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新泽西中文学校听课记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242

20、在新泽西中文学校听课记

在美国的华人子女多

在2006年的3月28日的《参考消息》上,我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听闻联合国将废除繁体字,马英九非常反对。马在3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与台湾留学生座谈时指出:大陆推广简化字是为了减少文盲。繁体字是象形文字,或许比较不容易学,它也比较不容易忘。联合国通告将在2008年起,中文文件将全部使用简化汉字,以前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并行现象即将停止。”

看到这则报道,也使我想起了在美国新泽西的中文学校看到的情景,我觉得联合国的做法还是对的,因为我看到了在美国的中文学校里,学中文繁体字的孩子们简直是太吃力了。

我与妻子到美国探亲,住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这里居住着十几万华人,其中一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台湾来美国留学的人员,他们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我的第一个房东太太和第二个房东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部分是80年代以后,从大陆来美国留学的人们,毕业后在此工作的,我的第二个房东太太,就属于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由于台湾自身的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较旺,并且收入有明显的增加,一些台湾青年就不再考虑远涉重洋来美国发展了,所以来美国留学的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台湾学生到海外留学的人数,美国仍排在第一位,据说在美国的台湾留学生有30万人,大陆留学生有20万人。

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定在每年2万多人的较高水平,也是新泽西和美国各地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华人是父母在纽约的老华侨子弟。纽约有60万华人,其中一些人的子弟学习较好,在美国上大学后,在新泽西工作,离纽约的父母较近,便于往来,我的第一个房东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很多扎根于美国的华人,自己在事业上有了很好的发展,当然也盼望自己的子女也有好的前途,他们的子女都在当地的美国公立中、小学读书,与大多数的美国儿童学一样的课本,接受完全相同的美式教育。而这些孩子中,有的会讲一点汉语(台湾人叫国语,我记得,我上小学时的语文课本当时也叫国语),但非常有限,有的华人子女干脆就是“香蕉人”,外表是黄色,指的是肤色,里面是白色,指的是内心感觉,他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但是美国人好像并不认同。在美国华人总共有300万人,上百万的华人子女都面临一个是否要学习中文和如何学习中文的问题。

中文学校应运而生

这些来美国发展的华人,大多数是成功人士,有的是持有绿卡,有的是已经加入了美国籍,就是常说的美籍华人了。而持有绿卡,就是拥有在美国的永久居住的权力和工作的权力,但是国籍没有变。从大陆和台湾来的留学生,在美国大学里读硕士、博士的人,是学生身份,只有学成毕业、工作之后,才能申请绿卡,有了绿卡之后,才能再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还要履行非常复杂的手续。

这些成功人士的子女,如果是在美国出生的,根据美国的法律,马上具有了美国国籍。这些人的子女的汉语水平很差,有的只能说几句很不规范的中国话。能读、能写中文的更是极少有。只有那些在大陆出生后,五六岁或十来岁,或更大一些的学生,来美国后,才能听、说、读、写中文。但是如果父母居住工作的地方华人少,学校里根本没有华人同学,说、用中文的机会少,也很快就会忘掉。

我在大连的一个邻居的女儿,是六岁时妈妈带她到美国与父亲团聚的,正好开始上美国的小学,英语很快就入道了,而他们生活的小镇上只有一二家华人,学校班级里只有她一个华人,应用汉语的机会根本没有,只能在家里与父母说一点。而随着孩子英语的学习日渐熟练,加上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只能用英语,逐渐地中文的读写都忘掉了。到12年后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在家里也用英语与父母交流,中文只能说一点点了,而读和写已经不可能了。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华人家长认为,作为中国血统的华人,应该会一点中文。而且这些家长们也知道,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飞速发展,中文会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它,对孩子的将来就业会多一些选择的机会。中国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极其重视家庭教育。近几年来,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是从国内来美国留学,而后在美国工作的。这些曾经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现在已做父母的中国人,珍视祖国文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在接受美国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形下,美国的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中文学校设在美国中学

在美国,我们看到许多中文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招收学生教授中文,而很多华人教会,也都有自己的中文学校。这里的中文学校分二种,一种是台湾同胞办的教繁体中文和旧式拼音符号的学校,用的是台湾的教材;另一种是大陆人办的,教授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的学校,用的是大陆的专门为海外华人子弟编写的教材。因为房东的三个孩子,都在台湾人办的中文学校上课,我也就有机会参观、考察这些学校,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情况。

