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衷心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888

衷心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学校退休教师欢送会的发言稿

尊敬的胡校长: 尊敬的张付校长:尊敬的季书记:

尊敬的大连48中学的各位同事:

我是1947年6月4日出生的,是我们学校最后退休的出生在建国前的两位员工之一。现在我的人生旅途已经走过了整整60个年头,要离开工作岗位而退休,开始新的人生道路。面对今天的这一历史时刻,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退休是每个员工都必须走过的路程,只是或早、或迟,今天是我,明天或许是你。退休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而对于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来说则是近在眼前。学校领导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退休的老师作告别发言,讲一讲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对于退休教师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回首我所经历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是: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人生感悟。

六十年蹉跎岁月,六十年心历路程。

在这一时刻,我想到的和最想表达的就是:“衷心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

我是1995年夏天来我们大连48中学工作的,在此之前,我在大连24中学,大连12中学先后工作过。12、24、48,从数字角度来看,也是十分有趣的。我认为在不同单位的工作经历,面对不同的领导和同事,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汇聚在大连48中学,为了这个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共同努力,也是我们的缘分。

我在48中工作的12年来,有在数学组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也有在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经历。在胡校长、张付校长、纪书记和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在与各位同事的友好合作中,胜利地完成了工作阶段的历史使命,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大连48中学的工作中,最使我难忘的是,去年的“五一”节前,我在上班途中摔伤,胡校长看到我的伤情后,立刻让富蓉校医陪同我坐学校的车去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之后又让我回家休息。充分体现了一个学校领导对一个普通员工的关心与爱护,使我和我的家人十分感动。

由于我几十年来教育、教学的工作经历,对于教育有一些认识和体会。由于我儿子在美国留学、工作,我也有了到美国探亲、旅行的机会,对美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有所了解,对美国大、中、小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有些观察和思考。对于我儿子的清华梦、美国梦、博士梦的一步一步的实现有记录与分析,我先后写的许多文章,被国内外的报纸杂志采用发表,我的认识和体会能够与读者朋友们交流分享,这也是我人生的意外收获。

也许有人会想,你一个数学教师,舞文弄墨,是不是“不务正业”。实际上,我写的文章,都围绕着教育这个主题,其中:在《上海教育》杂志“环球视野”栏目上所发表的文章《美国大学的开放日:怎一个创意了得》,在国家*主管的《神州学人》杂志“文苑”栏目上发表的文章《车库与创新发明》,在《教师博览》上发表的《打工和做义工――美国学生的必修课》。这三篇文章都已经收入国家*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网上都可以查到。以上三篇文章,还有我在其他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我也申报了大连48中学的论文评审。我觉得,大连48中学的论文评审比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更重要。

在我发表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大连48中学的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予了帮助和指导,关心与支持。当去年7月,《大连晚报》社记者陈迪无理侵犯我的著作权,把我的关于马栏河改造的投稿文章说成是他的采访,胡校长积极帮助我联系《大连晚报》的领导,进行投诉。大连晚报的新闻评审部的主任认为记者陈迪的行为构成侵权。

去年7月,当我把写好的几篇文章请教导处孟主任审阅时,孟主任当即送到《中学课程资源》杂志,杂志社编辑马上与我联系,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社区公园游 偶遇童子军》,并且该杂志的主编也表示要连载我的《中美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系列文章。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也有许多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我审阅稿件,对于语言文字、思想观点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并帮助指导我进行电脑的操作使用。教导处孟主任、孙晓龙主任,数学组的马力老师、原野老师,语文组的叶荣老师、孙平老师、崔鸿老师等,外语组的张坤老师、张雪雁老师、孔维民老师,化学组的徐香琴老师、胡业宏老师。还有汪霞老师、韩骞老师,王文政老师等很多同事在各方面给予了无私地帮助。

正是各位领导、老师们的热心帮助与指导、理解和支持,才使我的文章能够被报纸、杂志采用发表,才会有一些社会效益。知恩必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对于各位的指导、帮助我会铭记在心,永远为你们的平安幸福祈祷。在这里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我离开工作岗位的这一时刻,我最想说的另外两个字是“祝愿”。

实际上,大连48中学的兴衰荣辱,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高兴地看到,胡校长主持我们大连48中学的工作以来,学校在各个方面有了飞快的进步与发展,在此,我祝愿我们大连48中学,在胡校长的领导下,在全体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

