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1、美国联邦调查局(…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82

11、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FBI)

在华盛顿最繁华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座很不起眼的大楼。我们来到这里时,看到有一些神色严肃的黑衣人匆忙出入其中,我还看到大门口外面停放的车辆上写着FBI。儿子告诉我说,这就是声名显赫的联邦调查局(FBI)――美国最大的反间谍机构的总部办公大楼。我也用相机把这座大楼拍摄下来,大楼门口标有的FBI字样的汽车,也在我的镜头之中。

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期中,司法部长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于1908年7月26日成立了由专门特务组成的联邦调查局。一开始叫做调查局(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简称BOI),到1935年改为联邦调查局。约翰•埃德加•胡佛在1924年5月10日成为调查局局长,他在位掌管这个机构长达48年之久。

根据美国法律,联邦调查局的局长由总统任命,任期10年,2008年是FBI成立100周年。联邦调查局负责调查违反联邦法律而不是州法律的案件,该局隶属美国司法部,但是享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广泛的司法权限。联邦调查局对暗杀总统、抢劫银行、劫持飞机、国外间谍案、绑架杀人案、恐怖活动、有组织的毒品犯罪等都有权进行调查,联邦调查局还协助美国各州和地方警察局确认和追踪跨州的逃犯,保存全国犯罪分子的指纹等。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FBI是打击罪犯最有效的机构。联邦调查局在全国设有几十个办公室,在美国驻外使馆派有代表。

FBI北京办事处于2002年10月22日成立,其办公地点设在美国驻中国使馆,作为FBI第45个海外专员办事处,北京办事处有2名特工,负责FBI在中国的事务。在北京办事处成立前,联邦调查局通过香港办事处与中国公安部沟通信息。这种状况从1966年开始,到2002年北京办事处成立时正式结束。

FBI的任务是调查违反联邦犯罪法,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在领导阶层和法律执行方面对联邦、州、当地和国际机构提供帮助,同时在响应公众需要和忠实于美国宪法前提下履行职责。在FBI每次调查出情报资料后,递交适当的美国律师或者美国司法部官员,由他们决定是否批准起诉或其它行动。其中对影响社会的重大案件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下设10个由助理局长担任领导的职能部门,分管鉴定、训练、刑事调查、技术服务等工作,并在全国59个城市设立外勤办事处及从属于它们的400多个“地方分局”,还有分布在世界22个国家的驻外机构,执行总部分配的任务。联邦调查局建有刑事犯罪 “科学实验室”、“中央指纹档案馆”和专门训练高级特工人员的“警察学院”。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通常印象里:它是打击罪行最有效的机构。受到过专门训练的特工人员每年都在增长,现在已经超过11,000名成员。许多人员驻在外国,作为大使法律随员在美国使馆工作,FBI自称为:“LEGATS”。

联邦调查局由最初成立的时候只有34人,后来逐步发展,到目前已经有几万名工作人员,他的触角遍及世界各地。在FBI的百年历史中,既有光环和荣誉也有争议和丑闻,他们曾成功抓获臭名昭著的匪徒、黑社会头目、罪大恶极的罪犯,在打击三K党的行动中联邦调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详细情况见第五章: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

从二十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联邦调查局调查了一系列针对美国的间谍案,二战期间联邦调查局曾抓获8名到美国执行破坏任务的纳粹间谍。 联邦调查局还针对美国的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很多工作,打击了很多犯罪组织和集团,例如Sam Giancana家族和John Gotti家族。

联邦调查局曾派特工卧底卓别林的电影厂,时时刻刻监视卓别林,调查支持民权运动的爱因斯坦,更为了驱逐他而建立了1400多页的文件,调查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卓别林因演出针砭美国时弊的电影而成为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对象。1922年,联邦调查局特工混进卓别林的电影厂做卧底,监视他的一言一行。时间不长,便有卧底密探向局长报告,说在卓别林那里都是“高谈阔论的布尔什维克”,还有大量“电影界激进分子”,他们经常讨论的主题是“为工人运动和革命作教育宣传的电影是何等重要”。当时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是伯尔恩斯,接到报告后,他立即让手下收集整理有关电影界思潮的档案,罗列电影圈内的激进活动,特别是“如何通过电影作**宣传”,企图说明由于“电影宣传**思想”,会对民众造成思想影响,必须予以密切监视,最后迫使卓别林离开美国。

从二战后开始,联邦调查局监视爱因斯坦。对于爱因斯坦赞同**理想,支持民权运动、反战团体和一些社会主义的主张,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感到惊恐不安,他们担心这样的知名人物批评美国的政策,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找到把爱因斯坦驱逐出境的罪证,联邦调查局建立了关于爱因斯坦的详细的个人文件。文件长达1424页,上面记录着联邦调查局对爱因斯坦所作调查的各项内容。

近几年来,联邦调查局丑闻迭出,这显示其内部系统仍存在大量问题,外界给予了猛烈的抨击。此外,联邦调查局资深探员汉森竟是潜伏了15年的俄罗斯双重间谍,一时间美国上下舆论哗然,使得FBI大丢脸面。联邦调查局对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件的错误处理,同样也使FBI在世人面前蒙羞。(详细情况见十五章:华裔科学家李文和)

2001年,911事件后,FBI的工作重点从抓捕嫌犯转向了防止恐怖分子的突然袭击。“美国十大通缉犯”名单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1950年3月14日开始设立的,旨在通过公布一些重大逃犯的照片及年龄、身高、体重、体型、发色、眼睛、肤色、性别、种族、职业、化名等简单情况,让公众协助将其缉拿归案。 上“十大通缉犯”名单并非“易事”,要经过专门机构候选、初选等步骤,最后由联邦调查局的副局长亲自敲定。能够进入名单的逃犯都有较长的严重犯罪记录,或被认为对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没有等级先后之分。

现在FBI“十大通缉犯”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是:

“恐怖大亨”本•拉登(悬赏2500万美元) ,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头目,涉嫌于1998年8月7日袭击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并涉嫌策划制造了“9•11”恐怖袭击。

此外,十大通缉犯中还有“大毒枭”、“黑帮老大”、“百万劫犯”、“杀人焚尸恶魔”、“越狱高手”……,“十大通缉犯”,顾名思义,当然是十人,如果抓到一个,就会再补充一个,始终保持有十个。但偶尔也会超员――1968年,谋杀马丁&#8226;路德&#8226;金的罪犯厄尔&#8226;雷就是首位“第十一名通缉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