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废长立幼
作者:琅琊烟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31

第一百六十八章废长立幼

陈家以及糜家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且也立即付出了行动,同时两家人都尝试去拉拢最重要的一颗棋子,那就是曹豹,掌控整个徐州军事力量的人。

曹豹分别接见了两家来使后,立刻召见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将情况说明后,曹豹问道:“你们说说,我该如何选择?”

话音才落立刻有人答道:“此事不必思考了,曹操才是将军最理想的选择。”

曹豹立即说道:“我也认为曹操比较好,但是心中却不知为何不愿投靠曹操。但是曹军的战力你们也看见了,曹彬只有两万人就能击败袁术十几万大军,而徐州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如此一旦选择与曹操为敌,如何才能保住徐州不失呢?”

那人立马说道:“将军不必担心,曹操用人向来赏罚分明,只要将军能够将徐州安全的交给曹操,那曹操一定会惦记将军功劳,到时候荣华富贵任凭将军享受。”

曹豹仿佛看见未来美好生活一样,真起身来着急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正当曹豹兴奋的时候,有人反驳道:“在下倒是认为将军谁都可以投靠,唯有曹操不可。”

先前赞同的人立即反驳道:“为何不可,现在世人都知道,曹操实力冠绝天下,以此来看将来夺取天下的必定是曹操,只要将军现在投靠曹操,将来一定能hún上从龙之功,如此总比窝在这小小的徐州要强上百倍。”

反对的人说道:“正因为曹操实力最强,我才不建议将军投靠曹操。你想,曹操麾下能征善战之辈何其多,一旦将军投靠曹操,那么势必会被曹操架空权利,到时候没有了军队握在手中,生杀予夺的全比还不是在曹操手中。”

曹豹忙点头说道:“此正是我担心的,但是不投靠曹操我有能投靠谁呢?难道真的想糜竺说的那样投靠刘备?”

反驳投靠曹操的人说道:“不错,正是刘备。如今路北正与袁绍争夺冀州,所缺的也正是将军这样手握重兵的人。因此只要将军投靠刘备那么势必会得到刘备的重用。”

赞同投靠曹操的人说道:“可是我们与刘备只见相隔一个兖州,即使刘备答应接收我们,那么我们有如何保证刘备会护得了我们的安全?”

反对的人说道:“徐州四战之地,即使刘备亲自到来也是无法抵挡曹操的进攻,因此我们大可前往并州,而将徐州让刘备派人前来接管,如此徐州得失便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曹豹被两人争吵的一时不耐,最后说道:“好了,你们都退下,此事容我好好想一想。”

谋士退下后,曹豹一人沉思起来。

这时候,徐州刺史府上,陶谦握着手固始之战的情报一言不发,许久之后才叹道:“袁术还真的败了,看来就是我们联合起来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啊,但是我是不会放弃的,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也要去尝试。”

想了许久之后,陶谦将两个儿子都叫来,然后说道:“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如今的行事了,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陶商首先说道:“还能怎么办,徐州四战之地,必定会引来各路诸侯的觊觎,如果我们没有守住的决心,趁早还是死了争霸的野心。”

陶商的话令陶谦十分不悦,只是陶应还未说话,于是静等着陶应回答。

陶应想了好久后说道:“父亲,我想大哥说的话虽然不中听,但是却很有道理。我们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却与青州、兖州、豫州、扬州四州接壤,可谓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而我们四州之人不是曹操这样的绝世枭雄,就是袁术这样家族背景强大的野心家,而我们徐州却只有不到十万人,如何是这些人的敌手,因此是时候选择一个可靠的人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

陶谦还未说话,陶商却说道:“说了那么多,还不是跟我一个意思。”

陶应没有反驳,而是等着陶谦的回答。

陶谦沉默许久后说道:“徐州的情况我比你们更加了解,此次结盟讨伐曹操的时候,手下的文武便意见不一,我想现在他们也都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了吧。这样想来,我陶谦是不是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陶商急道:“父亲,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们想要弃父亲而投奔他人?”

