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行行都有大学问(上)
作者:朦胧的城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98

进入鱼城镇,打听了一下,乾隆,福康安驾着车,来到了鱼城镇西侧市场,夏柳,肖仁帮忙下,摆了个地摊。

将货车上货物卸下来,一边卸,夏柳,肖仁一边语言试探。从乾隆,福康安两人嘴中打听到了这些货物的用途。

问明每件物品用途,二人心中暗暗吃惊。四人虽然胆小如鼠,收集消息却是一把好手。鱼台地属直隶,离顺天府几百里距离,快马一天足矣,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内务府超级市场风光,随着南来北往货商,传到了他们耳中。乍闻眼前这些东西就是内务府超级市场内贩卖的商品,两人心中顿时打起小算盘来。

从货商嘴中,四兄弟得知,内务府超级市场内所有贩卖的物品,都是由内务府新开部门生产的。由于建设时间较短,产能有限,没有足够门路,根本就无法获得这些最新最火热的商品。很多货商乘兴来到京城,却败兴而归,因为人家告诉他,货单已经排到后年了。

就是如此难弄到的货物,眼前李姓祖孙三人,居然可以弄到好几大车,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门路。而且,这么贵重,稀少的货物,祖孙三人不带回老家,待价而沽,居然拉到小镇之上随意贩卖,令人迷惑不解同时,彰显了李姓祖孙三人的财大气粗。

夏柳,肖仁偷偷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下心中想法,没想到居然不谋而合:一动不如一静,先跟着李姓祖孙三人看看再说。

四人能够凑到一起,除了机缘,主要原因是他们命运不济,没有遇到好的机遇。而眼前祖孙三人,看破他们阴谋,将他们活擒,但却没有怎么样他们,让他们四人看到了一丝希望,而眼前这些货物,更是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故有信考察一下,李姓祖孙三人,是否值得四兄弟投靠。

……

“内务府督造,最新,最神奇,最好用的物品,大家快来看,快来买啊……”

“各位乡亲父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错过你会后悔一生……”

“清仓大甩卖,小弟等人……”

地摊初摆上,过来看热闹,看新鲜物什的人很多,但真正出手买的却不多。

一来这些物品价格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绝对不便宜。毕竟这里是济宁鱼台,而不是顺天府,京城之地,两者之间贫富差距很明显。

二来,就是乾隆,股康安,夏柳,肖仁几人,对商品真正功能,原理不精通。赌约是临时起意(只有乾隆,福康安知道赌约内容),和珅不可能有时间给他们写一份产品介绍,乾隆,福康安对于产品了解,还是源自逛内务府超级市场的时候,和珅给他们讲解内容。囫囵吞枣,原封照搬,他们根本没有吃透致谢东西根本,回答起客人提问,有些不知所云。

第三,几人都没有经商经验,尤其是乾隆,福康安,脸皮比较薄,根本拉不下脸扯开嘴叫卖。比较懂的两个人脸嫩,脸皮厚的对产品了解又有限,几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推销这些商品。

最后,源于赌约。他们比的是最后谁赚的钱多,而不是谁卖得最快。迫使他们无法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提升产品销售。

半个时辰过去了,看到满满的商品,以及荷包里轻飘飘的银两,乾隆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必输无疑。

“夏柳,肖仁,只要你们能够在日落之前将商品卖出去,每卖出去一件,我给你们一成佣金。”

乾隆毕竟经验老道,意识到自己与福康安对经商一窍不通,这样下去必输无疑,立刻转变方法,将担子压在明显比自己两人强上数倍的夏柳,肖仁二人身上。

“李老爷,您所说当真?”

闻言,夏柳,肖仁二人精神一振,不确定地问道。

已经买了半个时辰,这些商品价格他们已经非常了解,自然明白这一成佣金意味着什么。若是能够将所有商品全部卖出去,一成佣金,足够他们买几亩良田,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了。

“当然,老妇说话,一言九鼎。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价格不能降得太厉害。”

乾隆说道。

金口玉言,乾隆从不会为自己说过的话,许过的诺反悔。

“那……不知道提价可不可以?”

肖仁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小声问道。

“这些我管不着,全凭你们的本事。这些物品价格你们已经了解,若是按照这个价格卖出去,你们可以带走一成佣金,但若是超过这个价格,除了这个价格一成佣金,高出价格全部归你们二位所有。”

乾隆看着二人说道。

从二人闪烁,激动的神情上,乾隆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

“好嘞,您就等号吧。”

夏柳与肖仁对视一眼,‘嗖’地一下子,钻入了人群之中,消失不见。

“爷爷,您说这二人能办到吗?”

二人身影消失之后,福康安问道。

“不知道……”乾隆心里也没底,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暂且死马当活马医吧。”

福康安闻言,心中更加不是滋味。这次赌约,虽然是乾隆答应下来的,他心中也是跃跃欲试。

内务府超级市场好销量,让福康安以为,这些商品非常手欢迎,只要摆在那里,大家就会蜂拥而上,抢购一空。

可是,真正饰演起来,他才切实地明白,事情比他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只是半个时辰销售,他已经觉察出不对劲。这里居民对新产品热衷程度,不用质疑,但购买情况,却大出他的预料,大家都是只问不买,半个多时辰,根本没卖出几件商品。

虽然不知道和珅那边情况,福康安却知道,和珅敢确立这样赌约,证明他有绝对自信,那边状况一定比自己这边强。

想到这些,福康安心里涌起一股无力感,数日下来,连番遭受打击,福康安心中产生了一种不自信感。

可惜,俗话说的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康安所遭受的打击,并不只是这一点点,接下来更大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

“大家请让一下,让一下……”

围观人群背后传来肖仁的声音,努力挤开一道人逢,带着一名身着华丽,长相富态,大肚翩翩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地摊前面。

“白员外,这些就是内务府发明,并督造的皇家特有产品,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到,不信您可以去京城打听打听,能够拥有这些产品,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蹲下身,肖仁开始滔滔不绝地给白员外讲述这些产品的来之不易,以及拥有它提升身份象征同时,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

肖仁口才极佳,描述得活灵活现,不仅白员外,围观人群中有人被肖仁说动,冷不丁问道:“既然这些物品如此珍贵,你家老爷是如何得到?而又为何在这个地方摆摊销售,而不是拉到州府,或者南方富硕之地贩卖呢?”

“这位仁兄真是一针见血,问道点子上了。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说到这里,肖仁故意顿了顿,忽然压低了声音,低声说道:“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家老爷跟吏部尚书很熟,是通过吏部尚书搭的线,才获得了这些货物。”

“你就瞎说吧,吏部尚书,多大的官,就凭你们,甭说见他们,恐怕连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都不知道吧……”

人群中不知道说接了一句,众人顿时哈哈大笑,认为肖仁在撒谎。

肖仁脸色顿时一变,偷看了乾隆一眼。

看到局面马上就要失控,乾隆明白,是该自己出场的时候,清了清喉咙,淡淡地说道:“吏部共有满汉两位尚书,汉尚书陈宏谋,原兵部尚书署湖广总督,乾隆二十八年七月接任院吏部尚书梁诗正为吏部尚书,广西桂林人氏;满尚书为傅森,镶黄旗人氏,乾隆二十二年四月,接达勒当阿,为吏部尚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