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1).遇见外行无能的上司真倒霉
作者:一土雨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79

第十七集

这阵子,许非的心情非常糟糕,报社原计划搞的一个书画大赛,一个最有希望的赞助单位落空了。

贾少山投入极大热情,很希望借此机会在报社博彩。知道赞助单位不打算合作以后,他不相信是对方所谓调整广告计划的原因,迁怒为许非不尽力尽为。尽管目前一般的广告经营搞得比从前强很多,但贾少山因为急于成为报社经营的黑马,并不满意这些成效。

许非无奈于改变不了的现状,很痛苦。由于贾少山以前从事的多是政务工作,与经营丝毫不搭界,经营理念天真而妄想,与实际完全脱轨,许非稍一指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他就认为是在挑战他的领导权威,为人狭隘而固执,什么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贾少山对持不同意见的人,简直就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反感,认为是对他发起的挑衅。许非非常悲哀地发现,原来自己的领导竟然是个如此对社会孤陋寡闻一无所知,且狂妄自负妄自尊大的人。因为意见不一致,贾少山的怒火也经常胡乱发泄,绕过许非,把几个招聘来的业务员叫过去亲自吩咐任务,叫他们到街上那些简陋的足疗馆按摩屋拉广告,还有明显有传销嫌疑的什么健康直销连锁店里去拉广告,结果可想日知。

但结果也令人称奇,他一点教训不接受不说,反而再次迁怒就是业务人员不做为造成的。

许非和代真郁闷地说起此事,代真听的恼怒,就站起来喊:那你叫他去试呀,叫他自己去碰一鼻子灰不就得了,比什么都有说服力,你在这跟我说有什么用呀。

许非叹了口气:人家是领导,不就是因为不敢和他说吗?谁敢直接跟他说呀,什么都不说,还说是我们和他挑衅呢,真把这话说出来,那不等于要明摆着和他死拼呀,公家的事,何必呀,我又不是领导,我疯了呀。

代真:既然明白,还生什么气呀,不过遇见这么笨的领导,也够倒霉。

许非:怎么不生气呀,换你能不生气呀。

代真:为什么我们总有气可生呀,什么时候我们能一点气不生,心平气和地高高兴兴地做事,干活,累死都愿意!

许非:就是因为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什么时候我们说话能算数了,估计行了。

代真:那也是相对的呀,到那个时候,我们不生这拨人的气了,肯定会有另外一拨人来气咱。

许非:是呀,关键还是我们的心态呀,太把他们当回事啦,可是咱们是想把工作做好,不是为谋私利呀,所以,为了公家的事,还受气,真是冤枉。

经历几件类似的事情以后,许非开始厌倦上班。而且身体和心理都觉得很累。中午,杨阳打电话约她一起吃饭,她懒洋洋地,也没化妆,非常素面,和杨阳在离家不远的一家西安白吉馍店吃饭。

许非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过董波的朋友邱方圆了,就问洋阳:怎么好久没有看见那个叫邱方圆的啦?

杨阳:谁知道,问我?

许非:过去有一阵子,你们俩可是比较近,怎么回事,不理人家啦?

杨阳:才不是我的毛病,理我是他,不理我了也是他,谁知道,他抽的什么疯。

许非:抽疯啦?他,为什么?

杨阳:不用遗憾,我压根也没打算理他呀,一没官,二没钱,长得还不怎么样,我有病呀,理他做甚?

许非:那阵子不是挺有共同语言的吗,还是老乡?

杨阳:什么老乡呀,我知道他们家门往哪开呀,快别提这个啦,对了,我最近在做的这个访谈节目,采访的都是大官,怎么样,介绍你认识几个?

许非:我认识大官有什么用?

杨阳:真是小报的,没气魄,拉大广告都得靠关系呀,人家大官一个批条,一个签字,一个电话,行了,几十万,几百万,拿到了,一年的任务完成,还用你们现在这样,一毛一毛的拉,一块一块地攒。

许非:你那么想的,人家会有时间帮咱们的忙呀?

杨阳:事在人为吗,连想都不想,怎么做呀。

许非:好,我叫上代真吧,她正忙着自己开广告公司呢。

杨阳:不理她,她不是傍上大款了吗。还用咱帮呀。

许非:都是朋友呀。

杨阳:我看她现在和从前有变化,人越来越精明。

许非:人都是越来越精明吧,不然的话,人家想自己开广告公司。

杨阳:她精明她的,和咱不着边,你说吧,见不见吧?

许非:我发现你也和从前不一样了,谁帮你洗的脑呀?

杨阳:都和你是的,脑袋越来越进水,日子怎么往好了过?