陶谦摇头叹道:“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我年事已高,已经不适合去争霸天下了。不过你们不一样,你们年轻有时间,可以慢慢的磨练,但是现在的情势却有如此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北面的张辽就会突然南下,而且据传闻,兖州已经掌握在曹操手中。”

陶应这才大叫道:“怎么可能,刘岱手中怎么说也还有四五万兵马,怎么会一声不响的就被曹操拿下。”

陶谦摇头说道:“这一点我不清楚,但是我敢肯定,兖州一定已经被曹操拿下了,这样一来曹操的领地已经连成一片,实力也更加强大了。”

陶应皱眉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必须早做决定了。”

陶谦说道:“好了,你们下去吧,我要好好一个人静思。”

陶商、陶应离开后,陶谦召来心腹说道:“我只有儿子,本以为他们都是纨绔不堪,不料二子却显lù出非比常人的武艺智慧来,如此你们看我是不是应该将刺史之位传于二子?”

谋士说道:“主公,自古立长不立幼,而且大公子虽然看起来纨绔,但是为人十分精明,主公切不可被大公子表象míhuò。”

陶谦摇了摇头说道:“我自己的儿子我还不了解吗,徐州一旦交到他的手中,不出三年我陶家便会在徐州消失,因此我是不会交给他的。”

谋士想了想说道:“既然主公造作决定,那为何还要询问我们?”

陶谦叹道:“毕竟都是我的儿子,我这样做未免有失公平,因此想问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谋士问道:“主公,不如令大公子驻守彭城,这样一来也算对得起大公子了。”

陶谦想了一下说道:“算了,还是让他去广陵吧,彭城地靠曹操地盘,我不放心他能防住曹操。”

陶谦自以为自己与心腹说话无人知晓,不料这谋士正是曹军暗间,在于陶谦一番讨论后便知道这是搅乱徐州局势的绝佳机会,因此一离开陶谦的刺史府,便将陶谦yù废长立幼的想法传播出去,顿时徐州上下议论不绝。

陶谦接到情报十分震怒,连忙将谋士叫来问道:“那日谈话只有你我,为何现在整个徐州都知道了。”

谋士一脸无辜的说道:“主公,自那日离开后我便没有出过家门,此事主公可寻任何一人给我作证。”

陶谦盯着他问道:“真的不是你?”

谋士面上镇静的说道:“还请主公相信属下。”

陶谦这才收回目光喃喃道:“难道是别人想要搅乱徐州才散播的消息,那么未免太过巧合。”

谋士立即说道:“主公,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平息议论,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徐州局势。”

陶谦一狠心说道:“明日我就宣布废长立幼,有谁敢反抗,杀无赦。”

第二天,陶谦将文武聚齐后说道:“如今天下动乱,我徐州地处中原要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徐州富庶,必定会引起各路诸侯觊觎,然而徐州易攻难守,而我也年事以高,因此yù将刺史之位传于二子陶应,望诸位尽心辅佐。”

陶商听罢立即跳出说道:“父亲,请问孩儿有什么不对的,你要如此对待我。”

陶谦说道:“你并未有什么过错,然而乱世之中你的能力不足以保护徐州,而你二弟却要比你强上不少,因此我才做出如此决定。”

陶商立马说道:“我不服,你怎么知道二弟就比我强,或许徐州在我的治理下要比在二弟的治理下强多了。”

陶谦生气道:“好了,此事我已经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准更改。”

陶商气愤的退下,旁边陶应虽然心中高兴,但是表面上却诚惶诚恐的说道:“父亲,孩儿能力有限,您还是将徐州交与大哥吧。”

听了陶应的话,陶商脸上自然留lù出高兴的神sè,不过陶谦却摆手说道:“此事不必再议,如果没事的话你们都退下吧。”

陶商与陶应退下后互相瞪了一眼,就听见陶商不yīn不阳的说道:“恭喜二弟了。”

陶应连忙抱拳说道:“大哥,此事不能怨我,我也不知道父亲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陶商等着陶应说道:“好话谁都会说,你就在这里装吧。”说完不理陶应直接转身离开。

看着陶商气氛的离开,陶应嘴角一挑冷笑道:“哼,还想跟我都,文才武略你有哪一样比我强,如此还强让父亲将刺史之位传给你,我看你是痴心妄想。”

带着兴奋的xìng情离开的陶应丝毫没有察觉,远处的陶商躲在暗处死死的盯着陶应,那眼神好像要将陶应千刀万剐一样,等到陶应消失在陶商目光中,陶商才从暗中走出,然后狠狠的说道:“你先不要得意,有你好受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