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郭子仪起势!席卷河北,收复长
作者:李白才不白      更新:2024-01-04 00:45      字数:2846

第199章郭子仪起势!席卷河北,收复长安!

天幕之上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虽然郭子仪开始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但随着逐年升迁,

到了天宝八年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成为从三品的朝廷要员。

从最开始还要被哥舒翰搭救的营官,成长为了一方重将,但如果没有历史的波折,

59岁的老将,估计也止步于此!

天宝十四年时,已经身兼多职,成为一方节度使。

如果唐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那么郭子仪很可能就会止步于地方重臣这一官职。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展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大唐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唐代朔方的辖区,在今日宁夏一带,

朔方节度使的治所,即在灵武,

所以朔方军,是位在唐朝疆域的西北部,常须面临外敌入侵,因而民风强悍,

是故,朔方军是支勇敢善战的军队。

大唐命郭子仪率朔方军向东讨伐安禄山叛军,

于是郭子仪领大军进入今日的山西,准备进攻敌军的大本营──河北范阳。

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并挥军向西进攻京城长安,

唐玄宗在匆忙之中,带领了杨贵妃、诸王子和少数心腹大臣,在禁卫军保护下,向西逃亡。

到了马嵬驿,军士哗变,杀了宰相杨国忠、逼死杨贵妃,在宦官李辅国的安排下,太子带领了一部分军队向西北行进,

而唐玄宗也带领另一部分军队与大臣,直奔四川成都逃难而去。

太子李亨一行人行进的目标,便是朔方军的总部灵武,由于太子军队人数很少,军心不安,于是太子下令要郭子仪回防朔方。

郭子仪接到命令,立刻调转大军回防朔方,

当郭子仪大军回到朔方后,军威大振,太子李亨才在群臣拥戴下,登基为皇帝,

即是唐肃宗,并尊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

……

李亨尴尬不已,看着自家父皇不知道说什么,整个人战战兢兢。

李隆基轻叹了一口气,再一次看到天幕之上的结果,他也忍不住感到一阵心累。

紧握住杨玉环的手,安抚了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对着李享说道,

“无妨,此战之罪非汝之错,朕也应该反省,且再看看后续。”

“父皇…”

李亨感动不已,咱们的肃宗皇帝总算是放下心来。

……

唐肃宗检阅军队,见朔方军数十万人军威鼎盛,内心这才安定下来,便下诏让自己儿子广平王李俶,也就是日后唐代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郭子仪则为副元帅,带领大军南下,准备收复长安。

广平王虽名为大元帅,然而在战场上指挥大军冲锋陷阵的,当然是郭子仪。

不过广平王跟郭子仪日夜相处,也亲见了郭子仪的忠心勇敢,让广平王对郭子仪有深刻敬佩的印象。

广平王这个印象,对郭子仪日后能保善终,有很大关系。

然而郭子仪也深知,以当时唐中央政府能掌握的军队人数,若想打败安禄山的数十万叛军,绝非容易之事。

于是他便联络回纥,请回纥人出兵,和唐军一起进攻长安。

郭子仪长期在朔方边塞之地,和回纥的酋长们常有往来,对他们也较熟悉。

郭子仪知道,回纥人向来贪财,却没有侵略中原占领土地的野心,如果引进回纥军入兵中原,

他们虽势必也会剽掠中原百姓,使唐朝人民蒙受损失,但站在大唐立场来说,

因为回纥人没有占领唐朝土地的野心,相较于安禄山叛军侵略,

对唐朝的相对威胁性较小,两害相权取其轻,大唐也赞成郭子仪召唤回纥兵入中原的想法。

于是唐、回联军,一起进攻长安!

闰八月,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

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随从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

天幕上:

“郭中丞,李光弼来了!”

听闻李光弼来了,郭子仪当即放下碗筷,站起来,便往外面跑去。

“末将参见郭中丞!”

“你终于来了!”

“末将接到郭中丞的调令后,立刻就从河西赶来。”

“听闻叛军已至潼关!”

李光弼神色愤恨,

“安禄山禽兽也!大唐对他如此厚待,怎敢反叛!”

“此话不必再多言,圣人命我收复河北,我刚拿回云中,

现在我需要你另一支兵马,南下河东,从井陉口东进,最后收复常山郡、赵郡等,以切断叛军与范阳的联络!”

“承蒙郭中丞器重,末将粉身碎骨,也不会辜负您的!”

“好,军务紧急,你速速领一万兵马南下!”

与此同时,叛军阵营!

“什么!云中被唐军攻克了!”

史朝义脸色微微一变,“主将是何人,竟能如此快拿下云中!”

史思明神色有些冷,他说道:

“唐军主将是郭子仪。”

“郭子仪!是他!”

郭子仪名气不算太大,但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安史之乱之前,属于大唐军中二线将帅。

史朝义连忙说道:“将军,郭子仪随时会从河东发兵东进河北,我们必须尽快结束河北战事!”

“郭子仪算什么!”史思明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史思明现在的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一路杀上来,到处劫掠,大大满足了士兵的贪欲和杀欲,气势极盛。

……

天幕之上,赫然出现厚重的字幕!

【香积寺之战,古代最精锐部队的对决,能打败大唐的只有大唐自己!】

到了长安城西,郭子仪驻兵于香积寺北,澧水之东。

他的身边此时集结了十五万的精锐,主要由安西军和北庭军组成,

这群人都是边军,常年在外为大唐掠土夺地,战斗力在唐军中属于第一梯队。

其中,由李嗣业率领的陌刀队,更是震摄四海,赫赫有名。

除了安西军和北庭军,仆固怀恩还分别从阿富汗、回纥、于阗借来了五千人。

李亨准备借助山西高低的优势,进行俯冲拿下长安和洛阳之间的咽喉——河东,

随后拿下潼关,东路军堵住长安叛军的退路和洛阳叛军的援军,与西路军遥相呼应,最终一起收复长安。

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

而叛军十万驻扎在唐军北面,叛军李归仁出来挑战,唐军追击,逼近敌阵。

叛军齐攻唐军,唐军退后,被叛军击退,唐军惊乱,叛军争相夺取辎重。

都知兵马使王难得为了救其裨将,被敌军射中眉间,面皮掉下遮住双眼。

王难得拔掉箭,扯掉脸皮,血流满面,仍然向前奋击。

叛军埋伏骑兵于战场东面,想从后面袭击唐军,被唐军侦察到,

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回纥军攻击叛军伏兵,全部消灭了敌人伏兵,叛军士气衰落。

李嗣业又与回纥军杀到叛军阵后,与正面的唐军一起夹击叛军,从午时打到酉时!

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一万,

刺刀战,是最真实的用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胜利。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场西北边防军vs东北边防军的战争,都是唐帝国第一战斗梯队,都是精锐。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叛军不占优势,但装备精良,而且内部铁板一块,团结异常。

比起散装的唐军,居然更像正规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