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白忙一场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1-05-02 05:51      字数:14700

第133章 白忙一场

工作组找到古明妍约谈, 说的不光是买纺织厂土地的事儿, 更是在这基础上又提出了叠加方案, 需要盛世把这个新方案也答应了, 才能同意他们参与到土地的购买当中来。

工作组提出的提案, 其大致意思, 就是他们看中了盛世公司做的服装生意和聘婷品牌良好的发展势头, 希望盛世能够参与到纺织厂的经营中来,另外多出资一笔投资,购买获得一定比例的纺织厂股份, 就像是其他国有企业最近几年搞的那一套一样,加入外来资本进入,与工厂共同经营, 利益共享。

也就是说, 工作组要让纺织厂变成合资企业的意思。

希望盛世,能成为这个合资方, 合伙人。

工作组是看中了盛世的经营项目跟纺织厂本身的生产性质本来就有着很大可能的合作基础的缘故, 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再加上, 他们又想要为工厂引进一个强有力的资本方, 给厂子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充足的资金,带着工厂改革发展, 长远的盈利下去, 而不只是想只简单地做一锤子买卖, 用土地的价值换取固定数量的资产,勉强让整个厂子续命那么简单。

领导小组们还是看到了大厂固有的问题的, 尤其是在最近的半年内,厂里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他们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以图未来的持续发展。

这个在工作小组看来,他们这样的提案是给了古明妍和盛世公司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纺织厂的经营中来的好事儿。

但这其实对于古明妍来说,却是恰恰相反的。

她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参与到这样一个大厂里去,成为其重要股东,在当下,对于她和整个盛世的好处吗?

这一举动,势必会让她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升的同时,自家的服装品牌——聘婷的生产,还能因有纺织厂这样的原料货源的内部关系,而被降低很大的生产成本。

短期来看,这是既有助于盛世本身的发展,也能给纺织厂找到一个固定的大客户,让厂子在未来的至少五六年内,不用担心没有订单客户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纺织厂的效益自然就上来了,相应的,这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拉进了这样的一个股东进来,既不会改变多少工厂本身的制度,还算是相当稳定又安全的给自己找了个大金主。

纺织厂的领导们就再也不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担心给下面的职工发不出福利,出现让工会的人闹起来,把领导的门儿都给堵上的尴尬了。

这样的好事儿,纺织厂这边当然是十分乐意的了,并且厂里的领导以及工作组,还都相当的有信心,觉得古明妍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这个方案,毕竟这于她来说,也是好事一件不是。

是好事,但是真正好不好的,还是得交给时间来判断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像是这样不涉及到自然资源或是多么高科技的产业的工厂,势必有要让出份额给私人资本的那一天的。

这是大势所趋,不管纺织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的挣扎求存,其最后被淘汰的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终会发生的。

而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结局,古明妍才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参与进纺织厂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人和公司都在京都,自己开服装厂却要跑到南边去了,完全可以直接就按照工作组现在的想法,提出跟整个纺织厂合作经营,自己带着盛世入主工厂,拿到一定话语权,给自己牟利就是了,何苦再舍近求远呢不是。

京都的纺织厂,其性质跟南边的私人厂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古明妍能在南边说买就买人家经营不下去的工厂,整个的接手,拿着自己的设计去创建新的品牌,瞬间的打开市场挣钱。

但是对于纺织厂这样的国家集体性质的大企业,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轻易触碰的。

毕竟涉及到这样的事,就不是钱能帮她解决所有问题的了,后续的事情还有不少麻烦呢。

在古明妍看来,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还有好几万职工的大工厂,其实越到最后,其本身不管是厂房、机器还是工人的价值,都已经是微乎其微的了,甚至这些还会成为企业的大包袱,拖着它无法前进。

这样的工厂到了最后,其所剩余的最大价值,便是它自身所有的那片土地了,那才是个金娃娃,值钱的紧呢。

古明妍并不觉得自己早早地知道京都的地价会涨,就把主意打到了纺织厂的那片地上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大家都是商人嘛,必然就是逐利的。

