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一人之下!
作者:龙鳞点点      更新:2023-12-08 02:38      字数:5219

被司徒轩然召集而来的众人。

并不清楚司徒轩然的目的是什么。

司徒轩然并没有告诉他们。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这样的时间点。

不少人的心中其实都已经有了猜测。

常宏远面色坦然。

他对于这一天,早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而且他对自己的能力也心中有数。

虽然说他一直认为自己还是有些本事的。

但随着大乾这艘庞大的战舰越发巨大。

他已经感觉到想要执掌大乾这艘巨舰的舵,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所及。

而尤其是看到其他人,也都被司徒轩然请来之后。

他就立刻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当所有人都到达之后。

司徒妲儿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司徒妲儿。

众人震惊,而后纷纷见礼。

“诸位大臣免礼,本宫只是圣君内眷,有些事情本不该插手。

但如今,本宫认为,到了不得不提的时候了。”

而后司徒轩然变色一肃。

就在他准备说话的时候,常宏远站起身来,而后开口道:

“司徒兄,便由本官来开口如何?”

常宏远并没有称呼司徒轩然的官位。

而是用了一个平常他们绝对不会使用的称呼。

司徒轩然自然也明白了常宏远的意思。

“请”

而后,司徒轩然坐下。

常宏远则开口说道:

“陛下有吞天噬地之志气。

本官随陛下崛起于微末,一步一步看着陛下,从当初那个稚嫩少年,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

这般能为,这般实力,绝非常人所及。

天下虽大。

上国虽多,可在本官的眼中,陛下之力,不虚任何存在。

而今,大乾已经到了定立上国的时候。

当初的陛下,已经成了圣君。

这大乾,自然也该变一变了。”

随着他的话。

吴用原本还有些莫名的脸色,骤然出现了变化。

“常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口气之中带着不满。

脸色有几分铁青。

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够猜得出,常宏远的意思是,让能力不足的人退位。

可他怎么可能甘心?

这么长时间。

他一直尽心竭力。

大乾不断发展,而他终于到了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

他自忖并没有耽误任何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他怎么可能甘心将自己手中的位置让出去。

能力?

他吴用。

便是没有能力的吗?

辛其物嘿嘿一笑。

“倒也是,本官也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他倒是洒脱。

“虽然本官一直想作为外交者,为大乾尽忠。

但上次去大蟒,本官却明白了。

和一般王朝打交道,倒是没有什么。

可若是和大蟒,大绒这样的上国打交道。

本官的实力,可是差的太多了。”

他有一些感慨。

“若本官有国士之力,在大蟒想要对我大乾不利的时候。

本官未必无法从大蟒之中逃离。

身为使者,出使他国,自然也同时承担了打探消息,周旋国运的职责。

可是本官……

不足啊。”

他乃是礼部尚书。

负责对外接待的诸多事宜,同时出使之事,虽然并不全权由礼部负责,但却也脱不了干系。

那一次出使,虽然说他没有什么错。

但就让他明白了实力的重要性。

左右丞相,六部尚书。

这乃是大乾最重要的官职。

在大蟒,据他所知,这些重要的官职,至少也是中三品国士之境。

甚至有上三品之境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他连国士都不是,如何与对方相谈。

恐怕在对方的气势之下,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不是不可能的。

相反。

这种可能性极大。

常宏远面带微笑。

“圣君当朝,之前老夫以资格窃居高位。

可如今,大乾也恢复正轨了。

故此,老夫明日,会请退位让贤。”

说着他看向诸葛亮。

“诸葛先生。”

常宏远并没有称呼诸葛亮的头衔。

甚至用了先生两个字。

诸葛亮站起身。

“常大人。”

常宏远略一停顿,而后开口道:

“我大乾以左为尊,这么长时间。

虽然老夫才是左丞相,可大多数事情,都是由你来处理。

诸般手段,智慧,皆让老夫叹服。

这大乾,便交给你了!”

面对坦然的常宏远。

诸葛亮郑重的躬身行礼。

“亮,并不负所托!”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并不是谦虚。

这是传承。

他需要让常宏远知道。

这担子,他扛得住!

有了常宏远开口。

其他人也就无法保持淡定了。

赵岩心中有一些慌乱。

他非常清楚。

要说德不配位。

他才是最严重的那个。

而且,他还是墙头草。

当初陛下上位,虽然他及时改换门庭。

可陛下必然是对他有些不满的。

所以在短暂思考之后,他也做出了相应的决定。

“这刑部尚书之位,本官,也该退了。”

虽然他也决定退位。

但却并没有什么可以交待的人。

反正,等他退下去之后。

总会有人上位的。

而且。

事发突然。

至少在短时间之内。

即便陛下同意他退位,他也还需要暂代。

对于这些他心里非常清楚。

吴用脸色微僵。

他不想退。

所以他闭着嘴巴没有开口。

就在这时,贾诩笑眯眯的说道:

“常大人言之有理。

老夫自觉老迈,而且才能不足,如今,正是退位的时机。”

但诸葛亮却看着他。

笑着道:

“贾大人乃国士之身,如今可以说正是壮年,何谈退位让贤。”

贾诩面色不改,瞎话张口就来。

“老夫早年体弱多病,虽然如今入了国士,但是早年的亏空却无法弥补。

这满头华发就是证据。”

诸葛亮面色平静。

别人可以退。

但贾诩。

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贾先生还是莫要多想了,亮,绝不会让先生离开的。”

