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盯梢
作者:朦胧的城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92

“定山,给洪喜大哥个信儿,让他调查一下济宁境内白莲教,也许会有所发现。”

回到客栈,和珅第一时间让吴定山给刘洪喜送去信息。

特种部队中精于潜入,刺探情报的人员,全部在刘洪喜手中。和珅怀疑杜龙跟白莲教有干系,提醒刘洪喜从这方面下手。

吴定山领命出去,心中对自己这位年轻东家越发好奇。白天的时候,白莲教大家都看到了,可是,只有和珅一人想到杜龙可能跟白莲教有关,思维之敏锐,之细致,他不得不佩服。作为一名弓箭手,吴定山一直对自己观察力感到自豪,可是,今天白莲教的信息,他确确实实漏掉了。和珅一提醒,他再一琢磨,忽然觉得大有可能。

白莲教产生于南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历史上白莲教起义次数以近百次,元,明,清三朝政府,对白莲教进行大规模镇压,但依然没有将白莲教消灭,不时有起义四处爆发,令统治者们头痛不已。

以此可以看出,白莲教最擅于隐藏,如果说杜龙在济宁消失不见,极有可能跟白莲教有关。即使跟白莲教无关,以白莲教在山东地位,说不定透过白莲教,能够查到杜龙踪迹。

……

和珅这边安排吴定山联系刘洪喜,抓紧时间调查杜龙下落。乾隆这边也没闲着,修书一封,让贴身侍卫,连夜送回京城,密旨给首席军纪大臣傅恒,让他秘密调兵,加强直隶,山东,山西,江苏等省防卫。

乾隆在密旨上没有多说,但自乾隆十一年便任首席军机大臣,至今已有十四年。作为乾隆最亲近,最信任臣子,傅恒从这封密旨中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乾隆微服出京,是国家大事,不能私自妄为,皇太后,朝中重臣都已经提前被知会,在乾隆不再期间,处理好朝廷大小事务,若有紧急无法决断事务,奏折送到山东,他亲自审批。

后世电视剧上,尽是乾隆微服私访戏码。可是,现实之中,作为一朝之主,深受儒家思想教育,想要成为旷古圣君的乾隆,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这次要不是因为实在好奇,而且里京城不远,乾隆爷绝对不会伪装微服私访。

乾隆微服私访是因为和珅,但朝中知道乾隆离开的重臣,却不知道乾隆意图,误以为乾隆此去山东,必有所图。

接到密旨,傅恒不敢怠慢,立刻联系大将军阿桂,内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刘统勋,磋商秘密调兵进驻直隶,山东事宜。

傅恒等人如何布置暂且不表,单说乾隆这边,一宿辗转难眠,吴驰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深深震撼了他,虽然知道底下官员屡有贪墨之事,只要朝政稳定,他也装作不知。可是,没想到事情已经严重到如此发指的地步。

目前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不过白银7000万两左右,而一名小小知府,三年就能搂到十万两以上,平均每年三万多辆,这种贪法,全国所有官员加起来,比整个政府一年财政收入还要多。

乾隆不愿意相信吴驰所说是真,但这句话,以及这些数字,总是在乾隆脑子里盘旋,令他无法入睡。

清朝时税收主要以脓水为主,即雍正提出的‘摊丁入亩’,按土地数量征收税收。除了农税,另外主要税收来源是盐课,关税。封建社会对工商税税收都不怎么理睬,故国家税收总值偏低。)

……

“孙儿,我们今天不去游览鱼台八景,咱们去趟沂州怎么样?”