只要是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正常操作,这些都不算是错。

就是没有了她掌握这个先机,也还是会有其他人或早或晚地看出这里面的门道,然后下手的。

资本嘛,从来都是精明无比的,它们比谁都懂得,从哪里能挖出宝藏来。

那么原本就只想要最值钱的土地而并不想要参与纺织厂的具体生产经营,从而让自己日后被那上万下岗职工的善后问题拖累的古明妍,现在在面对工作组的约谈,邀请她的加入的时候,便是真真正正地被为难住了。

对方毕竟是代表着政府和工人的,古明妍就是自己再聪明再有背景,也不能指望着人家退步,全然地随她的意,按着她的想法行事吧。

她还没有自大到那个份儿上呢。

这件事的转折,也算是叫古明妍这穿越后二十多年顺风顺水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有自己想要但没办法实现的事了。

毕竟,工作组都把话说成这样了,她要是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案,那么很可能这竞标的事儿就这么黄了。

她筹划了大半年的土地,也就再也不会跟她有什么关系了,人家大可找别的更多的有实力的商人,去参与进来,相信他们还是能找得到的。

古明妍跟工作组的人开完了会,没有直接给出回复,只说了自己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考虑后才能给出答复,便带着她手下的盛世经理和两个助理,离开了纺织厂的会议室。

回到盛世现在在京都的临时办公室——古明妍后来又购买的,在她名下的一幢五层办公楼,她便开始就今天纺织厂的新提案,跟员工们开起了会议,商讨起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来。

会议室里,大家都思考了一会儿,各自组织了一下语言,那位古明妍通过京大教授们认识的,考察过后觉得他能力还不错,被她直接吸纳进公司,经过半年的考核期后被正式任命为经理的林天启,便率先代表大家开了口——

“老板,我觉得咱们的目标虽是要拿下纺织厂的那块儿地,但是如果再添点钱就能拿到厂子的股份,成为纺织厂的股东,倒也不是多为难的事儿。

到时候,咱们就能拿到最低价格的布料了,货源还稳定,对咱们南边的工厂也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同意工作组的提案是有好处的,您说呢?”

林天启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错,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明显好处,他想按照工作组给出的提议走,也不算是错的。

只不过,古明妍当然还是有别的考虑的。

对自己的员工,她自然是能够说得深一些的,也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有所犹豫——

“你说的道理我怎么会不理解呢?

只不过,现在看上去是双赢的局面,其实以后会变得怎样,还很难说。”

“不说别的,就只从大趋势上来看,我觉得这大纺织厂总会有破产倒闭的那一天的。

你们也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那儿摆着呢,现在也有那么多工厂做出了例子了,纺织厂也不是多特别的地方,没道理人家都倒了,它还能一直坚、挺着吧。”

“那么,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如果只是按照原计划购买了厂子土地的使用权的话,那么以后等到厂子不行了的时候,再怎么样也不会牵扯到我们身上,他们的厂房员工的,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开发自己的土地就行了。

对于京都的地价,大家心里都有数,那只会涨到没边儿,万万是不会亏的,这也是我最初的计划。”

“但是,如果要按照今天工作组的提案,把我们盛世也拉进纺织厂的利益共同体里去,那这情况可就又不一样了。”

“短期看来,我们两家都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是个共赢的局面。”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我们的加入并不能改变厂子里思想制度陈旧,工人不思进取的现实局面,他们甚至还可能因此而觉得有了靠山,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那些落后的布料卖不出去,而更加的墨守成规,不求上进和改革起来。”

“那么,这最后的结果,也都还是一个死而已。”

“而且,我作为聘婷的创始人,也不会想用这样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原材料生产我们的服装,这无异于砸自己的牌子。”

“那么如此一来,至多也就是不到五年的共赢期,接下来很可能两边就都无利可图了,反倒有极大可能产生矛盾,互相拖累。”

“那么到时候,人家厂子是国有的、集体的,政府管的有限,领导们再纷纷退了,剩下的就只有我们这冤大头了,得管着整个厂子好几万人的吃喝养老,这绝对不会是一笔小数目的资金消耗就能解决了的。”

“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不管还真的不行。

这天子脚下的,老百姓万一出点儿啥问题,人家告咱们不给活路了,那这指定就是我们的锅了。

要是咱们再倒霉的被哪些上位者给挂上号记住了,那咱也就别想再在国内混了,干什么都得有人给咱使绊子你们信不信?”