于是,杨阳和许非一起和刘局长吃饭。

刘局长五十多岁,很有派头,自己开着奥迪车,衣着干净讲究,脸上的五官线条明朗神色也很清爽。许非发现,他的外面上即没有一点电影里那种殚精竭力极其疲倦的领导形象,也不是满嘴冠冕堂皇假话套话官话,他很悠闲,而且轻松,在他身上,也看不出因为官场复杂而表现出的疑虑重重或者狡猾阴险。相反,觉得他很面善,平和,谦逊。三个人一起,喝了一瓶红酒,很随意地聊天,没有什么主题,许非早把要求人家帮忙拉广告的事忘到脑门后去了。

在洗手间,杨阳提醒许非:我看你和他聊的挺来劲,把要求他帮忙拉广告的事忘了吧?

许非:没有,但怎么开口呀,怎么好意思呀?

杨阳:我不管,反正我帮你和他见面了。

虽然许非对刘局长印象还不错,但是,她的心里,并没有希望和他的交往会有什么好的预想,虽然能交流,但地位的差距在心里还是造成一定的距离感,这种感觉除了让人却步,终究还是不能以本来面目相处之外,对于许非来讲,想说的话不说,不想说的话,可能还要假装一副面孔说出来,对于许非来讲,反而觉得是个负累。

但杨阳在这方面似乎比许非老道,她不停地恭维着刘局长,追随着刘的看法,附和着刘的观点。

刘局长说:你们搞新闻的,都是有文化的人,我是部队转业的,实际上是个大老粗。

杨阳:我们有什么文化呀,我们那点文化,连您的爱好都比不上。

刘局长:还是有文化呀,和家庭妇女不同吗。

许非:我们算职业妇女吧。

刘局长:和家庭妇女不一样呀,她们围着锅台转,你们有自己的工作。

杨阳:目的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

刘局长:这话对,我问问你们,假如叫你们选择,是愿意当家庭妇女呀还是选择当职业妇女?

许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呀。

刘局长:怎么呢?

许非:看给什么人当家庭妇女呗。

刘局长:怎么,不愿意的,就不给当?

许非:所以不好回答。

刘局长:我觉得,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还是要继承,女人毕竟是女人,总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我觉得,容易引起婚姻纠纷。

杨阳:我同意刘局长的意见,我就主张女人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刘局长:那是封建社会,现在也不至于。

杨阳:怎么不至于?不这样,满街能都是离婚的吗。

许非:离婚可不都是因为叫大门出二门迈,不都是女人的原因。

刘局长;也有男人的原因,这是客观存在。

杨阳:男人的原因,也是因为有女人的原因,女人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刘局长:看不出杨记者是这样的观点,可不像是新闻媒体的人说的话,许记者,你怎么看?

许非:我不那么看,我不反对今天当代妇女保持一些有价值的传统美德,但我更主张新时代的女性以人为本,因为许多传统的观念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可能就是陈旧落后的,就是不堪一击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捍卫那些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

刘局长:我倒是支持许记者的观点,新时代的妇女,有思想有文化有作为,应该是这个样子。

回家的路上,杨阳开车,许非因为喝了酒,很兴奋,她对杨阳发表见解:我原来一点不喜欢这些半大老头子,觉得交流也不行,考虑问题,思路也不一致,而且,五十大几岁的老男人,都是干巴巴的老头子,今天我可改变观念了!

杨阳:改变什么观念了?

许非:你看刘局长,我就对他印象很好,感觉对他的尊重和信任都是我发自内心的,比咱们大二十多岁,但交流也没有障碍,他还很精神的,而且,人家就是老辣,三句两句,就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困惑是什么,人真好呀。

杨阳:看来你开始学会欣赏成熟男人啦,说,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新动向?

许非:有什么新动向呀,还等你介绍呢。

杨阳:我看你和刘局长挺有共同语言的。

许非:还说呢,你真可笑,刚才为什么在饭桌上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旧社会的封建卫道士?

杨阳:我不是为了人家刘局长高兴,才那么说的呀。

许非:你真学会虚伪啦!

杨阳:你还是见他们这样的人少,人家喜欢说什么咱们就附和他们说什么呗,咱们有什么观点呀,不重要。

许非:和谁交流都该是心与心的交流呀,逢场作戏有什么意思呀?

杨阳:你也太认真了,跟你说咱们找他就是为了拉广告,你可好,还搞真心交流,你也可笑至极,人家哪有时间和咱真心交流呀,他见咱们就是个身心放松呗,所以,瞎胡乱说什么都不重要。

许非:那他还会管拉广告的事吗?今天一句这样的话都没说。

杨阳:谁知道,不行咱们再换一个。

许非:你现在很厉害呀。

杨阳:我这不是搞人物专访呢吗,有便利条件,对了,说点正经的,你现在真的没有恋爱吗?我就给你介绍一个。

许非:这个我爱听,哪的,干什么的?

杨阳:官很大。

许非:行,现在你就是管大官的。

杨阳:五十多岁。

许非:接着说。

杨阳:和刘局长官大小一样,岁数也差不多。

许非:不是刘局长吧?

杨阳:美的你,刘局长多年轻呀,多精神呀,人家媳妇更年轻更精神,别惦记着啦。

许非:我没惦记呀,你这么一说,我就比较了一下而已。

杨阳:不过我还没有和人家说呢,你等我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