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变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89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夏末,襄阳太守风煜在归途中被刺客刺伤。风煜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受伤让两方势力不得不冒险火拼。

“今西凉刺使董卓已经率十万大军来援,并上表请奏,诸公还有疑心吗?”

何进府中,众人正为是否让董卓进京而争执。由于何进的心腹,襄阳太守风煜在归途中被刺,何进不得不调争议颇大的董卓来清君侧。

这时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此人乃是一匹凶狠的豺狼,如果让他进入京城,肯定后患无穷啊。”

何进听了,哈哈大笑,道:“郑大人太多疑了,你这样的胸怀怎么能成大事呢?”

郑泰听了,差点气得半死,自己好心好意的提醒何进,却换来对自己的误会。当下便住口不语,心中打定主意,回去后就上表辞官,这洛阳是不能呆下去了。

这时郑泰好友,‘大汉三大名将’之一的卢植看其尴尬,也劝说道:“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何进摇头笑道:“卢大人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多疑善嫉了?你放心,本将军早就有了万全的准备。我除了让董卓前来,还向并州刺使丁建阳发出了旨意,封其为执金吾,令其带兵来助。丁建阳这家伙一直和董卓有矛盾,他日就算董卓有反心,丁建阳也不会答应的。哈哈哈!”

说完,还为自己的策略沾沾自喜不已。卢植摇了摇头,知道再劝说也是枉然,因此退了下去。和郑泰一样,心中也打定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隔日早朝,以郑泰、卢植为首,朝廷大臣,去者大半。不过此时的何进还不醒悟,心中还在嘲笑他人胆小多疑,但是他也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的。他派人去迎接董卓,令董卓驻兵渑池,在没有得到进京旨意之前,不得轻举妄动。

董卓接到何进的旨意后冷冷一笑,问手下头号大将,“青龙”李傕道:“汝营帐中的圣使可有神喻?”

李傕恭敬地答道:“圣使有言,何进命不过旬日。”

“哈哈,好,何进老儿挂时,正是老夫进京之时。传令众军士,自明日开始,不得再出去劫掠,给我好好在营中养足精神,等到了洛阳,那里的美女、财物谁抢到谁得之!”

“是,主公,末将告退。”

李傕兴奋地离开了董卓的大营,董卓这个命令无形中又提高了手下将领对他的忠诚,果然不愧是少为游侠的人物,够狠,够豪爽,知道怎样收拢手下的心。

李傕暗暗打算,到了洛阳抢掠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多弄点,这次不能再输给那个郭阿多(董卓手下四大将军之一,“白虎”郭汜)了。想到那成堆的金银财宝,那如花似玉的美女,李傕的眼光变得像狼一样贪婪、凶残。

十常侍,张让府中。

气氛很沉闷,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程旷、夏恽、郭胜等人全都默默无语,自从得知何进欲招外援来京后,众人心头全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谁都知道何进的势力有多强,没想到这么快双方就得展开正面的较量了,由‘十常侍’保举的那些人的实力根本不能和其对抗。

此时张让铁青着脸,阴狠地说道:“哼,何进之谋,路人皆知,诸公,我等何不先下手为强呢?”

其他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十常侍手里根本就没多少人马,众人明白,现在不下手,等何进援兵到来时,那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都赞同张让的决定。

自四月灵帝病笃,张让等人在立帝之争中失败,不得不弃车保帅,让郭胜杀了掌管“西园八校”的上军校尉蹇硕,收拢其部,保住了“十常侍”手上唯一的力量。不过张让等人再也无力掌控西园的其他七校人马了。

这日,张让暗谴五十名武艺高强的心腹之人,埋伏在何太后所住的长乐宫嘉德门内。而众人则进去向何太后求情:“今大将军矫诏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何太后乃是何进之妹,因容貌出众被选入宫,后来生下皇子刘辩,于是被立为皇后。这何太后平时和张让等人交好,现在见他们来求,便宽慰道:“不要紧,你们可以到大将军府上谢罪嘛。”

张让等人一听,立即群体大哭:“如果我们进了大将军府,骨灰都不会剩下啊,娘娘您还是宣大将军进宫见您,帮我们劝劝吧。如果他不同意放过我们,我们只有在娘娘面前请死了。”

张让一边说一边盯着何太后那风韵尤存的美丽脸庞,那**裸的目光让何太后看得芳心直跳。她也不清楚,明明已经被阉了几十年的一个老太监,不但那个活儿还在,而且还那么勇猛。想到那**的感觉,不由得浑身躁热,怎么也不愿自己的情郎有危险,于是下旨让何进进宫。

何进听说自己的妹妹相招,想都不想就准备过去,主薄陈琳赶紧说道:“大将军且慢,太后此诏,乃是十常侍之谋,千万不能前去。”

何进“哈哈”大笑道:“难道连我的亲生妹妹也会害我吗?”

