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包饺子,男女搭配
作者:桃源村长      更新:2023-12-18 06:36      字数:2420

“毅哥,驯鹿的肉好吃吗?”回去的路上,英子好奇的询问林毅。

之所以不问她爷爷,是因为英子知道,她爷爷也不一定见过驯鹿。

长白山这边,驯鹿太罕见了。

而从此前跟林毅接触来看,英子觉得林毅是知道驯鹿的。

林毅点了点头,当然好吃。

不仅好吃,而且驯鹿可以说,浑身都是宝。

肉可以食用,鹿角是药材,鹿皮可以保暖等。

“驯鹿的鹿角也能做鹿茸吗?”英子不解的问道。

“准确来说,无论是梅花鹿,还有马鹿,驯鹿的鹿角都可以是鹿茸,但以梅花鹿鹿茸的营养价值最高。”林毅对英子说道。

所以经常会遇到用马鹿,驯鹿的鹿茸去冒充梅花鹿的鹿茸的情况。

这就要购买者擦亮眼睛不要上当了。

回到营地,有一头驯鹿伤势有些严重,眼看不能活了。

韩二爷跟众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把这头驯鹿给杀了吃肉。

一众村民虽然都有些舍不得,但也知道,这驯鹿只有这样,才能价值最大化。

等到死了,那肉就不好吃了。

英子看着关在一角的几头驯鹿,眼里满是惊艳。

驯鹿的颜值还是很高的,在鹿的家族里,可能仅次于梅花鹿吧。

尤其是驯鹿的那一对卡姿兰大眼睛,更是充满了灵动。

林毅告诉英子,驯鹿的眼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夏天的时候,它们的眼睛是金色的,而在冬天,驯鹿的眼睛则会变成他们现在看到的深蓝色。

嗯.用后世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天然美瞳。

这是因为驯鹿生活的地域,纬度都比较高,所以夏天和冬天,气候变化太大。

所以眼睛的变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照度。

不然的话,驯鹿会得雪盲症。

雪盲症,在纬度高的地方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轻微的雪盲症,自己会恢复。

如果严重的话,那是要去医院治疗的。

韩二爷他们这些老猎人,杀各种动物都是一把好手。

不一会,驯鹿便被放了血,骨肉分离。

鹿茸带回去,换钱。

肉的话,煮了一锅。

林毅觉得直接吃肉的话,有些不够过瘾,询问大家伙,想不想吃水饺。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想。

“鹿肉饺子,我以前吃过,回味无穷。”

“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鹿肉饺子了,小毅,没想到你还会包饺子?”

他们起初还不相信,但直到看着林毅从他带的包里,拿出了一小袋白面之后,整个营地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咽了咽口水,仿佛想到了饺子的美味。

“我来帮忙。”

干活的人多,很快,林毅便整了起来。

营地简易的厨房,条件就这些,但包个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缺少一些东西,比如说擀面杖啥的,也可以就地取材,制作。

鹿肉水饺,林毅吃过很多次了,后世开馆子的时候,也弄过这个,卖的还挺好的,有很多回头客,就是冲着鹿肉水饺来吃的。

吃过一次,便忘不了。

当然了,后世林毅饭店里的鹿肉,都是附近的鹿场养殖的。

养殖的鹿肉,相较于猪肉,羊肉牛肉这些要好吃,但相较于野生的鹿,又有些比不上。

主要是野生的动物,它经常处于危险中,四处奔逃,所以肉更紧致有弹性。

跟养殖的鹿,它生长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英子帮着林毅一起和面。

别看她一天到晚都不着家,在外面打猎。

但她干家里活,也还是很利索的。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年代的女孩子,还没有惯出后世那些毛病。

不是大小姐,却得了小姐病。

“毅哥,你吃过最好吃的水饺,是谁包的啊?”英子揉面的时候,询问林毅。

林毅想了想,说了声奶奶包的。

其实吧,饺子还是那个饺子,包法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说,因为有回忆加成,味道就上去了。

奶奶无论做的什么吃的,都是最美味的。

这大概就是回忆杀吧,有滤镜的。

英子鼻子一酸,听到林毅这么说,她也想念自己的奶奶了。

她父母早逝,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奶奶前些年过世了,她哭的稀里哗啦的。

感觉心里空了一块位置。

“我也想吃奶奶包的水饺了。”英子叹息一声。

林毅知道小妮子想自己奶奶了,连忙打岔,岔开了话题。

英子和面,林毅也没有闲着,在一旁把鹿肉稍微腌制了一下,然后把鹿肉剁成了肉馅,加入一些野菜,葱什么的。

这些会让鹿肉变得更香更好吃。

纯肉馅的饺子太容易腻了,吃几个就腻歪的不行。

半肉半菜的饺子才是yyds。

面和好了,林毅这边的饺子馅也剁好了。

韩二爷看着林毅和英子两个人,脸上堆满了笑容。

多般配啊这两人。

几个村民想要帮忙,被韩二爷给拉住了。

瞎凑什么热闹,没看到他们这正培养感情的嘛。

再说了,就这几个人吃饺子,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干活。

这些村民也看出了一些,纷纷恭喜起韩二爷来。

林毅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人想要给他说媒。

甚至还有外村的媒人上门。

别人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但到了林毅这里,似乎反了过来。

但也可以理解,林毅太优秀了,谁家有合适的姑娘,都想嫁给林毅。

韩二爷看到自家孙女跟林毅走的近,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他以前跟林毅的爷爷便是好朋友,也是看着林毅长大的。

知道林毅的人品。

“英子,你知道饺子是什么来的吗?”林毅跟英子包饺子的时候,也聊起了饺子本身。

英子摇了摇头,这个她还真不清楚。

于是反问林毅。

林毅告诉英子,饺子的由来,是东汉末年,神医张仲景在帮助穷人治疗耳朵冻伤时,突发奇想,将驱寒的食物用面皮包成了耳朵的形状,让人们服用,效果出奇的好,于是人们就将这种食物命名为,娇耳,随之流传天下。

后来人们将娇耳馅料改成了各种菜品,于是就变成了今天大家熟悉的饺子。

这其实跟中医的食疗息息相关。

不单单是饺子,还有很多药食同源的做法。

既好吃,又可以治病,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