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江湖多风波,斗鸡亦为雄
作者:沉默如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83

老花农陆经纶肯定地说,十样锦没有解读的疗效,这种花虽然颇具观赏性,堪称花中珍品,但与解毒毫无瓜葛。。

归妹听了,最后一根稻草折断了,她紧闭嘴唇,足下一软,身子摇晃了一下,她扶着灶台面,嘴唇咬出了血来,一是她是恨自己随师伯杨露禅闯荡多年,竟然中了别人的圈套,二来菡萏命在旦夕,徒劳无功,回去后怎么面对老爷呢?

潜龙湖上,徐鸿儒与己对座的场景又浮现在心头,归妹不禁痛楚地合上了眼帘,马上她又振奋精神,想这是什么时候,那有功夫伤感呢?大沼府尹蓬伯玉也插手此事,看来对于老爷的追杀,京城宫中已和地方官形成合围之势,自己离开徐宅,菡萏又昏迷不醒,如果外敌入侵,唯独管家翟巽可以支撑一二,从子母柳到潜龙湖,从潜龙湖到秋水观,再来到这里桑篱园,莫非中了对手的调虎离山之计?想到这里,归妹想插翅回归子母柳,看看究竟,但眼前的事情未了,陆老爷子牵连受累其中,躺在柴火垛里,奄奄一息,如果不是使用点**的法子抢救,大概已经命归他处了。自己一走了之,于情何堪?

事到如此,归妹也只好说些宽慰的话:陆老先生,真是抱歉,本来是我们子母柳和官方的恩怨,却把你老人家牵连其中,害得您也中了毒。

陆经纶不置可否,招呼孙子说:根儿,到我的卧室,床下有一个小橱柜。这是钥匙——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串钥匙:拿这个长的铜钥匙打开柜子,里面有一罐浮龙春。你去把酒取来。

那男孩叫陆小根,撅着嘴说:你还喝呀,爷爷!

陆经纶一瞪眼,小根子不敢违抗跑出去。见孙子离去,陆经纶对归妹断断续续地说,不怪你,你不必自责。你不来,他们也要杀我的。这些年很多人都眼红陆氏的独门养花绝艺。上个月,大沼府来人,张口要花谱,我说没有,他们又要我培植楼台牡丹,我没听号令,听说是触了权贵的霉头。所以,下毒也好,抓人也好,是早晚的事情。幸亏你来了,要不我的孙子和我这个糟老头子一块儿遭殃。

陆小跟提着一罐酒来了。陆经纶说:这罐酒好啊,放了七十个年头,还是你奶奶嫁给我时带来的,趁着我还有**气儿,放量一喝,也是一件大快事!说罢,陆经纶拔开酒塞,咕咚咚一鼓作气喝了半罐浮龙春。老爷子满足地抹了抹嘴唇,悠悠地说: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来,根儿,爷爷给你说,你爹爹和你叔叔都喜欢那些洋机械,还说要闹什么革命,不愿意跟着爷爷种花植草的,嚷闹着这没有出息。

根儿,你记住这种花养草,可以安身立命,没有什么丢人的。爷爷一辈子中不得举,当不了官儿,不是照样乐呵呵地过了八十多年?我这辈子值啊,远离是非,不和自己不欢喜的人打交道,在花圃里清清静静几十载,没有了怨憎会之苦,皇帝老儿的后宫不过是粉黛三千,可我陆某人一生赏花无数,寒暑不辍,饱看牡丹的国色天香,也不输于九五至尊啊。

很多人都问爷爷,你们陆家肯定有养花秘籍,要不然花开得咋这么好看?今天,爷爷告诉根儿,没有什么秘籍,真的没有什么传世的花谱,根儿,只要你的心底天天都绽开一朵花儿,那么无论养什么花都好闻都好看。根儿,爷爷死后,你把爷爷埋在桑篱园里那种墨牡丹下面。爷爷培植一百多种花色的牡丹,但最喜欢这株墨牡丹。

说罢,陆经纶又吐出了几口血,他抓了孙子的手,微弱地说:根儿,我要见你奶奶去了,你奶奶又要管我,不让我喝酒了,你说爷爷听奶奶的劝吗?

根儿泣不成声,陆经纶的手渐渐僵了,陆小根越发痛哭,一旁的归妹也忍不住落泪,想陆老爷子虽然不得善终,但一生磊落,此生倒也无悔。

哭了多时,陆小根一抹眼泪,倔强地站起来,向归妹说:麻烦阿姨搭个手,帮俺把爷爷葬了。两人取来铁锹,寻来一块木板,抬着陆老爷子去桑篱园,在那株墨牡丹下,刨了一个深坑,此时,乡人传讯,陆小根的娘和婶子头罩白纱奔来,一恸而倾。

午时,料理完毕,归妹辞别陆家,陆小根跟随到屯子口,看着归妹渐行渐远,最后他张望不着,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楝子树,骑在树杈上,看着归妹的背影成了一个黑点。陆小根双手拢成喇叭状喊:阿姨,你还来桑篱园吗?

