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出错
作者:江郁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57

再回公司,那是外婆下葬后的第二天。

外婆的仓促离世,对莫小丫是个创伤,其实每次回家,最迫切的缘故还是因为外婆,如今外婆没有了,莫小丫忽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儿一般。

其实她有父有母,但现在他们都只是小聪的父母了。

就算没有人告诉她,她也明白,是小聪的到来,才挽救了他们这个家庭,如果没有小聪,小丫,和她妈妈,根本挽不回父亲那一颗因为没有儿子,就有借口来放纵自己的心,她们的家,已经处在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境地。

小聪的到来,至少,妈妈能保住这个妻子的名份,也保住了这个家的完整,只要父亲不脱离这个家的男主人身份,其他的,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然,40岁的妈妈,既没有工作,又没有参与父亲公司的管理,那真是一个弱势的失败者。

正因为这个,妈妈几乎将所有的爱给了这个来的正是时候的弟弟,这种爱,除了母爱,还有一些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绪在里面。

而外婆,总是想圆了莫小丫这个不想面对的事情,把弟弟说成是父母给自己的礼物?

有弟弟在跟前,莫小丫不再担心妈妈的处境了,自古母凭子贵,没有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的妈妈还是依靠儿子才保全了自己的婚姻。

只有婚姻里的女人,才有安全感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妈妈为了婚姻,宁愿意做一个40岁的高龄产妇?

也许是心里有事,莫小丫在做一份很简单的劳务结算时,居然把一个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算错了。而科室领导在审核签字时,也以为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结算,所以就直接签了字,而总经理签字,只是一个程序,根本就不会再做审核。

但是,财务的宁会计,却是个最认真的老头,他总是要把所有的数据重新打一遍。结果,就发现了错误,而这个错误的发现,相当于是为公司挽回一百多万的损失呀。

宁会计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做人的机会,于是,私下里找了成本部的领导李清流。

平时这两个科室的头儿有些过节,总觉得成本部的人不能准确测算成本费用,每次到最后,财务出报表的时候,弄不清楚盈利和亏损的具体项目,而成本上的人觉得财务科的人不懂工程,更不懂市场的变化性,遇到问题,不给成本部提供其他如物资采购等部门的数据。

遇到事情,好歹就往成本部推,理由总永远是一个:财务的人只管收入和支出,其他的成本分析,都找成本部。

两个科室的科员也不好做,遇到交叉的提供数据事情,总是不能好好配合,还时不时总是被另一个科室的领导或科员揪出一些糗事来。

这次宁会计没有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公开说,而是,直接找了成本部的头儿李清流,这张结算单上有成本部高级主管程海燕的签字,当然也有李清流的签字,还有总经理的签字。

不过,最前面的一栏是制表人莫小丫的签字。

成本部的主任李清流,也是总经理助理,隐约在一次公司会议上暗示过,有人可能利用职务之便,总是接受分包商的请吃请喝,否则,总有各种理由不能及时给分包商付款,分包商虽然有气,但也不敢得罪这些现管的财神爷。

但这种状况,很影响分包商的积极性,由于资金不到位,迫使很多人员和设备不能及时到位,而技术部门就总以为成本部不给分包商结算,造成他们的资金困难,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为此,技术部和成本部也总为这些事情,难免把架打到总经理跟前。

幸亏财务部、技术部和成本部的头都是总经理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总经理也是个非常精通工程管理的人,他是从最初的技术员到项目经理再到公司总经理一步一步上来的,这左右手部下,也都是跟着自己一路实干出来的。

所以,一切都了然于胸,所以,很多时候,总经理成了一个高级协调员,很会平衡大家的纷争。

由于市场份额的不断推展,本公司的队伍建设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工程项目的增多,公司终于认识到发展一些长期合作的专业分包队伍,是一件迫切而最现实的选择。

最近一年来,不断给各级管理部门不断洗脑,不断宣讲,本公司决不是专业分包队伍的衣食父母,而是和本公司利益共存的合作关系,只有合作配合得好,才能达到共赢而互惠的效果,否则,公司将在市场发展中失去竞争力。

因此,一直提倡,要把分包商、供货商当做自己的长期合作的伙伴来培养,要求正常的业务要给及时办理,坚决杜绝推、拖、靠的毛病。

作者题外话:下一章到中午后更了,现在有事请要出去一趟,不过这一章要长点,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谅解。记得收藏和投票,以后的内容将越来越吸引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