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战三关
作者:苦楝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52

织田次一郎接到前来支援鬼子的情报,知道孙云长带着独立团和马金龙汇合了,虽然王世疃和南湖的鬼子也紧跟而来,但狡猾的织田还是虚晃一枪,带着队伍朝西北方向**。

孙云长和马金龙发现了鬼子的企图,相互打了个招呼,带上各自的部队,紧紧咬住织田次一郎的尾巴,在他们的后边,又是王世疃和南湖的鬼子兵,也不知道谁是螳螂谁是蝉,谁是黄雀,为了防止被敌人包抄,孙云长和马金龙各在两翼派出了两队精兵,如同大鸟的翅膀,这局面,乱,乱极了。

就这样,孙云长他们一直纠缠着,打打停停,前前后后相继到了三关口。

三关口,在莲山县东九仙山西北,两侧高山延绵不断,中间一条峡谷,真是一处天然的屏障,该地东西山岩峭峻,中路盘旋崎呕,地势极为险要。“地形者,兵之助也。”险关要隘虽然不能确保战争胜利,但也往往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织田次一郎看着紧追不舍的孙云长和马金龙部,他不由的冷笑了起来,“哼哼,来吧,统统的都来吧。”

孙云长哈马金龙都是莲山人,熟悉当地地形,他们两人率军一路前赶后阻,快要接近三关了,两人一商量,把队伍一份为二,紧跟着爬行在山上的鬼子不放,他们看穿了织田次一郎的伎俩,想把独立团和**压在山底再打,这算盘打得,让人不服都不行。

就在织田次一郎带人从王世疃转向三关之际,织田给莲山城的马金彪和张少朋发了加急通讯,在无线通话中,织田次一郎要求两人率部紧急赶往三关口,在高地两侧设下埋伏。

张少朋知道孙云长带人在王世疃、南湖处设伏,可为什么织田次一郎要他们在三关处埋伏呢?而且没有一点预兆,说行动就行动,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没有办法,他来不及和王进林打个招呼,匆匆忙忙的集合起队伍,和马金彪的保安团一道,一路急行军来到了三关口。

按照织田次一郎的安排,张少朋和马金彪在刘庄外和刘庄据点的鬼子汇合了,到了三关口,他们登上了最高处,就地挖掘工事,工事还没挖完,张少朋就看到南边来了大队的人马,不时的打打停停,这就是织田次一郎带着的鬼子大队和后边紧跟不舍的国共两军。

张少朋倒吸了一口凉气啊,他这次领悟到织田次一郎的用心,织田次一郎在编织了一张很大的网,张大了口袋,等着人往里钻。

张少朋顿时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他看见了孙云长的独立团和马金龙的**紧紧咬着织田大队而来,他苦于没法通知他们,心都揪了起来。

织田次一郎远远的对着山顶打出了旗语,要他们等大队人马通过后开始行动,孙云长和马金龙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放弃追赶不行,不放弃追赶也不行,两人也顾不得商量,两军相逢勇者胜,退也是打,不退也是打,拼了。

就在织田次一郎打出旗语时,孙云长他们也发现了山上的埋伏,孙云长急忙指挥队伍,在一处山峰上停了下来,接着地形把队伍摆开了,虽然不是最高峰,但也比在山脚下挨打强。

马金龙也是同样的想法,进占了东边的一处高地,这样就想成了四个点,织田带着他的人马占据了最高峰,孙云长和马金龙摆在两翼,一路紧跟而来的鬼子则摆在了南边山下,虽然他们的地形不利,但和织田次一郎形成夹击之势,对国共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马金彪知道对面有他的大哥,这是他和大哥有一次直面交锋,说实话,他并不想和马金龙拼命,但碍于鬼子的淫威,他不得不打起精神,把队伍摆在了第一线,这也是鬼子打仗的规矩,第一线摆着的,就是这些炮灰。

织田次一郎见孙云长和马金龙都不追了,摆开了阵势,织田次一郎并不着急,他认为这次自己又十成的把握,他全力以赴,想一举歼灭国共在莲山县的主力,这次为了金印而引发的争夺,也许最终成为一场决战。

这是一场织田次一郎亲自设计,他渴望看到的战斗,形势似乎和他预计的一样,他用带着白手套的手抚摸着指挥刀,他要亲自对孙云长和马金龙喊话,“山下的人听着,停止无谓的反抗,你们进入了大日本皇军的包围圈,外面,皇军正源源不断的赶来,你们被包围了,马师长、孙团长,作为军人,我敬佩你们,作为对头,我不得不歼灭你们,最后,我奉劝你们,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吧,和皇军合作。”

“呸”几乎是同时,孙云长和马金龙狠狠呸了织田次一郎一口,两人同时抱起机枪,对着织田次一郎隐身的地方就是一梭子。

织田次一郎把指挥刀一举,“死啦死啦地,开枪。”

山上山下同时开火了,子弹噗噗的打在两军的阵地上,孙云长和马金龙分了工,马金龙的部队负责打山顶的织田次一郎,毕竟马金龙部人员比孙云长的独立团多,装备也精良,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孙云长也不会去争这个面子,他带着他的独立团,借着高地的优势,边打边朝着山下运动,他要歼灭这一股敌人,要不鬼子两面夹击,实在是危险。

张少朋处在一个微妙的地步,开枪吧,不能打自己人,不开吧,鬼子就在身边虎视眈眈的看着,他看了看自己的嫡系,暗暗使了个眼色,暗示开枪时稍微把枪口抬高了打,但火力一定要猛,不能让鬼子看出破绽来。

也许是默契吧,不过马金彪和张少朋能有这样的默契很难得,张少朋是无论国共都抬高了枪口打,马金彪则是转对独立团下黑手,对马金龙的**也是抬高了枪口。

孙云长没有理睬山上来的枪弹,他一心一意的对付着山下的敌人,马金龙很快就察觉出山上敌人的猫腻,他指挥部队枪弹对准鬼子兵,一时保安团和警备队几无伤亡,鬼子兵则是死伤惨重。

战争很残酷,但有时又有点像儿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