呼喊借着风势传出去很远,陆小根看见黑点停住了,仿佛回头和自己挥了挥手,倏忽不见了。

按照陆小根的指点,不必从水路,抄近路走一个古城墙,人烟稀少,可以施展陆地飞行术,只是中途要经过一个集市,名曰凤头李。过了凤头李,正是子母柳背靠的齐物大山。凭归妹的功夫,可以凭借飞爪链锁,攀援齐物山,直接到了子母柳。

古城墙果然人迹罕至,冬天正是农闲时节,静悄悄的,时光的水不在湍急,仿佛只是潺潺涓涓。两边都是几十年的杨树,一路风吹杨林,古城墙约有十余里,两边全是大片的田地,间歇有果园,成群的黑乌鸦栖息。归妹心中憋闷,胸膛汹涌,喉咙一开,长啸一声,那喜鹊久不听声响,忽然从田野陇头惊飞,盘旋良久,先是一只见无恙,试探着落地,之后一只只次第飞回。再呼啸,只有几只惊起,勇敢的,竟然跳跳地朝归妹而来。不过,归妹无心流连,脚下越发用功,飞驰电掣般地行进。

不料,到了凤头李,偏偏是大集,男女老人,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归妹只好放慢了脚步,穿梭其中,见一苍然老者背负一孩童买蒜头,那老者脸庞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弯腰与小摊主讨价还价,那孩童曝于日光下,甜甜睡去了。乡下的集市,这里面有世俗的热闹。原来,凡好东西都是家常的。

忽听得前面一片喧闹,观者如堵,喝彩声此起彼伏,偌大的一个圆形的斗鸡台挡住了去路,今天逢集正是凤头李的中原斗鸡大赛。

中原始于春秋,传承于唐宋,盛于明清,每年冬闲,乡人都要举办斗鸡大赛。清末时期,,斗鸡训技多以师徒相传,同养一窝鸡,称之为“一罩”。罩分三层含义:一色的鸡称为一罩;同血缘的鸡为一罩;一派别的为一罩。斗鸡属玩赏性珍稀品种。优良斗鸡,鸡身须长。胸脯须挺,喙须勾尖,鸡冠须厚。毛羽须薄,眼睛须凹,双爪须利。远观斗鸡,凡鹰喙鹅颈鹤腿驼身者,当为鸡中斗士。斗士们的饮食非同—般,平日喂食玉米、高粱、田螺、白蚁、糙米,上战场时还要加顿小灶。你猜它吃什么?吃牛肉!

俗话说,两军对垒勇者胜。争斗需要雄性,需要荷尔蒙,需要杀气和—颗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信心。所以,锤炼昂扬的斗志是训练斗鸡的重要课程。咋样训练?一跑二追三厮杀。每日餐后赶出斗鸡溜达溜达.否则温饱之后,就思酣睡。那样只有天天长膘,不出半旬,鸡身便臃肿不堪,哪里还上得了战场?

多运动才能出线条,鸡也一样。放鸡空旷处,两人一东一西,东者呼啸追赶,西者围拦堵截,斗鸡如临大敌,四处逃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天处在风声鹤唳的环境中,一只只斗鸡如鹰似鸽,矫健灵敏。试问这中原斗鸡之性怎不嗜杀?这训练斗性,也大有文章。就餐处,置一镜面,斗鸡—瞧,误以为他鸡与己争食,立马上前。与镜中鸡厮杀,一爪两爪便可戳破镜面。

午后正值热闹处,经过一个上午的厮杀,两只斗鸡最终脱颖而出,正在争夺斗鸡之王的美誉。

最后的两位选手一为“拼命三郎”,一为“黄旋风”。两鸡斗前,首先体检。—位老者登上斗鸡台,分别展开两只斗鸡翅膀闻闻嗅嗅,这是查看斗鸡是否违禁。据说,斗鸡翅膀下如撒有胡椒粉,异味令对方斗鸡怯战。这可不利于公平竞争。

江湖多风波,斗鸡亦为雄。这是一场斗鸡之间的短兵相接。这斗鸡厮杀有两忌:吃得太饱不斗,级别不同不斗。吃得太饱,一者打斗时容易被啄坏嗉囊。二者食饱后体重增大,不易闪转腾挪。级别之分,很好理解。一只六斤重的鸡哪能和十斤重的比赛?

体检过后,厮杀开始。

两鸡骤见,似仇人狭路相逢。俯首躬身。竖起颈毛,鸡目圆睁,怒视对方。支架势、摆大谱是厮杀前戏,如同武林中人逢决斗前都要走几圈八卦步。僵持一会,黄旋风率先进攻,一爪蹬向拼命三郎,拼命三郎也会旱地拔葱的本事,腾空跃起,飞起一爪,扑至黄旋风的面门。黄旋风藏首扭身,来个乾坤大转移,偷袭对方的股后。拼命三郎见来者不善,后腿撑地,鸡身前倾,朝前跳跃。哎呀呀,迟了一步,尾后被黄旋风的螳螂腿扫住,几根羽毛生生折断。拼命三郎暂躲—旁,扑腾着翅膀,咕咕喊疼,仿佛在说“痛杀我也!”—着得逞,黄旋风心花怒放,咯咯几声,扑上前来。拼命三郎拔腿就跑。黄旋风以为对方怯战,紧追不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拼命三郎突然转身抬爪,抬腿狠劲蹬向对方的腹部,好—着踹心爪!力量大,速度快,来不及防备的黄旋风结结实实地挨了一爪,翻倒在地。拼命三郎趁机啄住对方血红的鸡冠。

这时,铜锣—响,裁判高声宣布:决赛局拼命三郎胜出。

训鸡师马上登台,各自抱回斗鸡。胜者斗鸡气字轩昂,咯咯不停,向主人邀功;败者斗鸡垂头丧气,一直咕咕,祈主人原谅。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争斗完毕。训鸡师取出一根蘸着清水鸡羽,掐开斗鸡的喉咙,为其清洗内部的积血和杂羽。

于急行军中,前方受阻,归妹也在人群中观赏了一场斗鸡厮杀,她想,也罢,斗鸡之术与武术有相通之处,那一着踹心爪与绵拳中的穿心脚何其相似?正想着,有人在她的肩膀上一拍,说:日日思卿不见卿,不料今天在斗鸡台边见着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