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别样的海瑞,海青天
作者:李白才不白      更新:2023-12-12 03:31      字数:2805

第124章别样的海瑞,海青天

海瑞这一措施,很快就对改变学风起到良好效果。

鉴于他治教有方,得到了“巡按监司交章荐之”,后被授为浙江淳安县知县,从此由教坛转入政坛。

于是乎,海瑞在淳安县走马上任了!

海瑞和张居正同处一个时代,自然存在同样的弊端,百姓逃亡严重,大明的税收非常重。

一个原因是均徭太重,另一个原因,是赋税不均,有田的人纳税很少,没有田的人却纳税很多,

这是因为当地的富豪勾结当地官府,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土地转到别人户口的名下,

结果所有权依然是自己,纳税义务却转到了穷人的身上,从而达到了逃税的目的。

所以在淳安县里,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不仅是淳安县,这也是整个大明的缩影。

天幕之上,

海瑞淡淡的说道:

“富人少收税,穷人多收税,有田的少收税,无田的却多收税,大明的百姓太难了!”

他身后的衙役前恭后倨的说道,

“大人,别人都这么干!咱们还是跟随大流吧!”

“别人怎么做我管不着,在本官治下,上下官吏不可贪污,老百姓一针一线,这是本官的底线!

还有傜役民夫,非国家大事,私自动用则按市场给予补偿,不可公器私用!”

海瑞迅速的组织了全县官员,官吏,衙役进行了训话,打响了廉政第一枪!

宣布自己只拿朝廷俸禄,不拿地方的一针一线,这位廉洁的干部,取消了地方的“黑色收入”。

虽然明朝的官员工资不像网上说的那样,连饭都吃不起,不过确实很低。

取消了这些“灰色收入”,海瑞就只能粗布简衣,再难听点是吃糠咽菜。

时刻奔波在淳安县的海瑞甚至露出了菜色,可他依旧奔波在一线,不辞辛苦。

大秦。

或许是看到过张居正的惊艳表现之后,秦始皇嬴政和公子扶苏都感到有点平淡。

他们甚至在想,为什么不按照张先生的办法来呢?

公子扶苏也是尴尬的说道:

“这位海大人,似乎是一个勤勉的好官,只可惜和张先生同处一个时代,恐怕他的风头都会被盖过去了。”

秦始皇嬴政没有回话,不过却露出了认可的眼神,目前来看此人是个好官,就是不知道能力如何?

大汉。

张飞和关羽等人心思简单的多,张飞笑着说道:

“好,这海瑞是个清廉的官啊!”

“不是,此人颇具大哥的风范,惟贤惟德,有君子之风!”

关羽笑着说道,

旁边的赵云插话道,

“二哥,三哥,你们说这天幕还真奇怪,其中一个人物比较像诸葛军师,另一个人物却比较像主公,哈哈哈!”

诸葛孔明摇头笑道,

“也不尽然,这海瑞的性质跟主攻还是有些区别,还是不要过早下了结论,再看看吧!”

而诸葛孔明是刘备的心头好,刘备正色说道:

“纵使张居正千般好,万般好,都抵不过军师一根手指,你们啊,还是不要随意比较了。”

“哈哈哈!”

“大哥急了!”

……

其他几个王朝的君主和臣子们的看法大同小异,最后轮到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之上的小迷弟海瑞,他十分欣赏的看着这位小老弟,好像所有的臣子中,只有这一位在遵守着自己的规矩。

特别是当他看到海瑞上任之后,严格的按照自己的要求为官,除了自己规定的俸禄之外,他本人更是断绝了所有灰色收入。

朱元璋不由得高兴的说道:

“好,这才是咱的好臣子嘛,咱定下的俸禄可是咱经过了精心计算,为的就是杜绝贪官贪污,这人的私德比那张居正好多了!”

虽然咱老朱已经对张居正释怀,可并不代表他不是什么小心眼,

他可记得某人生活过得无比滋润,虽然死的非常悲壮,可这人可没达到他心中完美的臣子标准啊!

朱标却是弱弱的说道:

“父皇,您虽然定下了如此严苛的标准,可到头来却是贪官污吏享了福,那些清官,直臣,忠臣,却是穷困潦倒,不得好报啊!”

朱元璋眉头微皱,是的啊!海瑞。这样非常符合他心中标准的臣子却只是个举人,甚至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这才成为了县令!

而张居正,徐阶等人则是处事圆滑,懂得变通,而他们已经算得上私德有亏的大名臣了!

那另一部分更加贪婪的大臣,更加没能力的大臣呢?

这些人更是拿了钱不办事啊!

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

“标儿,咱可是定下了严苛的刑法,只要贪污超过一定数量,就要被剥皮充草,这可是咱的祖训,为何后世的大明还会如此颓废?”

马皇后瞥了一眼自家夫君,气笑道:

“这还用问,眼前的张大人不就是最大好的例子吗?”

朱元璋惊呼道,“张居正!”

“哦!原来如此!”

太子朱标也反应过来,顿时明白了母后大人的意思,他顺着马皇后的意思解释道:

“父皇,您看看张先生,不仅是我大明朝的首辅,而且是三公之首的太师!

整个大明朝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甚至他敢对着朝廷说,他乃是摄政之人!

大明朝在张先生的推动下,不仅是考成法还是一条鞭法,都实行的很完美,甚至比父皇您的政策还要好!

可是他死之后呢?不仅家人遭到迫害,变法也被全部推翻,就连大明朝都要走向灭亡,人死政息啊!”

这时的朱元璋有些失神,一语也许梦中人,他真的是久在局中,居然没想到这么浅显的道理!

是啊,他就像祖龙嬴政,活着的时候可以压着六国不敢妄动,可他死了之后,那些世家大族,那些士绅地主又怎会放弃蚕食大明根基?

“唉,张先生的法子也行不通,这个叫海瑞的清官也如此拮据,我大明该何去何从?”

朱元璋发出了一声悲叹!

天幕之上,画面继续播放:

“大人,咱们淳安县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咱们都看着心生欢喜!”

“尔等难道不埋怨本官?断了尔等的财路?”

“大人是哪里的话?以前的那些县令们哪个不是吃大头,只给小的们一些残羹剩饭,

到头来还要背负邻里乡亲的骂名,也只有大人把我们当自己人。”

“是啊,大人不仅为我们着想,甚至把后院还开垦成菜地,想着各种法子给我们增加营收,俺们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埋怨大人!”

海瑞欣慰的看着自己的手下,笑着安抚道:

“好,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本官已经着手重新丈量土地,以后咱们淳安县的老百姓该交多少税就交多少税,再也不叫别人占便宜!”

海瑞仅仅是有效杜绝了部分“潜规则”,淳安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百姓生活也较之前好了很多。

官吏和衙役们看在眼里,百姓更是看在眼里,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清的跟明镜似的。

海瑞是忠臣,是直臣,是清官!

却不是断绝人性人欲的机器,更不是一根筋跑到皇帝面前求死的叫愣头青,又或者是追求名声名贼!

海瑞不是性格孤僻,生人勿近的泥塑菩萨!

否则也不会受到百姓的拥戴,更不会成为历史上唯二的青天!

一个包青天,一个海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