中文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在每周六、周日上午、下午或是暑假里进行。那是一个周六,房东太太开车带三个孩子去中文学校上课,我也随车前往。中文学校是借用美国公立中学的校舍办的,学校建筑很新,设备完好。操场大得惊人,全是绿色的草坪,上面有足球场、棒球场、橄榄球场、篮球场。这些场地各自专用,互不交叉,还有很大的停车场。我进入学校的教学楼内,所见到的情况,与电影《安妮公主日记》中的学校一模一样。

长长的走廊上有一排一人高的储物柜,每个学生一个,可放自己的衣服、书包和自己的体育运动器材等等。大礼堂里是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们休息等待的地方,有各种饮料都是免费的,有袋装咖啡、袋装茶叶,还有袋装的糖,放在长长的桌子上,由家长们任意选取。我大概看了一眼后这里的情况,就直奔教室去了。这里的中文学校共有一年级到六年级,六个年级的中文课堂,另外还有一个成人班。班级是根据学生的中文程度分的,当然与年龄也大体相当。

一节课只教一个拼音字母

我先去了房东小儿子的教室,教室很大,三十张桌凳摆放后,四周还有很大的空间。教室内有很多教学设备,投影仪、幻灯机和一些大大的柜子。在教室前面的大办公桌上,有来这里上课的这个班级的学生的三棱卡片,每人一个,像国内的重要会议上,首长们前面摆着的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一样。先后来到的华人学生,从桌子上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拿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就知道,谁来了,谁还没有来。在这里我看到,有的学生竟不认得自己的中文名字,站在桌子前面发愁,是家长上前帮助下才拿到卡片,去自己的座位上。

老师是一位中年妇女,听她的说话口音,好像也是台湾同胞。在华人教会办的中文学校里上课,老师基本上是尽义务的志愿者。有些正规一些的大型的中文学校里,学校聘用了一些水平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会有一些收入,但是很少。

9:00钟,铃声响过,开始上课。老师先问:“同学们好!”问了好几遍,没有一个学生问老师好的。接着,老师向每一个学生问:“早上吃饭了没有?吃的是什么饭?是面包、果汁、果酱、牛奶吗?”也大多是老师自问自答,主要是让学生们熟悉这些食物的中文名称。

然后开始复习上一节学过的内容,是旧式的拼音。老师用掷骰子的方法,提问学生。用硬纸板做成一个大大的骰子,每条边有一英尺长,六个面上写着1,2,3,4,5,6。在地上滚一下,上面显示的数字是几,就叫那个号数的同学回答问题,提问下一个同学时,是在前面同学号数的基础上加上抛出骰子上的数,到头了,再从头来。因为孩子们都不会主动举手发言,只能这样随机抽样提问了。

坐在后面的家长都非常着急,常常提醒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练习汉语口语。这节课要学习拼音字母“ㄌ”。在读拼音符号“ㄌ”时,老师先用自己的身体、手臂做出“ㄌ”的形状,教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读,加深记忆。然后用“ㄌ”拼出汉字“绿”,让学生读“绿”。接着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白色的卡片,像通常的书本一样大小,让家长协助在纸片上用无色的胶水先写上一个“ㄌ”的笔划。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把绿豆,把一个个的绿豆粘在卡片上,最后形成一个由绿豆组成的“ㄌ”字。

一堂课,忙了20分钟,只反复训练孩子认识和读出这个拼音符号,还没有进行到怎样写这个拼音字母。我实在看不下去,离开这间教室,再去别的教室看一看。

在每间教室里,都是学生坐在前面,家长坐在后面听课。这样家长可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也便于回到家里辅导孩子。每间教室里有10个~20个学生,上课的秩序也很不好,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带来自己的玩具在玩,还有的在交头接耳的讲话,老师要不时地维持课堂秩序。

我看过一、二、三、四、五,五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大致是相同的教学方法,然后,我又来到六年级的教室,因为每间教室的门上用中文写着是几年级很容易看清。我看到黑板上挂着两种拼音的挂图,一种是大陆用的汉语拼音表,一种是台湾用的拼音表。黑板上面写着:

注音符号:

