为真,大概也难以炼出金丹,望父亲三思。”

刘普莞尔道:“你二人所言,为父也曾想过,但求仙之人岂能畏险,既有一条途径,便当尝试一番。”

刘子扬又道:“父亲为何与那魏道人兄弟相称?”

刘涣接道:“正是,孩儿记得五年前,他也曾来拜访您。当时,您还说他是一个游方道人。听说煮鼎炼丹,需要好多财货,怕不是这道人蛊惑了您……”

“放肆!”刘普怒道:“为父岂无识人之明?”

两个儿子顿时失语,刘普面色稍转,才解释道:“这魏贤弟虽穿道衣,却非道士。他是会稽上虞人,祖籍郐国,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五年前,我不告诉你们他的身份,因那党锢未除,生怕泄露风声,引来祸端。现在可说与你们知道,他正是‘八骏’之一魏朗之子。”

刘子扬心道:那道人果然是魏伯阳。

“魏贤弟名翔,字伯阳,不爱仕途,偏好修仙,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刘子扬道:“如此,这魏叔父自然可信。但晔儿觉得我兄长所言也甚有理,修仙乃虚无缥缈之事,避家而出并非良选。父亲既有此意,在家中服气闲修即是。”

刘涣听了,也点头称是。

刘普却摇头道:“你二人年幼,不懂其中妙处。且莫多言,为父今日召你们来,另有要事。”

两个儿子肃然听讲,刘普郑重道:“中平元年,黄巾初起之时,你二人尚幼,不知家事。如今黄巾之祸又起,却好叫你们知道,我刘家亦有私兵,可讨乱贼。”

历代高门望族,均有私兵,刘晔曾多次在史书中看到。

私兵,通常的概念是由私人组建的武装部队。后世的历史研究者们认为,私兵不限于粮饷的募集方式,或士族出钱自办的,或假借国家粮饷筹办的,还有向百姓征税的。但他们真正一致的特点只有一个:私兵只听从自己主将的指挥和调遣,不论是否名义上效忠朝廷。

后世《北齐书》卷十七,斛律金传所附子羡传记载:武平三年七月,后主高纬诛杀斛律光后,又使中领军贺拔伏恩等往幽州诛杀斛律羡。羡临终叹曰:富贵如此,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败?

富贵常使三百兵,这是何等威势!

却不知自家有多少私兵,刘子扬一时间兴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