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风起前夕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517

“主公,暗影来报,丁原部将吕布杀了丁原,拿了丁原的首级去投董卓了!”郭嘉冲进风煜的房间。

“什么?”风煜惊得站了起来,“并州军现在由何人主事!”

“现在并州军一片混乱,董卓在得到丁原已死的消息后,叫吕布带人去收拢并州军。丁原部将高顺,张辽等人欲为丁原报仇,而成廉、郝萌、曹性等将却欲跟随吕布投董卓,两下正在交战呢!”

风煜听了无奈的摇摇头,想不到并州军中竟然还有追随吕布的人,看来吕布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视啊。

稍候暗影又来报,吕布被董卓收为义子,被封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而并州军的高顺、张辽在打败董卓的吞并行动后,带着三万并州铁骑回并州去了。而吕布忙着收拢剩下的兵马,也没有追击。

董卓在中平六年的八月进京时只带了十万人马,但是他很快就收伏了何进的人马,现在吕布又将剩下的并州军并入了西凉军,连同守备洛阳各处关隘的守军,董卓手中控制的兵丁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而洛阳的东大门虎牢关,也落入了西凉军的手中。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9月,李儒劝董卓早定废立之计。董卓于是在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带甲士千余,侍卫左右。这一天,太傅袁隗与百官都到了。酒行数巡,董卓手按剑柄,道:“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群臣惶怖莫敢应对。

中军校尉袁绍却忍不住了,他这样世家子弟,几时受过这样的无礼对待。何况这董卓能进京还全是自己的功劳,挺身而出道:“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董卓怒道。

袁绍亦拔剑道:“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董卓看到身边都是自己人,就真的想动手杀了袁绍。李儒阻止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袁绍当然也不敢真的在董卓的地盘动手,其实他在跳出来之后就已经后悔了。此时见董卓并未再动手,就手提宝剑,辞别百官,将官印挂在东门,率逢纪、许攸、淳于琼等一众人马投奔冀州去了。

董卓对太傅袁隗道:“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曰:“司空所见是也。”

董卓道:“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皆听命从事。

宴罢,董卓问侍中周毖,“毒枭”李儒道:“袁绍此去若何?”

周毖道:“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李儒也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即日差人拜绍为渤海太守。随后风煜差人暗通司徒杨彪、太尉黄琬等人,为张辽谋匈奴中郎将,高顺讨并州刺使一职,董卓也知道张辽是个将才,为了笼络这个年轻人,应允了张辽的职位。不过也留了一手,而是任命韩遂为并州刺使。

董卓在嘉德殿将少帝刘辨废为弘农王,命何太后还政,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再次改元,拜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但董卓总觉得留着少帝是一个祸害,刚好后来少帝做了一首埋怨的诗,被董卓找到借口,立即令李儒带人绞死少帝的皇后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和何太后。董卓认为再也没有危险了,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

中平六年12月,被辟用为骁骑校尉的曹操此时正站在王允的面前。

“满朝公卿,夜哭到天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正在为国家不幸而痛苦的众人全都抬起头来,看说话的是何人,一看原来是刚被提升为骁骑校尉的曹操。王允怒道:“你祖宗也是朝廷大官,深受朝廷重恩,你不但不思报国,反而在此说风凉话,孟德你对得起你的先祖吗?”

曹操摇摇头道:“诸公误会我了,操不是笑其他的,而是笑你们只会在此徒作儿女之态,却无一计可以杀董卓。操虽不才,愿意斩董贼狗头,将其悬在都门上,以谢天下。”

王允赶紧结束宴会,拉着曹操来到后院,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傲然道:“近日操屈身以事董卓,其实是想找机会暗杀此贼,现在董卓对我很是信任,听说大人有一口宝刀名叫‘七星’,想问大人借来行刺,虽死无憾。”

王允感动地道:“孟得能有此心,是天下之幸啊!”

于是亲自为曹操倒酒相敬,曹操捧酒立誓,感人肺腑。王允取出“七星”交给曹操,曹操藏好,饮完酒后掷杯于地,头也不回地大踏步而去。

次日,曹操来到董卓府中,董卓此时正坐在床上,吕布侍立在侧。董卓见到曹操大悦,他对这个青年可是很看好的,于是问道:“孟德,今天怎么来迟了?”

曹操装做无奈地道:“下官的马,老不堪负,所以来迟,还望将军恕罪。”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无妨,错不在孟德,奉先,你去将西域刚刚进贡来的汗血宝马牵来给孟德。”

吕布闻言离去,不过临走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眼看得曹操心头直跳,曹操跪伏在地道:“将军,卑职安敢受您的爱驹,卑职罪该万死!”

