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小悦悦
作者:黑色的眼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232

最近在网站上看到中国佛山出现的小悦悦的不幸悲剧。无弹出广告小说 一个2岁的小女孩,两次被车碾倒(车主逃逸),18个路人无动于衷,最后被一个58岁的拾荒妇女援救。在医院的数日尽力抢救后,小悦悦终告不治。愿神怜悯那不幸的孩子和哀恸的母亲父亲。

今日的聚会中,悲伤叹息之余,几个基督徒也讨论了一下若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该怎么办?

可叹的是,查经的时候大家还能想起神的话,在教会的事工中大家还能想起神的话。到了这样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南京的“彭宇”案等救人反被栽赃的故事。看看脸上的表情,有些基督徒的意思明显是――嗨,中国的环境太特殊了,究竟该怎么办,大概只有上帝才知道。

上帝的确知道该怎么办,上帝也通过基督耶稣告诉了我们怎么办,上帝还通过那个拾荒的妇女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办。

以前我与他人讨论这类问题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说做好事就要有担当风险的勇气。我个人认为想做好事,却又不想当任何风险和责任,这样的认识不是对社会的一种正确的认识。我这是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认识社会而说的。我说人这一生定要担风险,我自己炒股就担过大的风险。为什么做好事不用担风险呢?我觉得能在教会做事工,能不担风险做好事,已经是上帝大大地便宜我了。

当然,我这是一个普通人说的话。

那一个普通的拾荒妇女,使我既感动又惭愧。

基督耶稣为了救我们的灵魂,为我们付出了十字架的代价。相比起来,我们还有什么需要保留的呢?不过教会里的基督徒,并不是灵命都很深的。我想遇到小孩子有生命危险大家都会去救。但遇到有些“老人摔倒了”的情形,若没有生命危险,大家也许会采取一些保守的态度。诸如先打110(美国是911)等。另外救的时候大家心里肯定都会很紧张(至少我自己会紧张)。因为没有任何人在这个世界是真的自由到“了无牵挂”的程度的。基督耶稣给我们的自由,是让我们不要活在罪里,也不是“活在真空里”的那种自由。所以大家在付出风险代价的时候,都会考虑考虑家人,这也是很正常的。这样的情形,我们应当看做软弱而不是犯罪。要请求神原谅,也请求神给我们刚强的心,给我们见义勇为的信心。

请允许我在这里引用一段《圣经》经文,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方社会“见义勇为”和救助他人的道德观的根基。主啊,求你怜悯世人,看顾那归于你的小悦悦的灵魂。也求你允许我用你的话语,帮助那些还活着的人。愿你的爱医治我们。

《路加福音》10:25-37

10:25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10:26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甚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10:27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10:28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注解:人的确要这样行。但这样行的前提是先相信神,接受神的爱和神的救赎。人是做不到这样的爱的,是神先给了人这样的心和这样的能力,人才有能力回报以这样的行为。《旧约圣经》里,耶和华神也是先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然后再给他们立约,要他们爱神并爱人如己的。)

10:29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注解:基督耶稣本是犹太人,当时却在向外邦人传福音。那个律法师的意思是质疑基督耶稣,不爱本族人爱外邦人。)

10: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注解:当时从耶路撒冷出来的人,要么是文士,要么是祭司、利未人等,都是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又是剥衣服。这里应该只是通俗的含义。不过被强盗如此打劫,确实是有辱斯文,将剥衣服看着一种属灵寓意似乎也可以。在当时,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途大概不平静。用的这个“下”字,有点从“城里”到“乡下”的居高临下的意思。这是当时犹太人以居住在耶路撒冷而自豪,瞧不起外邦人时的常用词。人的罪性都很相似的,中国人也有叫外国人“夷人”的时候。神给犹太人的恩典,并不是让犹太人在他人面前显得骄傲自满,反而,是让犹太人将福音传播出去。)

(注解:犹太人看不起外邦人,强盗也对他们也不客气)

(注解:基督耶稣为了传福音,经常出入这些外邦人的危险之地,却都很平安。最后却自愿地回到耶路撒冷来上十字架为人类赎罪。你说是外邦人难救呢,还是犹太人难救呢?你说基督耶稣不爱犹太人吗?)

10:31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

(注解:祭司是在圣殿里服务的,专职为人的罪,向神献祭的人。他为什么溜掉了呢?有人猜测可能是怕麻烦,有人猜测可能是怕担风险,强盗也许还在附近嘛。但我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当时人们的神学观点有些问题。一般人会认定被强盗打的人是有罪的,就像我们说的遭了报应。遇见有罪的人嘛,最好像躲开传染病人那样躲开。当时的祭司也许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但肯定缺乏爱心。而且也有假冒为善的通病。被强盗打的人确实有罪,但神却因为自己的爱,要拯救罪人。)

10:32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注解:利未人也是专职在圣殿里服务的。绕着走的原因大概也相同。)

10:33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注解: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看不起的外邦人兼“杂种”。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在种族隔离时期的黑白混血儿。)

10: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10:35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注解:“此处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这是一句很重的话,救人真的救到了底!为此,基督耶稣上了十字架,去天国为我们做准备。并在末日来临的时候,必然会将我们应得的奖赏带给我们。西方有很多人用“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鼓励基督徒相互救助。根据一些神学解释,基督徒和教会的作用,其实只不过是相当于那帮助照顾人的店主。基督耶稣才是真正的那位比喻中的“撒玛利亚人”。)

10:36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是有血统关系的算邻舍呢?还是有爱心的算邻舍呢?)

10:37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这个律法师无法再挑剔基督耶稣为外邦人传福音了。基督耶稣还鼓励他去学习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