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为妻女扫墓
作者:司马冰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77

() 星期三上午8:30左右,宋厅长用过早餐过后,准备到陆港市宁边县乡下看一看。由于此行纯属他个人的情感之旅,他就没让陆港市商务局领导陪同,只请局办公室主任随行,必要时联络协调一些事务。

宋厅长属“老三届”知青中的初中生,他当年初中刚毕业就第一批下乡锻炼,来到团部设在宁边的临安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团屯垦戍边,直至以副连长的身份被推荐到大学普通班读书,才正式离开宁边县,前后在那儿呆了七、八年时间。

在宁边县下乡几年后,当年二十多岁的宋厅长与那个年代的许多知青一样,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口号的感召下,为了体现“屯垦戍边,扎根边疆”的决心,积极与当地贫下中农相结合,不仅与连队驻地附近的一位老乡家相处得如同亲人,而且还和老乡家温柔、秀气的大女儿偷偷谈起了恋爱,不久之后还结了婚,成为知识青年中的先进典型。

遗憾的是,宋厅长的第一次短暂的婚姻因妻子意外难产、母婴双亡而结束。他上学离开以后,她们母女俩合葬的墓就一直留在了当地。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加之各种杂事应接不暇,他最近一次给她们扫墓,还是五年前在夫人陪同下前住的。

当然,他返回城市后还经历了一次很短暂的婚姻。第二任妻子是他在工厂当技术员时同厂的女工,由于他们结婚三年始终没有生育,他的前妻便以他“故意隐瞒婚史、欺骗她的感情”为由提出离婚。而他目前的夫人,一位曾离异的中学教师,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他们在他离婚一年后结的婚,两人婚后育有一子,也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孩子。

此行,宋厅长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第一任妻子母女俩扫墓;二是看望一下当年的岳父岳母。只因近年来,农村各方面变化较大,新旧公路蜿蜒交替,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的行车路线。到了宁边县后,市局办公室主任电话便通知了县商务局的局长,局长又通知了当地的乡党委书记及乡长,陪同他们一起前往。

宋厅长一行辗转来到岳父岳母家,他看到两位老人依然独自住在破旧的吊脚竹楼里,便暗自有些生气。因为,五年前他曾亲自交给老人五万元钱,让他们请人重新建一座竹楼。按当地那时的物价及行情,用那笔钱建一座像样的竹楼绰绰有余。

宋厅长他们正在楼下寒暄时,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满身酒气地摇晃过来,他便是宋厅长首任妻子的弟弟。

看到村支书、村主任、乡长、书记一班领导都在,他便说:“今天……来得……太巧了嘛,这么……多领导……来……扶贫。发不发……红包?五个……六个不多,三个……四个不少,一个……两个也要,一个……也……没有,趁早……滚……悄悄。”

现没人理他,宋厅长的妻弟又走到宋厅长面前,半醉半醒地说:“我说,这位大……哥,哦,不对……不对。我说,姐夫……来了……那么多人,搞些什……么……名堂,红包……也不发……一个,难道……是来……抓我,我……一不……偷鸡,二……不摸狗,不就是……玩两把……小麻将,有什么……大……不了嘛。”

然后,宋厅长的妻弟又接着说:“我姐……姐,当年……那么……年轻,那……么漂亮……一个人,不能白……白嫁……给……你,也……不能……白死,你……要对……老……人负责。”

看到当年老实、本份的妻弟,如今居然变成这个样子!宋厅长内心十分难受,当场被他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非常尴尬……

在场的人,谁也不方便做些什么。还是宋厅长的岳父实在忍不下去,举起拐杖便将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赶走了。

宋厅长的妻弟离开以后,他的岳母便拉着他的手哭诉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