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35

11、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年~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当时,吴大猷是其老师。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0年~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

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51年,他与李政道教授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促成了此后几十年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关注。

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奖章”。同年,获纽约市长颁赠的“自由奖章”。199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1994年,他获得了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1994年~1995年度美国鲍威尔科学成就奖(bower prize)(25万美元奖金和一座2.25英尺高的金质奖牌)。

1971年以来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工学院、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5年7月22日,他受聘为上海大学名誉教授。1998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博士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5年6月9日,在中国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访问时谈到他1957年领取诺贝尔奖的情况时,他说,当时他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的。在领奖仪式上,他用中国普通话说“我虽然是献身于现代科学,我对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杨教授的原配夫人杜致礼女士于2003年10月因病去世。2003年12月,从美国退休的杨振宁定居清华大学。从2004年9月开始,他在清华大学为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物理,还带研究生。

2004年12月24日上午,82岁的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中国潮汕女子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领取了结婚证。杨振宁和翁帆是1995年在广东汕头认识的。当时杨振宁在汕头大学参加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大会。还是大一学生的翁帆负责杨振宁夫妇等人的接待工作。翁帆生于1976年7月,潮州人,毕业于广外英文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