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网络共产主义”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47

3、“网络**”

就在微软一家独大个人机软件系统之际,1995年,斯蒂夫•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在大会上,他宣布他即将返回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并且,他和比尔•盖茨谈妥了,微软可以借一大笔钱给苹果度过危机。当时,斯蒂夫宣称,个人机系统已经被微软和苹果瓜分了。

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操作系统:那就是Linux。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当初的UNIX系统销售商改变了他们的态度,他们不再开放源代码,开始收取高额的费用,使得众多的个人用户远离了UNIX。不过,曾经参与过UNIX编写的荷兰教授Andrbaum在教科书中公开了他自己为PC机编写的Minux操作系统源代码。1991年,芬兰大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产生了编写更好的操作系统的构想。Linus的构想受到了Richard Stallman全免费操作系统运动的启发。Richard认为计算机软件应该是免费和高效的,不应该保密。Richard自己身体力行编写了一个优秀的编译器GCC,他自己建立了一个组织,号召大家一起来编写免费操作系统,这就是GNU。

Linus编写了一个内核程序,并发布到网上,提供给大家免费使用,不过代码只能运行在PC机上,是不可移植的。很快,网上出现了成百上千的支持者,他们都是年轻学生或者电脑黑客,他们共同参与了这个GNU项目,并保证完成的操作系统是不收费用的。很多商业公司把Linux包装起来,加上很多有用的应用软件,销售出去,制售接近成本的20美元费用。加上了对X Window协议的支持,Linux很快风靡一时,成为20世纪末电脑玩家的新宠。许多公司把Linux的代码作了修改,移植到了其他设备上,比如掌上电脑,手机。十年磨一剑,在全世界众多计算机编程高手的努力下,Linux越来越完善了,成为了许多个人电脑预装的操作系统,与微软的Windows, Apple的Mac OS一起三分天下。由于这些人的无私奉献、共同开发,免费使用,“**”在计算机时代、在网络上现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