董卓豪爽地道:“哈哈,再好的马还是一个畜生,又怎能和孟德相比?如果能得孟德,你就是我的千里神驹啊。”

说完下床来扶曹操,董卓可说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地位。曹操伏在地上,见董卓越来越近,赶紧运起十层功力,突然拔地而起,闪电般抽出“七星”砍向董卓。

“董贼,拿命来。”

董卓一惊,好在身手甚是了得,手一翻,腰侧宝刀也到了手中,架住了曹操凌厉的攻势。

“轰”

如响雷一般,两人齐往后退了三步,脚下所踏青砖纷纷化为粉碎,这一击竟然平分秋色。

董卓怒道:“孟德,你意欲何为?”

曹操的身影如鬼魅一般冲向董卓:“董贼,你以下犯上,天下人狠不得生食汝肉,你说我要干什么?”

两把宝刀交战声“乒乒乓乓”响成一团。

二人动作快如闪电一般,稍一接触,又各自向两旁纵去。

“孟德,我自问待你不薄,你又何必听信他人之言,你只要效忠于我,保证你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曹操不答,再次发动攻击,身形如闪电一般冲向董卓。二人双刀再次相撞,震天大响再次响起。二人没有像上次那样,稍触即离。两人如两缕青烟般缠斗在了一起,身形却来越快,最后成了两团光影。

吕布站在楼外,冷漠地听着房内的打斗声,嘴角勾着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等到外面的护卫听到声响,冲进别院时,才大喊一声:“曹操竖子,你安敢相害将军,拿命来!”说完挺戟向房内冲去。

曹操听见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知道刺杀已经无望,于是虚晃两招,撞破窗户而逃。吕布飞身赶来,人在半空,画戟如毒蛇般卷向曹操。

曹操已经快到院墙之下,见状只得回身迎战,强大的内力一下子将他击得抛飞起来。突然,墙上出现两个身影,一人抖出一条飞索卷向曹操,另一人提枪挡住了吕布的攻势。

“孟德莫慌,妙才在此。”

原来两人正是曹操的族兄弟,夏侯渊和夏侯敦。曹操一把抓住飞索,沉声道:“元让,妙才,此地不宜久留,走!”

在两人的掩护下,三人逃出董卓府,和曹氏众人汇合后,飞马冲出洛阳东门而去。

曹操在逃到陈留后,在郡中大富卫弘的帮助下招集义兵。随后,曹操和东郡太守乔瑁同时发出矫诏,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董卓,文曰: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

风煜看着手上的械文,心中觉得好笑。由于曹操和乔瑁都宣称手中有圣旨,刚好两人的距离还挺近的,所以就聚在一起共同发了一份械文,传械各地诸侯,号召共同讨伐董卓。至于两人的圣旨谁真谁假,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风煜笑着把械文递给刚投奔来的神卜门掌门许劭之兄许靖,道:“把械文帖到府门外,让兵卒们勤加训练,明年我们也去酸枣和盟军会盟!”

夜幕降临,风煜换上一套白色儒衫,信步向蔡府走去。今天早上蔡邕差人来请风煜赴宴,虽然风煜很不想去,不过思虑再三后终不好意思拒绝一个老人的期盼。

这时的襄阳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四处是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发出诱人香味的小吃摊。襄阳原属南阳郡,而南阳在汉代乃是帝乡,襄阳又是沟通荆州南北货物唯一的安全通道,所以商业格外的发达,这在重农抑商的汉代的确是个异数。南北大商家纷纷聚于此地,只从襄阳的街道便可看出端倪,整个襄阳就像一个放大了的集市,商铺背靠着商铺,一条街紧挨着一条街,在商铺的前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摊,使得原本不宽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

襄阳的夜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商铺后的楼坊时而传来妙龄女子醉人的笑声,中间夹杂着酒杯相碰和男人们吆喝的声音。

进了蔡府,由于风煜当初一首《精忠报国》征服了所有的人,所以一路上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看到风煜都急忙上前来打招呼,弄的风煜只好一直笑着与那些熟悉又或不熟悉的人寒暄着。

终于来到正厅,蔡邕看到风煜,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身边正是冷着一张俏脸的蔡琰。蔡邕似乎故意让风煜和蔡琰独处,和风煜寒暄几句便离去了。