听到这话。

贾诩面上叹息一声,好似并不在意。

可实际上。

心里却把诸葛亮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没有什么野心。

只是想活得滋润一些。

如今。

他身为户部尚书,就算退位,也完全能够做一个富家翁。

再不济,去一个清闲些的职位也是不错的。

可现在。

陛下那关他还没去。

诸葛亮这个混蛋就把他拦住了。

除了几人外。

卢文翰也在考虑。

他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清楚。

常大人说。

六部尚书之位。

总要有几分实力。

他已经入了国士,倒也算是符合。

不过若论能力……

他自觉,自己已经差了一些。

想到这里,他眼神稍微有些暗淡。

他想到了包拯。

此人刚正不阿,办事能力极强。

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资历。

或许……

他也该考虑退位了。

不过就在他考虑的时候。

常宏远已经继续说道:

“诸位,是否拥有这个资格,还请诸位回去细想。

若有答案,明日可由陛下圣裁。

便是退位,诸位也还请不要有什么怨言。

陛下非薄情寡义之人。”

对于这一点。

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也正是因此他才愿意退位让贤。

怀揣着一肚子的心思。

众人一个个转身离开。

常宏远倒是没走,而且诸葛亮也被留了下来。

司徒妲儿看着三人,简单聊了几句就转身离开。

接下来恐怕要谈政事了。

虽然陛下并没有说后宫不得干政。

但她却也没有干政的打算。

等司徒妲儿离开后。

常宏远喝着茶,苦笑一声道:

“你这老东西,可是让老夫有些无奈了……

原本老夫可还没准备好呢。”

司徒轩然哈哈一笑。

“难道你还打算留着不成?”

常宏远自然摇了摇头。

“留不下了,老夫的本事,自己知道,担任的其他官职,自觉还行。

可这左丞相之位,光是老夫的年纪,就有些扛不住了。

倒不如趁这个机会退下来。

若陛下觉得老夫还有些用处,便给个其他闲职。

如果无需老夫,那老夫安心颐养天年,倒也不错。”

掌管一朝政务。

虽然说位高权重,但也有相应的问题。

那不是一般的累。

也正是因此,所以周元才设定了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尚书。

就是为了能够当甩手掌柜,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一些。

若一定事必躬亲。

那他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御书房了。

常宏远说完这些话,而后看向司徒轩然。

他留下来可是有正事的。

也正是因此他才没有让诸葛亮离开。

“两位觉得,这兵部尚书之位,何人可担任?”

这可是极其重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左丞相更加重要。

兵部尚书,看似是个文职。

但却需要真正熟悉军务。

而且实力必须非凡。

毕竟,其他的大将可能出兵在外。

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导致大乾空虚。

若真有危机。

兵部尚书,可是要能解决的。

而且,不光是实力。

还要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兵部尚书之位,需要的是一个全才。

“人选其实不少。”

司徒轩然开口。

说到这里,他突然有些感慨。

“陛下着实神通广大,也不知道从哪儿寻来了这许多天赋卓越的武将。”

说着,常宏远和他的目光,同时看向诸葛亮。

要知道,这位,也是陛下寻来的啊。

可诸葛亮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给出解释。

见此,两人也不继续纠结。

要是这么容易就能够得到答案的话。

他们早就知道了。

“论军功,宇文成都将军,助陛下于危难,实力非凡。

其后更是大小战役,参加无数,军功可谓卓绝,无人可与其相比。

而且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日后定能成为我大乾擎天之柱!

政务或许差了些,但只是接触的还少。

若真要担心这个职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谓擎天之柱,指的是成为上三品国士。

“其后,岳飞岳将军。

一人镇守通天河,大魏之危,由其化解。

如今实力,也早已经达到了中三品国士之境,上三品想必也不是难事。

实力可谓非凡。

更难得的是,其处理政务的能力,显而易见。

功勋卓绝,能力不凡,同样可成此位……”

司徒轩然一连说出了两个名字。

常宏远叹了口气,说道:

“两位将军确实非凡,但吕布吕将军,单论战功,也毫不逊色,虽然处理政务可能难了些,但如果有两个不错的下属辅佐。

以其战力,我大乾国都,当无忧矣。

还有薛仁贵将军,实力同样不差,是难得一见的帅才,处理政务,自然也不在话下。

至于功勋,先不说其他,安神王一战之功,也有这个资格了。

还有陈庆之将军,关羽将军,秦琼将军……”

他不停地盘点着。

这么一看。

拥有资格成为兵部尚书的,足有十人不止。

上三品国士的潜力。

是他们在判定兵部尚书资格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但他们盘点的人。

每一个都拥有这样的资格。

其他方面也各有优劣。

诸葛亮听着两人的盘点。

“二位,为何没有考虑白起将军?”

听到诸葛亮的话。

两人哈哈一笑。

“白起将军,拥有九品之力,可谓我大乾第一个强者。

兵部尚书之位,虽然至关重要。

但这样的位置,却不该由白起将军来任。”

两人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白起。

因为白起的地位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这样的将军。

该放在边关,镇守一方。

而不是留在国都,成为一部尚书。

别说是大乾。

就算是大蟒和大绒,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大蟒最强的是安神王。

安神王镇压四方,少在国都停留。

而大绒,也是同样的情况。

可诸葛亮却笑了笑。

“这位置,由白起将军来任,再合适不过了。”

两人略有一些愕然。

不过诸葛亮却没有太多的解释。

天色已晚。

三人商议了一夜。

一直到天色开始放亮。

三人才站起身来。

诸葛亮朝两人拱了拱手。

“两位大人,亮,去也。”

随后,诸葛抖了下衣袖,转身离开。

看着诸葛亮的背影。

常宏远突然有些羡慕。

“好了,老夫也走了,今日,可还有好些要事要忙呢。”

他摇了摇头。

而后背着手离开。

在走出兵部尚书府的那一瞬,他身上不怒自威。

虽然说他已经决定让位了。

但至少现在。

他还是那个大乾左丞相!

在这大乾。

他一人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