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7、费城.宾西法尼亚大…
作者:毕胜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716

7、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德雷克赛尔大学参观记

1、再上1号高速公路

每到周末假日,我儿子都要驾车带我们外出旅行、游览,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真有点要游遍美国的意思。11月10日我们决定去费城,要去看一看这个曾经是美国首都的城市,还要去参观费城的两个重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雷克赛尔大学。

早上9点,我们驱车上1号高速公路。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在新泽西州的西面,离我们所住的爱迪生市不太远,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40分钟后我们到达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交界处。公路上有无人收费口,立着一个上面挂有类似于打篮球的篮筐的架子,指示板上写着每辆车每次要交费0.5美元。我儿子打开车窗,把两枚25美分的硬币投进去后,驱车继续前进。如果有人不主动交费,就会被摄像机记录在案,会受到处罚。

虽然已经进入深秋季节,但这里的景色仍旧宜人。道旁的山坡上,各种颜色的树叶层层交错,真有点“层林尽染”的意思,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也有绿色的,颜色当然还有深浅不同,浓艳各异,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天气不冷也不热,感觉十分舒服。

我们乘坐的本田轿车奔驰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两旁一片绿色。儿子告诉我们,整个美国现在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化,全国所有的高速公路全部连网,纵横交错,方便快捷。农村已经实现了城镇化,城乡区别已不复存在。在美国,很多有钱人更愿意生活在清静幽雅的乡间别墅。

金秋十月,满山遍野的绿色植被,道路两旁的树林草地,绚丽盛开的各色鲜花,千种风情,万般姿态。据说,美国自建国以来,把追求生态和谐、环境优美作为“基本国策”,全国一草一木都得到了严格有效保护。使人难以相信的是,美国的私人住房几乎全部用的是木料,使用的大多数木材靠从南美洲国家进口。就是这些举措,使全美国实实在在成了一个“花园之国”。

路过一个个的小镇时,我们看到美国的又一大怪――“死人活人是邻居”。一座座墓地就在道旁,旁边就是住户人家的别墅,居民与墓地互不打扰,相安无事。在墓地里,墓碑排列整齐,有人手执鲜花肃立墓前凭吊先人,一些墓碑旁也有一些花束摆放,有的墓碑旁有类似兵马俑一样的物品祭祀。除了墓碑,地面是草坪,不像中国的民间墓地,是荒草地上的坟头,美国的墓地看上去并不可怕。在美国旅行中,我们到过十几个城市,都有这种景象,就是城市居民区里有墓地,有华人朋友称这是死人和活人相邻为伴。

2、费城――“兄弟之爱”之城

10点多钟,我们的车进入了费城市区,街上行车逐渐增多,也有了一些行人。我们照例在市内街道上转几圈,先看一看这个城市的整体市容建筑和风情风貌。这个城市也与我们大连很像,三四层的楼房比较多,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各式楼房鳞次栉比,宽宽的街道,也十分干净整洁。道旁的大大的停车场里,全是一排排各式的新轿车,金色的飘带在微风中飞舞,一串串的气球挂在车上,原来这里是卖车的车行。

车再往前开行,我们看到了远处的高层建筑,那里是费城的市中心。行车途中还看到一些中餐馆,《长城酒家》、《金龙餐厅》、《鸿福人家》……还有一些韩国的商号,我只知道是韩国字,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整个城市的市容比较陈旧,各种颜色的公交车穿插在小汽车间行驶。

费城,全称Philadelphia(费拉德尔菲亚),来自希腊语,是“兄弟之爱”的意思。费城是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现在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前四个城市分别是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南,在特拉华河(Delaware River)畔,濒临特拉华湾(Delaware Bay),费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港之一,水深,河宽,岸长,远洋海轮可直接出入,这里也设有美国的海军基地。

费城在美国独立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美国的摇篮。1774年~1775年的两次北美大陆会议在这里召开,通过了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在这里举行了制宪会议,诞生了第一部美国联邦宪法,1790~1800年费城是美国的首都。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在费城起草签署,贝茜?罗斯在这里升起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贝茜是美国国旗――星条旗的设计者。美国的第一所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也诞生在这里,还有1769年建立的美国造币厂,由此也可看出费城拥有的辉煌历史路程。