“我把话就撂这儿了,你们都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古明妍的一番话,说到了大趋势,提出了很大可能会在未来出现的情况,以及,在那个时候,自家可能会面临的巨大风险。

这番话也让在场的一众精英们,纷纷陷入了沉思。

古明妍自己其实也是头疼呢,她不想让自己的企业在最开始就背上注定会变得越来越沉重的包袱,且这个包袱还有可能让她和盛世的名字背上骂名,所以她一点也不想沾染这里面的事儿。

但是,她也同样不甘心,自己策划了这么久的项目,最后会就这么泡汤了。

虽然,她比谁都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选择全身而退及时止损,哪怕现在的地价再低,哪怕这是她筹划已久的大饼,但里面掺了隐形毒药了,该舍还是得舍。

原本是想用这块儿地作为自己囤地向地产行业进军的起点的,但是现在,古明妍却有些想要退缩了。

在明知前路有坑的情况下,她还是想走更安全的路的。

而且,这次就算是失败放弃了,也不意味着她就不能再进入地产行业了。

现在才是八十年代后期呢,真正开出地产之花的时代还没完全到来。

等到以后时机成熟了,只要她的资本充足,何愁拿不到地皮呢?

她现在觉得可惜,也不过就是自己太心急了,想要在地价低的时候抄底罢了,其实还是太贪心的缘故,合该用这次的机会,让自己长个教训才是。

古明妍这时候已经想好要退了,但是底下的员工们,都还不知道她这个大老板的意思,全都在为这件事出谋划策着,很是焦急的模样。

古明妍也没有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不管她会不会用到他们的方案,但是让底下的人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做出应对计划总是好的。

他们跟着自己以来,一向也是顺风顺水,在商场上几乎没有遇上过什么阻力的。

这次的小小阻碍,刚好也能让大家都清醒过来,认识到做生意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事,就是实力再强大,天时地利人和有一项拖后腿的时候,你就是再怎么争取,也不一定就会成功。

懂得进退,方才是能走的更远更高的必要条件。

古明妍在会上给了众人五天的时间,叫他们对此事各自进行调查分析,最后给她做报告,到时候再决定,他们要怎么答复工作组那边。

而古明妍自己呢,却是在心里自己先下定了决心,要舍掉这次机会后,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一下子就没了这段时间以来被买地这事儿支配的那种紧迫感,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

能通过这件事有所顿悟,古明妍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起码这是在她的起步阶段,就用这样相对温和,且整个过程除了自己的谋划之外,什么都没亏损的方式,提醒了自己,她不是万能的,世界不是围着她一个人转的,即便是计划的再好的事,也还是有失败的可能的,切不可过分骄傲自满,现实会教你做人的。

虽然跟公司里的人还没有说明她的最终决定,但是等到古明妍回到家里,面对本就十分关心她买地一事的老爸古建国和老公楚印辰的时候,她就没什么必要再隐瞒,非得等到一周之后,再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了。

古明妍把自己决定放弃投标购买纺织厂土地的决定和原因一说后,楚印辰和古建国两人,都相当有志一同的,觉得古明妍这次是受了大委屈了,纷纷地开始想办法,看他们能有什么人脉或是别的路子,能帮他们家妍妍把她想要的东西拿回来,不想叫她想了半年多的计划,就这么白白的落空了。

两个对自己这辈子来说最最重要的男人,如此的为她着想,看不得她有一点点的不如意,想尽办法就想要让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样子,古明妍看着,真心觉得,一块儿地皮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是值钱,也敌不过她有这样好的亲人、爱人,他们对她来说,比什么都珍贵,意义非凡。

好不容易说了一大堆诸如做生意总是有得有失的道理,安抚下了两个为她抱不平的大男人激动的情绪,可是把古明妍给累了个好歹,愣是给自己灌了整整两大杯水,才缓解了说话说得口干舌燥的嗓子。

这两个人哪个都不是什么好说服的,尤其是遇上跟她有关的事了,都固执的不行。

古明妍有时候都没办法改变他们的想法,算是她生活中一点小小的烦恼吧。

原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就算是摆平了,回头只要再跟工作组那边回应一下,好好的善后一番,她就可以顺利地退出竞标,自己去发展其他项目的古明妍,却是不知道,她自己心里不在意的事,她老爸和老公到底还是放在心上过不去了。