中军校尉袁绍劝道:“我们招外援来京清君侧的消息肯定被张让等人知道了,现在大将军前去必定有危险。”

典军校尉曹操也劝道:“大将军又何必要以身犯险呢?我们可以先召十常侍出来,然后入宫就没什么危险了。”

何进大笑道:“这真是小孩子的见识,我何进掌管天下大权,区区十常侍敢把我怎么样?”

袁绍见其不听,仍执意要进宫,遂无奈地说道:“大将军如果一定要去,我等愿引精锐大军随行,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了精兵五百,让袁绍的弟弟袁术率领。袁术少以侠闻名于江淮,武艺出众,人称“银枪太保”。此时他全身亮银甲,引兵横枪立于青琐门外,只要里面一有异动便会挥军直入。

“金枪太保”袁绍和曹操一起带剑护送何进而来,可是到了长乐宫门前时,黄门侍郎将两人阻止了下来:“太后特宣大将军觐见,其他人等一律不许入内。”

袁绍和曹操大怒,想拔剑砍杀此人,被何进阻止了下来。何进丝毫不惧,昂首直入,让后面的两人急得直跺脚,徒呼奈何。

何进刚到嘉德殿,张让、段珪突然带着埋伏之人将他团团围住。何进大惊,终于相信了袁绍和曹操等人的话,可是现在身边一个帮手都没有,而且自己的身手也不是“大内第一高手”张让的对手。于是开始暗中思考着逃脱之计。

这时张让怒吼道:“何进,董后何罪,妄以鸠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你本来是一个杀猪的屠夫,经我等帮助,将你推荐给天子,你才能如此荣华富贵;你不但不报答恩情,反而想对我们赶尽杀绝!你说我们卖官行贿、残害忠良,那你自己又干了些什么事?”

何进听了无言以对,张让说的确实是实话,自己做的事情也未必比他好到哪里去。不过政治就是这样,成王败寇,于是也不废话,直接展开身行向外飞去,希望能够逃到袁绍、曹操等人的身边。

“哼,想走,没那么容易。何进,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

张让冷哼一声,当先跃起,追向何进,“玄阴九变”使出十层的功力向何进后背印去。何进无奈回身硬接一掌,可是他的功力又怎么会是张让的对手,当下被一掌击飞出去。此时宫门尽闭,伏兵尽出,何进被围困当中,乱刀砍死。

袁绍等人在外面久等不出,于是到宫门外运气高呼道:“请大将军上车!”

张让让人将何进的首级从墙上掷出,宣道:“何进谋反,已经伏诛!其余人等,只要投降,全部无罪赦免。”

袁绍等人见了,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有敢诛杀叛党者随我来!”

何进手下大将吴匡,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引大军来援。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宦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太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好在当时“三大名将”之一的“儒将”卢植虽然弃了官,但还没有离开京城,突然见宫中事变,于是赶紧擐甲持戈,立于阁下。

火光中,卢植远远望见段珪拥逼着何太后向这个方向走来,于是大呼道:“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

段珪一见是名闻天下的“儒将”卢植,知道不是其对手,也不管何太后了,转身逃走。这时何太后也知道了有人相救,于是从窗中跳出,卢植本想擒杀段珪,但考虑到太后的安危,只得停下来保护何太后。

吴匡杀入内庭,看见何苗也提着剑而出。上次两人一起逛妓院,何苗没给钱,吴匡一直怀恨在心,于是趁机大叫道:“何苗是张让等人的同谋,大家一起把他杀了,为大将军报仇!”

众人都是吴匡的心腹,跟在后面起哄道:“我们愿意跟随将军,共斩弑兄之贼!”