第二天早晨,乾隆叫过和珅,说道。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也好,反正也没事,就去趟沂州吧。”

看乾隆表情,和珅知道乾陵态度坚决,主意已定,自己反对,等于枉做小人,没那必要。不过,听到乾隆选择去沂州,和珅心中不由苦笑。

沂州这个城市,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去过,也谈不上了解。他却知道那里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不是他有预知能力,而是沂州,便是前世无数战争题材电视剧中经常提到的地方——沂蒙山区。沂蒙山区有多么贫穷,根本不用亲去,想想都知道。

从鱼台到沂州府城,大约有两百多公里距离,一行人乘坐马车,中间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到达临济府城。

到达沂州府城,明显感觉到与鱼台的差距,少了一份浮华,多了几分破败与凝重。

“沂州历史悠久,周朝时期,这里曾有过几个小国,后经历春秋,秦,唐宋元明,多次战乱,朝代更替,所以变成了这幅模样……”

吴驰给众人介绍了一下沂州的历史。这里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快乐的记忆,也有不堪回首的往事。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吴驰感觉十分复杂。

行走在街上,乾隆注意到这里店铺数量比鱼台略少,街上行人也少很多,一条条很整齐,就是很冷清。

“这里似乎并没有你说的那么糟?”

虽然街上行人很少,但衣着还算整齐,除了脸色稍差,似乎并不像吴驰描述的一般糟糕。故乾隆向吴驰求证。

“李老爷子,您知道沂州面积有多大,十年前这里有多少人口,而今又剩下多少人口吗?”

吴驰惨笑着问道。

感受到吴驰心底发出的哀痛,乾隆立刻觉察到吴驰话中所指,忙说道:“愿闻其详。”

“沂州总面积约一百七十多万公顷,而济宁只不过一百一十多万公顷。虽然沂州山脉,河流,丘陵众多,但平原洼地总面积也有数万公顷,可耕种面积数十万公顷,数十年前,临济人口顶峰时期,曾达到三百多万人,而道如今,人口也经锐减到不足百万人,大部分人在失去土地之后,流离失所,去其他地方谋生去了……”

说道沂州曾经的辉煌,吴驰不由黯然神伤。

不同于其他地方,沂州其实是一个非常适合生存的地方。后世考古发现,沂州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十万年前,而且在每朝每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带,而且,这座城市还不缺乏底蕴,著名书法大师王羲之,王献之,便是出生在沂州。

就是这样一座中华文明起源之地,在历史大潮之中逐渐衰落,从辉煌衰落至今,仍为停止它继续没落的脚步。

……

虽然十年没有回到沂州,但兰山府城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吴驰大路,轻车熟路众人住进兰山府老字号客栈‘迎客来’。

在客栈中吃过午饭,众人决定分头行动,各自随意出去逛逛。

“大人,咱们似乎被什么人盯上了。”

和珅,吴定山几人漫无目的四处乱看的时候,吴定山凑到她身前,低声说道。

和珅眉头一皱,心中暗忖:是本地帮派,还是白莲教?

和珅一行人标准商人打扮,且刚刚入城没多久,对方便派人跟踪自己,有些可疑,似乎对方在怕什么。

不过,为怕打草惊蛇,和珅示意吴定山装作没看到,等回客栈再说。

和珅等人装作商人,进了几家店铺,装作考察了一下沂州商业状况,随后返回了客栈。

他们走了一路,对方跟了一路。而且,对方似乎精于此道,中间会换一些陌生面孔,以免被和珅等人发现。

回到客栈,发现乾隆,吴驰等人都已经返了回来。见到和珅,乾隆第一句话就让他大吃一惊:“我们被跟梢了。”

“我们也被跟了。”

苦笑了一声,和珅看向吴驰。这里就吴驰对沂州最了解,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吴驰摇了摇头,疑惑地说道:“我们也被跟了。跟梢之人似乎是一些生面孔,我从未见过。”

虽然离开兰山府十年了,从十四岁开始便混迹在市井之中,整个兰山府,他不敢说都认识,但至少会有些面善。可是,跟踪他们的人换了几波,有几人为了不让他起疑,还跟他打了照面。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一人让吴驰感到眼熟的面孔,他顿时生疑。

按照这几年沂州状况,都是沂州人往外迁移,鲜少有外部人往沂州迁移,而且一迁就是这么多生面孔,不符合常理。故吴驰怀疑这几年兰山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变化,似乎这里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一般。

听到吴驰与自己二人感觉相同,神色立刻变得凝重,意识到似乎自己等人不小心闯入一个漩涡之中,福祸未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