风煜尴尬地看着一言不发的蔡琰,小心地道:“琰儿今天似乎心情不好,不知是谁得罪了我们的大小姐?待风煜好好地教训他一顿。”说着做出一个挽起袖子的举动。

蔡琰白了风煜一眼,道:“还不是有人说什么改天常来寒舍,结果几个月都没看到人。你去帮我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顿吧。”说完一双美丽的眼睛死死盯住风煜。

风煜一听原来又是自己惹的祸,举在半空的手只好尴尬的摸摸后脑勺。平时能说会道的他这时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只能“嘿嘿”地笑着。

蔡琰见风煜的傻样,终于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一时间好像大地回春,百花盛开,天地都为之失去了颜色。就连对蔡琰魅力深抱戒心的风煜也一瞬间迷失在其中。

蔡琰娇瞋地对风煜道:“作为惩罚,今天晚上你必须听我的话。”

风煜一听小心翼翼的道:“不知琰儿让风煜干什么。”

蔡琰白了风煜一眼道:“看你害怕的那个样子,好像我会吃了你似的。”

风煜不由尴尬的笑了笑。

蔡琰嗔道:“那些千军万马又没看到你这么害怕,我不管,今晚罚你陪我看月亮。”

风煜心道“不会吧”,自己可不是柳下惠,孤男寡女,难保自己不会意乱情迷作出冲动的事来,那可就......

蔡琰见风煜不说话,不急不慢得道:“煜哥哥该不会又有军务没忙完吧。”

风煜听了大喜道:“琰儿真是聪慧过人,今天军中正......”等注意到蔡琰瞪大了双眼,怒视自己,大有你再敢说一句我就扑上来咬一口的趋势,风煜不由得冷汗直淌,估计这回自己再说有事,蔡琰一定会跟自己回营看自己究竟要干什么的,所以连忙改口道,“......正好一件事也没有。”

蔡琰“哼”了一声,看了一眼风煜,当先向花园走去。风煜无奈只好跟上,两人来到花园的一座小亭前。

蔡府的花园很大,站在小亭上,只见眼前一片梅花,一眼望不到边际,而此时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花香。天公似乎也很作美,此时,一**大的月亮高挂在空中。

蔡琰似乎有些心事,来到亭中只是一言不发的看着月亮。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身上的绸带随风飘舞,仿佛月宫仙子来到人间。

见到气氛有些尴尬,风煜只好先开口道:“琰儿,你听过嫦娥的故事吗?”

蔡琰回过身,疑惑地摇摇头。

“这是个古老相传的故事,相传在上古时代,有一名神箭手叫后羿......”夜风中风煜声音低沉的说出这凄美的故事,独有一番感人的魅力,“......后来嫦娥就这样每晚看着那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希望有一天能再看到她的爱人。”

当风煜说完的时候,蔡琰已经是满含着泪水,喃喃道:“她实在太傻了,太傻了。”

风煜自己似乎也被感动了,轻轻道:“是啊,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蔡琰这时看向风煜,眼里又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风煜一阵心惊肉跳。好在这时有下人来找他们,说道宴会开始了。

蔡琰依依不舍的道:“每次与煜哥哥相聚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不过蔡琰真的很开心。”

“只要琰儿高兴,我们随时可以再来的。”看着蔡琰惹人怜爱的惋惜表情,没经过思考,风煜脱口而出。

“真的吗?”蔡琰高兴的表情,就想得到糖果的小女孩一样。

风煜一说出口就后悔了,不过看到蔡琰灿烂的笑容,风煜只好点点头。

来到大厅,发现厅里又多了一位面色有些落寞的中年人,蔡邕见他来了马上对他说道:“重光,快来见过你乔玄叔父, 你乔玄叔父是为父的知交好友.由于前些年你婶娘过世,你叔父辞去了朝中的太尉官职,我们已经许久没见了,今闻重光治理的襄阳繁华安定,于是带着两个女儿从庐江郡皖县来投奔你呢。”

风煜知晓在这个时代最注重礼节,连忙上前拱手作揖,说道:“煜拜见叔父,人死不能复生,请叔父节哀顺便。今叔父能来襄阳,实是煜之幸也,小子年幼,以后还望叔父能多加指点。”

乔玄听了,忙即还礼说道:“早闻襄阳太守乃是机智过人,出口成章的少年俊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实在是人中龙凤啊。”

蔡邕朝他微微一笑,转身对着风煜说道:“重光,你叔父这几天就住在我这里了,改日你帮他寻一佳处吧,你叔父可是一个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的名士噢,以后有空要多向他请教。”

风煜点头表示知晓,然后宴会开始,风煜偶尔间展露的才华,让众人赞叹连连,宾主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