回想起我在大连48中学工作的日子里,在十几年前,我在全校大会上有过一个发言,汇报的是当时我担任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而今天的这个大会发言,是我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面对105位同事,这个场合,对我来说,将是永生难忘。5月26日我在大连市图书馆做《我对“子女教育成才”问题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的讲座时,我教过的我校1997年的毕业生张英同学,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也来到会场。他告诉我,她是看到当天早上大连电视台的早间直播节目的广告前来的,使我意想不到,因而非常感动。

我在大连48中教过的学生中,那些后来居上、成绩突飞猛进的同学如陈祥军、黎昊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不忘老师的作用,多次表示感谢,黎昊、赵晨每年春节都到我家拜年,黎昊到了澳大利亚留学也不忘感谢老师。那些基础好,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如:孙伟、王文剑、刘建超……这许许多多同学的名字,在我的脑海中印象深刻。

我的文章在国内外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也有许多热心的读者,但是大连48中学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们、大连48中学的同学们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我在大连图书馆的关于子女教育成才的讲座时,也都特别注明我是大连48中学的教师这一身份。

我的长篇系列文章《与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招聘官员面对面――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博士毕业找工作纪实》一文,共有48个标题,3万多字,已经在《青年参考》报“教育•人才”版上发表了6篇,还将每周一期继续连载。(这个系列文章共连载了11次。我在《青年参考》总共发表了28篇文章。)在美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美中信使报》,已从2007年6月3日起连载我的长篇系列文章《美国十所著名大学行》。这家报纸是我在中央电视台CCTV-4的“海外华人”节目上看到后投稿的。

在“google(谷歌)”、“百度”等各大门户网站,输入我的实名“毕胜福”都可以查到我的文章在各家报刊发表的信息,有数千条。我在美国拍摄的照片中,也有30张被国内报刊采用发表。我写的文章中有一篇是:

《一个父亲的六个梦想》。叙述了我的六个梦想:

一、我失而复得的大学梦二、我儿子的清华梦

三、我儿子的美国梦四、我儿子的博士梦

五、我与妻子旅行美国之梦六、我的写作之梦

我是1966年高三毕业,当时的5月中旬,我们的毕业考试已经结束,正开始准备七月份的高考时,*开始了。然后是十年*,上山下乡。是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我才上了大学,实现了我的第一个梦想。那时候的大学录取率是,而今天已经是57%,我目睹了30年来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可喜的变化,并且为此在努力工作。我也曾经在一个10年里担任过9年的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并且在我校连续3年担任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

我儿子1994年因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而被免试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实现了清华梦。在1996年夏天,我校高三毕业班高考结束后,在高三老师的旅行学习活动中,我既没有去西安看秦始皇兵马俑,也没有去承德看清王室的避暑山庄,而是在清华大学儿子的宿舍中,住了整整十天,与儿子一起构造了“美国梦”,我儿子在1年考取了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而后在2006年,我儿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工程专业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并且在美国高科技公司找到工作。我们也经常教育儿子,一定要学到本领,回国效力、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由于儿子在美国学习、工作,才有了我与妻子的旅行美国之梦的实现。并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而有了我的写作之梦。

我觉得有梦想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诞生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就是放飞梦想。现在我的六个梦想都已经实现,我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离不开国内小学、中学、大学所有老师的辛勤教育,我们大连48中学也是功不可没。当我离开这几十年的学校工作岗位的时候,面对各位领导、全体同事,我也是恋恋不舍,只有献上我发自内心的最美好的祝愿。

我祝愿我们大连48中学的每一位:

身体更加健康!

工作更加出色!

生活更加美满!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我们全力以赴、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美好理想努力奋斗吧!

为了避免心情激动,语无伦次,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我准备了这个发言稿,有不当之处欢迎领导、同事们的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谢谢!

毕胜福

7年6月12日

后记:

在2007年6月12日,我与胡校长的谈话时得知,例行的、已经进行过三次的四十八中退休人员欢送会不再举行,我也就没有了与全校同事共同话别的机会,此份发言稿,送给大连四十八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留作纪念。

8年6月4日,是我退休离开学校一周年的日子。对于在各方面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同事,教导处孟主任、孙晓龙主任,数学组的马力老师、原野老师,语文组的叶荣老师、孙平老师、崔鸿老师等,外语组的张坤老师、张雪雁老师、孔维民老师,化学组的徐香琴老师、胡业宏老师、物理组的王文政老师、图书馆的汪霞老师。还有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此时此刻,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因为我没有各位的信箱网址,这封感谢信,委托图书馆汪霞老师代我发送给各位。如有机会,再当面致谢。

我的信箱网址是:bishengfu@,欢迎来信联系。

谢谢各位!

毕胜福

8年5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