古建国同志听女儿说了一大通的道理,也明白,这次就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人家工作组考虑的也没有错,短期内确实是双赢的事儿,只不过是自家闺女儿看到了里面的风险,不想再继续了而已,不能把责任怪到谁的身上。

但就是这样,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还是很不爽很不爽——这件事从能够被提起再到后面的成型,都是他和闺女儿努力的结果,却是不想,最后可能是让妍妍白忙一场,什么都得不到。

古建国不爽了,但他的理智却也还在告诉着他,这事儿不是谁的错,他并不能找人家给他女儿出气去。

但你要是认为古建国同志会就此就放下这件事了,那于他这个女儿奴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古建国后来做出的决定,有些出乎古明妍的预料,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她想着自己日后的计划,便也就没有多加阻拦父亲的决定了。

古建国决定干嘛呢?

他决定要提前从纺织厂退休,不再为那个破厂子呕心沥血的操心了。

没错,古建国同志要撂挑子不干了。

虽然知道事情不是谁的锅,但要让他在这样的结果后,还依然跟个老黄牛似的在那个厂子里拖着一大群不思进取不知变革的拖油瓶们累死累活,他心里还是相当不乐意的。

原本有他在纺织厂里带着一群还算有进取心的职工全国各地的给厂里拉订单,加上跟宁氏企业的私人关系而每年都能给厂子里带来的大批利润,都是这么多年下来纺织厂还没倒的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嘛,不得不说,古建国同志有些心累了,他觉得自己再也拉不动,也不怎么想要继续再拉这艘破船了。

说起来,京都的这家工厂,原本他就是中途加入的,刚开始被各种歧视排挤不说,后来就是升任了副厂长,他过得也不是就全然顺心的。

直到了那会儿了,都还是有那起子明明睁着眼,却不愿承认他为厂子做了那么多贡献的红眼儿病,拿着因为他拉来的订单才能让他们定时定点的拿到的工资,却还是在背后嚼他的舌根,说他升职太快,一个半路调来的,竟然越过了那么多老职工去,还敢占着副厂长的位子,说他不配云云的。

古建国是个大度的人,不计较这些风言风语,也从不抱怨自己这么多年看似晋升飞快,但实际上却是连套福利房都没给他分的实际待遇,却是在女儿这个事儿发生后,彻底地不想再带着这帮不识好歹的玩意儿玩儿了。

早先闺女儿还劝他呢,让他不要那么劳心劳力,这大环境谁都抵不过,就是他这个副厂长累死,这厂子该倒它还是会倒的,又何必天天为了那些脑子不清明的人做那么多呢,况且人家还不一定能记你的好。

如果说古明妍是后世穿来的,本身骨子里就带着利己和自私,三观里大概就全是充斥着做人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只要不害人违法,优秀聪明的人本来就能获得更多的想法的话,那么生在新华国,长在红旗下的古建国他们这代人,还是在骨子里就很有些平均主义、奉献精神在的。

在他看来,自己当领导了,那势必就要带着职工把厂子建设的更好,让大家都有饱饭吃。

而至于他自己,能不能得到与他的贡献匹配的应有待遇,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都不是最重要的。

古建国年轻的那会儿,还因为自己本身职位不高,并不用他关心太多领导需要操心的事儿,在这方面没有太注重的。

加上那会儿大环境不好,想让妻儿有好的生活条件,他就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自己的小家谋划上。

于是,他便趁着机会,又是倒腾着倒买倒卖的,又是存古董玉石的,都是为了小家的资本积累和儿女们的未来着想,做出的种种努力。

而等到他调来了京都,在大部分儿女都考上了大学,眼看着孩子们的未来一片光明的时候,又有他家闺女儿展示出来的赚钱天赋,再加上老丈人的突然出现,还给了他妻子一大笔天文数字般的财产赠与后,古建国便再也不用担心家里钱财的问题了。

只他自己之前的那些积累加上妻女所掌握的财富,他们家就可以说这辈子在金钱上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在京都纺织厂工作的古建国,便开始把他的重心,放到了为广大职工谋利上来了。

