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国庆大连游之1、一个旅…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44

1、一个旅顺口 半部近代史

我的家乡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北依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广大腹地,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首都北京的门户。大连的周边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外贸口岸,陆海空交通便利。

大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大连地区人类社会活动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大连城市博物馆曾经展出许多出土文物,介绍大连地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到了近代,中日甲午战争给大连旅顺留下了沧桑而厚重的一页,使得旅顺成为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的露天博物馆,仅从这一点来看,大连虽然只有短短百年的历史,却浓缩了中国半部近代史。

1880年,清政府在此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修炮台、筑船坞、扎营盘,旅顺口成为军事要塞。朝廷在旅顺口派有重兵驻守,现在大连有一个地方叫“水师营”就是从这得名的。近代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大连地区都是主要战场,大连并先后被俄日帝国主义者占据近五十年。在旅顺,有许多俄日战争的遗迹,在许多山头有炮台、工事,纵横交错的战壕依旧保存完好。

旅顺二龙山堡垒是清政府建于甲午战争前所建,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旅顺保卫战中,清军统领姜桂题率四营兵力防守,在此指挥清军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而青史留名。

著名的旅顺万忠墓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东麓,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墓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虽有徐邦道等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清军仍是连连失利。11月21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始了骇人听闻的、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日军不论男女老幼,见中国人就杀,一时间旅顺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大屠杀整整持续了四天三夜,近2万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市区内仅存活36人,是日军留做抬尸之用。1896年,清政府官员顾元勋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并亲题“万忠墓”三字。自此,每逢祭日,各界人士都来这里祭扫悼念。1994年11月21日,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的时候,旅顺各界人士在修缮一新的万忠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百年祭奠仪式”。

旅顺的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1898年3月侵占旅顺后修建的东部防线中一座重要的功守兼备的堡垒,是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为攻此堡垒,曾伤亡900多人。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东北、进驻大连,对大连实行军事管制。1950年2月14日,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旅大又由苏军管制改为苏军驻防。我小时候,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身穿军装的苏联军人,在我们家附近的别墅有苏联人家庭在生活居住。

1955年1月,奉命从朝鲜东海岸撤退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进驻旅大,与中央军委调派的海军、空军、 公安部队共同接受苏军在旅大的防务,并于当年的4月16日零时起独立地担负起保卫旅大的任务。至5月末,约30万苏军自旅大地区全部撤退回国。此后的几年间,中苏友好是中苏关系的主基调,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基础项目,基本上是苏联援助建设的。

2010年9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来中国访问,第一站是到了大连,他此行的一个重要活动是拜谒大连市的苏军烈士陵园,参观大连苏军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原来位于大连市中心市人民政府对面的斯大林广场,后来广场改名为人民广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进攻驻守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而牺牲的苏联红军有数千人,大连人们为纪念他们,修建了大连苏军烈士纪念塔,后来整体搬迁到了旅顺,在旅顺的也埋有几万名在日俄战争中死亡的俄**人的尸骨。

我生活在大连,从小到大,去旅顺参观游览、开会学习有几十次了,站在白玉山上,一览旅顺军港的雄姿,著名的蛇岛、鸟岛、黄海渤海分界线蔚为壮观。旅顺博物馆、旅顺自然博物馆、旅顺军港、(中苏)友谊塔、万忠墓、日俄战争遗址都是著名的景观、景点。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下连当兵,去部队的旅顺驻地,两周的时间内,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体会、参与了部队战士的日常生活和军事训练,受益匪浅,至今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