?母音:ㄅ ㄆ ㄇ ㄈ

b p m f

韵母音:ㄚ ㄛ ㄜ

?韵母音:? ㄨ ㄩ

ü

但是所学的汉字,都是繁体字,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汉字“熊”,让学生写两种拼音。有的学生写的是xiong,也有的学生写的是xuong。老师说,前面的是正确的,后面的不对。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老师也说不清楚,学生就不耐烦了。下面的学生就乱作一团,有学生不断地讲话,老师非常耐心,态度和蔼,一遍又一遍的劝学生不要讲话了,被劝的学生不服,还与老师争辩着。

中文学校也有美国学生

原来,这个中文学校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都学台湾的旧式拼音,只有六年级的学生,在原来旧式拼音基础上,又学习大陆的汉语拼音,学生感到很乱,家长们也着急,议论纷纷。有的说,只学汉语拼音得了,也有的家长不同意,坚持要学台湾的旧式拼音。六年级的学生,才学到这种程度,我也看不下去了,又去了第七间教室。这个教室里,有一个青年女教师,倚在一张学生桌上,前面有四个学生,在听写汉字。两个学生是华人,两个学生是美国人。教师用英、汉两种语言在与学生对话,这四个学生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是青年人了。

我看了一下学生的中文书上教的汉字,是这样写的:

1、文:上作[ ? ],下作一撇、一捺,

捺?不接上横?。

2、林:[木]字中作一??,不?。

左[木]末???,右[木]末?作捺。

3、交:下二?不?上下相接。

4、?:右半[炎]字,上[火]末?作?,下[火]末?作捺。

面对这些书写方法,我也感到太复杂,我读了十七年书,大学本科毕业,是高中的高级教师,年龄接近60岁的中国人,好像也不会写汉字了!国内早年就曾热烈讨论过汉字的改革与简化,现在大陆实行的是简化字,港台用的是繁体字。因为我上小学是1954年,那时候,语文叫国语,学的也是繁体字。第一课就是:“一、??了!”笔画是十二划的简体字“开学”的二倍多。后来实行了二次简化方案。现今的简化汉字学习、书写比繁体字容易多了,但比起英文来书写与打字慢很多,尽管许多人发明了各种电脑打汉字的方法,除了专业打字员外,一般人打字的速度是不会太快的,尤其是我年近60岁的人。

我早年学的拼音也是两种,一种是ㄅ、ㄆ、ㄇ、ㄈ,后来又学b、p、m、f ,再学英语a、b、c、d,有时会乱。卷舌音、平舌音更是难以分清,有一定的好处是因为学过繁体字,在美国看中文报纸或港、台报纸的繁体字方便一些。

简化汉字、繁体汉字各有用途

现在祖国大陆的少年儿童学的是汉语拼音b、p、m、f,与英语发音字母一致,汉字又是简化,学起来方便一些,学的就快一些且好一些。可辛苦了在美国的一些华人子弟,他们是既要与美国儿童一起上学使用英语,又要在父母的要求下,每周末或假期还要上中文学校。从花费的时间和学习的效果看,台湾儿童,或在美国学繁体汉字的华人子弟,那是:事倍功半。相比之下,大陆的少年儿童那是:事半功倍。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北京芳草地小学的外国儿童用中文表演的节目,你如果不看肤色和长相,你根本不会想到是外国儿童在表演。他们的中文说得标准、纯熟,还带有一点京腔京味。他们中文说得这样好的原因,一是他们的年龄小,接受能力强,二是中国的中文教学水平高,三是在中国语言应用的环境好。所以我曾郑重地建议,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中文的美国华人朋友,把孩子送到中国大陆,学一段时间,会有惊人的效果。也确有台湾同胞、华人朋友与我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

这美国新泽西中文学校,这样的教学效果,什么时候能够使得孩子们真正学会中文的说、读、写呢?我还听到在美国进行交流的中国教师说,教美国小孩子学中文,效果比这还差,一个星期学不了一个汉字,这种情况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1955年,中国国务院二次推行了汉字简化方案,对于广大工农群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

但在港台地区及海外各国,华人仍以书写繁体字为主,各种中文出版物也大多采用繁体汉字。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繁体中文是媒介,在一定的范围内保存、传承也是完全必要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习简化汉字节省时间、精力,是有利的。而当他们成人之后,或专业需要,或喜欢,再学习繁体字中文也是可以的,两者之间,虽有简繁之别,但是相互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汉字走逐步简化的道路,应是一个历史的趋势。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应继续学习、研究繁体汉字,而广大青少年、中小学生,则应学习简化汉字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