他更多的开始考虑更大部分人的利益,奉献自己的能力,把精力都放在了希望更多的人都能过得好上面了。

古建国有这样从专注小家到考虑大家的转变,跟他本身的经济基础足够好有关。

但是这本也就是正常的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从来都是要先齐家,古建国他不管是前期为了小家不断地奋斗,让他的妻儿们都过上了在那个年月不比任何人差的好日子,还是后来在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以后,一心扑在事业上,想着整个纺织厂的前途问题,他都是问心无愧的,且都做到了他能尽到的一切努力。

这样的他,耗尽了心力,现在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也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事了。

古建国做好了决定,为了不让女儿为他的事有包袱和压力,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全家人知道。

他只是跟妻子宁荣薇商量了一番,得到妻子的同意和理解之后,就自己去厂里办好了一切提前退休的手续,回了家后,这才跟家里人宣布的。

对于古建国的这个决定,其实大家都不怎么意外。

虽然他现在在纺织厂的职位确实是不低,但明显近几年他越做越不开心了。

平时压力大不说,还明显没落着啥好,现在他提前退了,家里人都还是很支持的——

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他一个顶梁柱也辛苦这么多年了,合该好好的歇歇才是。

古明妍虽然是事情敲定后才知道老爸的决定的,但是她也明白,老爸这么做,当然是跟她的事分不开关系的。

当时她只是想到了老爸会为她可惜不平,却不知道老古同志这么的干脆,竟然直接提前退休了。

只父女俩说话的时候,古明妍没多问老爸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既然父亲都已经这么做了,那现在再来问原因,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她现在关心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老爸有没有受气的问题——

“您去办提前退,人家大领导就那么容易放您走了?”

“您可是厂里的支柱啊,他们能不明白您走了之后厂里损失可就大了啊?”

说起这个,古建国还气呢。

他也是这次回去办手续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厂里的几个领导之所以那么轻易的就答应放他走,那是人家几个不知被外面的哪个大老板给“勾搭”上了,最近也在关注纺织厂的那片地呢。

据说,这位老板现在已经通过厂领导的关系,联络到了工作组的人,并表示愿意接受工作组的方案,拿地的同时,多出资购买厂里的股份,两家共同经营来着。

这位据说有点什么背景的姓邹的商人,算是突然出现的。

他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纺织厂这边最近正在谈合资的事儿,就给了厂里的几位领导好处,让他也参与了进来。

若不是古明妍这边早就打算要退了,那这人无疑就是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了。

因为古建国和古明妍的关系,厂里的人,尤其是那些拿了这位邹姓商人好处的人,自然是不希望因为古建国的存在,而将这次的合作机会给了盛世的。

因此,当古建国主动提出要提前退休的时候,这些被人家许了好处的领导,也就都没多想古建国为什么要在这个当口退,以及他退了之后会给厂子里带来的损失。

人几个领导直接大手一挥的就给古建国的申请上批复了同意,而且,还假模假样的说看在古建国同志多年来劳苦功高的份儿上,开了次员工大会,通过大家的表决,给了古建国一个优待,让他退休后能享受厂里厂长级别的退休待遇不说,就连那个被一拖再拖,古建国不得不看着大领导眼色一让再让的福利房,也到底还是给他分了下来。

在这些领导们看来,反正房子也不是他们的,能用这样不花钱的方式,给自己做人情,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在纺织厂和工作组都不知道古明妍的盛世已经决定退出本次合作的情况下,因为一部分领导被旁人给“腐化”了,只短视地看到了他们眼跟前利益的缘故,倒是让古建国给捡了个漏子,不但不用多费口舌说服厂里同意他提前退休,还给自己得了个最高级别的退休待遇,连福利房都多得了一套,简直不要太爽。

古明妍觉得老爸的这一步棋走的好,好处多多爽歪歪,古建国却是气的不行,觉得自家闺女儿要人有人要资本有资本的,明明有他这个老爸作为内部人员,但却从来没动过什么歪脑筋,有意向那也是早早的计划好了,不走一点儿捷径的,却是没想到,妍妍得到的结果是一场空不算,还被那邹姓小人和那群无脑的领导一顿暗箱操作抢了先。

这是自家早有退意了,不然的话,到时候还真说不准那个姓邹的还有什么手段能使到他闺女儿头上呢。

古明妍对此倒是无所谓。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这些纷争。

别管人家的操作上不上得了台面,人家有本事得到这样的内部消息,那估计也不是一般人,反正他们都已经打算要退了,又何苦再为这些生气呢,没得坏了自己的好心情。

“爸爸,您就别为妍妍生气了。”

