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美国苹果(iPod)和日本…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40

第二十五章:再谈美国高科技公司何以傲视群雄(本章内容是作者儿子所写(2007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现在就职于美国休斯顿高科技公司))

3、日本索尼公司(sony)和美国苹果公司(ipod)之间的竞争

日本索尼sony的产品线太庞大,导致许多公司和它竞争,经常是互有胜负。现在,我们来说说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sony之间的激烈竞争。

美国苹果公司的生产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陷入低谷。创始人之一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开飞机失事,失忆了几个月,后来完全没有了创造力。而另一位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又脾气古怪,和公司管理层不和,赌气辞职。苹果的大权落入卖汽水的老板斯卡利手中。包括斯卡利在内的几个不懂技术的管理者把苹果带入了几年没有盈利的时期。

最后,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终于认识到,在这个新时代,并不是单纯懂管理的人就可以管理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公司必须由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来带领,比如比尔盖茨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随后购买了史蒂夫•乔布斯自己的新软件公司next,邀请乔布斯重新返回公司的管理层。这个next公司的软件,就成为了后来的,这个操作系统是基于一个开放了源代码的unix系统。

苹果电脑当时的操作系统经常死机,于是他们决定使用next公司的操作系统。这个决策是相当明智的,因为unix系统是所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鼻祖,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个系统的扩展性很强,用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说是具有非凡的超前意识。

乔布斯带领苹果团队设计了新型的mac电脑,不但性能先进,样子也非常可爱,马上受到电脑爱好者的追捧,苹果公司开始重新获得利润。随后,乔布斯在2001年宣布,苹果公司将发布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在大家的瞩目中,这个产品发布了,它就是ipod随身听。

随身听曾经是日本索尼sony引以为豪的产品。80年代和90年代,sony的磁带随身听是最好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不仅音质好,质量好,还能把磁带反向播放(不用倒带了)。进入90年代末,在计算机上出现了一种音乐格式,就是mp3。这个mp3采用了dvd的声音编码方式把音乐编码成文件,从而可以在略微损失音效的情况下减少90%的文件大小。

很快,世界各地的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比磁带随身听还小巧的设备――mp3随身听。这些设备基本上采用半导体flash存储器,可以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时候保留文件,这个产品省电,体积小,基本上每个设备可以播放十几首歌曲。半导体随身听的出现导致了磁带随身听的灭绝,流行了20多年的磁带式sonywalkman停产了。

苹果公司是做专门计算机的公司,大家以为它推出的新产品一定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哪知道是随身听。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在这个时候进入随身听领域,大家不禁哑然失笑,这哪是什么革命性的产品,分明是随大流嘛。可是,大众对市场的判断都错了。首先,苹果的这款随身听是用硬盘来存储音乐的,它能够存储1000首歌曲。第二,苹果放眼世界,它的随身听带有各国语言的菜单选项。

就这两项,还不足以让苹果公司脱颖而出。更让人惊讶的是,苹果公司推出了在线销售音乐的商店。和原来的唱片、磁带十几首音乐一起卖不同,音乐商店是可以卖一首歌的。这几项特点合在一起,ipod很快成为大众追捧的产品,到2004年,获得了随身听超过70%的市场份额。

随后,苹果电脑的股价就开始从最低点2003年的7美元攀升到了2007年的85美元,靠的就是随身听这个新的“拳头产品”。2007年一月,史蒂夫•乔布斯宣布了又一项新产品,iphone――苹果公司的手机。而同时,苹果电脑公司的名字也改成了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将产品重点从个人电脑转向了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

8年,苹果公司开放了便携设备ipod和iphone的软件商店,销售第三方开发的软件。每个软件销售,苹果公司从中得到30%收入。苹果公司的每天收入超过100万美元。就这样,苹果公司取代sony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随身听生产商。

而在线音乐这种销售模式增长迅速,和世界唱片销量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唱片业的不景气来自于该产业的人员对新技术的轻视。在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随便花一美元购买一首流行歌曲的时代,音乐光盘和磁带的产业彻底崩溃了,美国卖音乐的个体户大部分破产,只剩下沃尔玛和百思百这种大型百货商店还在继续进行实体音乐介质的销售。

据报道,最近日本索尼公司(sony)开始销售类似ipod的随身听了。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