何苗见势不秒,知道吴匡这是趁机报复,刚想走时,早已经被吴匡的手下四面围定。任何苗武艺再高,也不是这些杀红了眼的精锐之师的对手,被砍为齑粉。

袁绍在和曹操共杀了‘十常侍’中的四人后,害怕会遭到报复,于是立即下令手下的军士,将十常侍的家属包围起来,不分大小,尽皆诛绝。虽然有很多无辜之人被误杀,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到是曹操表现得忠心爱国,一面下令手下之人去扑灭宫中的大火,并请卢植救回来的何太后权摄大事;同时遣手下大将史涣带兵追袭张让等人,寻找少帝。

段珪从卢植手下逃出后,遇到了劫持少帝和陈留王的张让,两人冒烟突火,连夜奔走到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少帝再也受不了这等苦,宁死不走,于是张让、段珪只得停下来歇口气。哪知道没过多久,突然后面喊声大举,一彪人马旋风般赶至,当先一骑正是风煜见过的河南中部掾吏闵贡。

“笑面虎”闵贡得到史涣的飞鸽传书,知道了张让等人的逃窜路线,于是带上本部人马半路来截,还真让他等到了。现在见张让等人正是疲惫的时候,也不再害怕对方“大内第一高手”的名号,大声喝道:“张让逆贼,哪里走!”

张让冷漠地看着飞驰而来的闵贡,对段珪说道:“你快走吧,今天能够逃脱的话,就找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好好过日子吧,我埋藏财宝的地点你也知道,够你过下半辈子了。”

段珪见张让语气里有轻生之意,不由大急道:“张公公,你……”

“别说了,张让这辈子什么福没享过,就算死也能瞑目了。呵呵,成王败寇,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我只是成为了那个失败者而已。这《玄阴九变》乃是我在宫中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奇书,可惜张让资质有限,只能修炼到第六层。你拿去吧,若是可能,帮我找个好点的传人,我不希望如此神功闲置生尘,或者随我长眠于地下。”

段珪见张让决然的表情,知道其去意已决,遂转身迅速离去。张让看着和自己已不足十丈的闵贡,便连他脸上兴奋、狰狞的表情都已经清晰可见,朝他轻蔑一笑后,转身投河而死。

刘辩和刘协兄弟二人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些事情,早被吓得心惊肉跳。后来趁着段珪离去,张让不再管自己二人时,忙伏于河边乱草之内,看那闵贡也不像什么好人,更不敢弄出一点声响。闵贡疑惑地四处看了看,心想难道张让和少帝等人已经失散了?于是让手下军马四散开来去寻找。

两人伏在草丛中一直到四更,秋天露水重,加上腹中饥饿,两人相挤而哭;可又怕人发现,只得躲在草丛中低泣。

陈留王刘协虽小,人却很聪明,想了想道:“陛下,此间不可久恋,我们必须别寻活路。”

少帝刘辩觉得有理,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两人只得摸黑缓行。行至五更,两人脚已经疼得不能再走,又看见一个山冈上有个草堆,筋疲力尽的两人也不管什么追兵了,都倒在草堆上睡去。

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据说那天庄主崔毅梦见两个红日坠于庄后,随即惊醒过来,当下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草畔。

崔毅问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

刘辩害怕得不敢回答,到是陈留王刘协有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指着少帝答道:“此是当今天子,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

崔毅大惊,再次跪下来行了一礼:“臣乃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

接着扶帝入庄,跪进酒食。

却说闵贡赶上段珪,拿住问道:“天子何在?”

段珪也知道今日难逃迫害,于是说道:“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闵贡大怒,一刀将段珪的头砍下,将头悬于马项下,再次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沿来路追寻,无意中寻到崔毅庄上。两人本就相识,崔毅见了段珪首级,问其原因,闵贡详细地把昨晚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崔毅于是引闵贡见少帝,这闵贡不管人品如何,对天子到是很忠心的,当下君臣两人抱着一起痛哭。

闵贡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陛下还都。”

崔毅庄上只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而闵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开庄后,走了不到三里,遇到了来寻的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等一行数百人马。

一时间,君臣皆哭。先使人将段珪首级送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少帝及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

众人行了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彪悍的人马迎面而来。百官顿时失色,少帝也大惊。“金枪太保”袁绍胆识过人,骤马而出,大声问道:“前方何人?”

只见对方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道:“天子何在?”

帝战栗不能言,陈留王刘协勒马向前,叱道:“来者何人?”

来人道:“西凉刺史董卓是也。”

刘协皱眉道:“你是来护驾,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疑惑地答道:“下官特来保驾。”

陈留王大怒道:“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为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平时在西凉横行惯了,所以初次见到朝中众人时还没改掉趾高气扬的样子,没想到天子真在人群中,于是慌忙下马拜于路旁。

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始至终,并无失语。董卓暗奇之,心中已怀废立之意。当天还宫,少帝见过何太后,俱各痛哭。检点宫中时,却不见了传国玉玺。

自此,京师落入董卓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