“要我说啊,您现在真是退的好了。

退了以后无事一身轻,您就能好好的在家休息休息。

回头想去哪儿玩儿就去哪儿,我给您出钱,您就是想出国玩儿都没问题,这样多好。”

“咱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跟那帮人计较什么,反正咱也没吃亏不是。”

“再说了,您就是现在不退,我也还想着什么时候劝您呢。

我这公司下半年又要启动新项目了,现在人手还不足,您回头休息够了就去给我帮忙去,保准待遇比那破厂子好多了,还不叫您受气,工作还有意思,您看成吗?”

古建国听女儿这么说,心里自是熨帖无比的。

他知道,闺女儿这是怕他猛然退休后会不适应,这才又说让他去旅游又说是公司需要他的。

闺女儿想要告诉他的意思也很明白,他不是一个无用的人,即便是不在厂里工作了,也还有别的价值呢。

不过他到底是没多把古明妍的话当真的。

在古建国看来,他闺女儿手底下的那些经理职员的,都是高学历出身,个个能力超强,哪个不比他这个一辈子只待在工厂里的“老年人”强多了啊。

就是闺女儿真有新的项目要拓展,也是不会有用到他的地方的。

孩子这么说,也只是想让他心里能好受点罢了,他倒也不必太过当真。

古建国没当真,却是不知道,他闺女儿古明妍其实是认真的。

在土地购买计划流产之后,古明妍并不打算止步不前。

现在她的服装品牌发展的很好,又有足够的资本,是有想要往别的行业进军的心的。

她是想有朝一日把盛世做成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领域的大集团的,自然是要不断尝试各种能赚钱的行当,早点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了。

而她对父亲说的那些,希望他能来给自己帮忙,也不是什么玩笑的话。

古建国同志这样有人脉有脑子,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且还有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进取精神,这样的人才,又是她最最能够交托信任的老爸,她当然是想要老爸能来助她一臂之力的。

若是老爸参与了进来,在她的公司里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就能为她考虑不到、管理不到的地方做补充了。

这样,她便能够更加轻松地去开拓事业的版图,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有了要用父亲的心,但古明妍一时也并没有完全想好要给古建国同志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岗位。

不过这个现在也还不急,先叫父亲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等到他老人家歇够了,身体发痒精神空虚着想要再做点儿什么的时候,她再把父亲叫进公司也就是了,现在还不必太过着急此事。

古明妍现在需要做的,除了眼看着一周的考虑时间过去,马上就要给人家工作组答复了之外,就是安抚自家老公,那个听说了她买地不成之后,就一直在各方打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她扭转局势的男人了。

工作组那边还好说,古明妍回了趟公司,检查了一番她之前给员工们留下的“作业”,在看到他们几乎全都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做出了放弃现在购买纺织厂土地使用权的结论之后,很是满意自家员工们能力的古明妍,便带着大部队,去了跟工作组约定好的会议室,把盛世决定退出此次竞标的决定告诉了对方。

古明妍也不是傻的,当然知道怎样用不会得罪人的方式,婉转地表达自己拒绝的意思。

更何况,她知道现在那个邹姓商人,也已经通过厂领导跟工作组的人搭上了边儿了。

古明妍不能确定工作组的人有没有同样接受邹家公司的好处,也盼着这件事最后花落别家。

不过,她还是得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才是。

她跟工作组的人说了说盛世才刚起步,资金不足以支撑除了买地之外的其他更多投资的话后,便以此为借口,顺利地表明了自己想要退出的意愿。

让古明妍很满意的是,也许是邹家的公司真的在背后有所动作的缘故吧,她在跟工作组汇报完自己的决定之后,便遇上了跟自家老爸去请辞时一样的待遇——

对方非但没有因为她的中途退出而生气,还一副惊喜于她竟能这样识趣地主动退出的样子。

一看,古明妍就知道,这里面绝对有别的猫腻了。

古明妍很庆幸自己这次的决定,保全了自己不用沾惹上麻烦不说,还避免了未来可能有的大包袱大负担。

但是,即便她并没有亏损什么,她却也还是想知道,这个中途杀出来的程咬金——邹姓商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只不过这个问题嘛,就只能由楚印辰同学来给她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