费城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家乡,他也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富兰克林是对美国的独立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作家和发明家。因此,费城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如今费城完好地保存着记载这段光荣历史的名胜古迹:独立宫、自由钟、国家独立历史公园、独立大道、富兰克林博物馆等。

我们又驱车经过费城中央广场的东西方向麦凯特大街,再经过南北方向的布鲁德大街,看到两侧高层建筑林立。从市政厅向西北延伸的弗兰克林大街也是笔直宽阔、树木成荫。沿街有费城艺术博物馆、富兰克林记念馆和菲斯天文馆。费城的费尔蒙特公园,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1600公顷。市中心以耸立于广场的市政厅的塔楼为制高点,大广场的四角各有一个林阴的小广场,整个市区的街道像个棋盘一样纵横交错。我看到费城是一个整洁、安静的城市,很适合居住。

费城,每年来美国旅行观光的外国游客,在美国东部的游览城市中,费城排在了纽约、华盛顿之后,是不可缺少的观光之地。除此之外,一年四季,还有从全美各地涌进不计其数的游客,都是专程前来欣赏这个国家诞生地的风采,我们也是慕名而来。

中国和费城的交往己有100多年历史。据记载,1876年,美国纪念《独立宣言》100周年时,中国曾派团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新中国成立后,赫赫有名的费城交响乐团曾多次访华,1980年中国天津市和费城结成友好城市。

费城的唐人街就位于市区的7街、8街和9街之间,离独立宫很近,已有135年历史,它地处费城的中心地段。街道上开设了各类店铺、超市、杂货店、餐馆和公司,是整个费城地区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地。在唐人街的入口,有一座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牌楼,上书“费城华埠”,是中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费城的唐人街及其周边地区,总共居住着大约20万华人,他们分别来自祖国大陆、宝岛台湾,港澳地区,也有来自东南亚各国,甚至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大量增加。我们在费城参观游览,华人华侨随处可见。

3、“独立宫”与“自由钟”――美国独立的象征

费城对于美国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它在美国独立革命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在费城记录美国独立历史的“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内,“独立宫”与“自由钟”被认为是美国独立的象征。

公园中心的两层红楼就是著名的独立宫,这是一座两层旧式红砖楼房,乳白色的门窗,乳白色的尖塔,正屋和塔之间镶嵌着一座大时钟。当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这栋楼的独立厅先后两次召开大陆会议,华盛顿被推为总司令,正式向英国王室的统治者举起了独立战旗,以“人人生而平等”为主题的著名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第一部宪法于1776年在这里通过。

这里还曾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指挥中心,故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建筑,所以被命名为“独立宫”,这里许多房间内保留着当时的会议场景和家具装饰。这里陈列的当年签署《独立宣言》时的重要文物,签字时的桌椅、签字所使用的笔,都是游客关注的。

1776年7月4日,伴随着费城独立宫的洪亮钟声,《独立宣言》公诸于世。1783年4月16日,“自由钟”的钟声又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此后,每年的7月4日――美国国庆日,人们都要敲响象征美国独立的钟声,以示纪念。

所以,自由钟成为费城的象征,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为向全世界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富兰克林赴英陈请,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开国元勋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它的似乎并不怎样响亮的钟声宣告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

美国独立之后,自由钟的历史作用也未曾中断。它作为国宝在美国巡回展览,从北至南,从东到西。无论是美国东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还是西海岸的纽约、华盛顿,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人们争相目睹它的尊荣。二战期间,从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到欧洲战场的诺曼底登陆,在每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它的声音被无线电台广为传播,成为美国人胜利信念的福音。

自由钟,高约一米,重量只有900多公斤,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是一个棕黄色的大钟,钟上镌刻着“向全世界所有的人们宣告自由”字样。1751年由宾夕法尼亚州州议会以100英镑的价格从英国订购,安放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钟楼上。由于当年铸造工艺水平有限,第二年,大钟运到费城,在试敲时就出现了裂纹,一年后,两个当地铸造工重新铸造。1835年庆祝华盛顿生日时,又被敲出了一尺长的裂痕。十年后在同样的活动中,它被敲了几个小时,结果裂纹继续加大。自由钟再也无法修复,每年的独立日,全美国大小教堂钟声齐鸣,头一个敲响的就是这座自由钟。其他时间,它受到特别的保护,极少被使用。

这座自由钟,从体积和重量看来,比起中国的永乐大钟,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口钟的历史意义的确非同寻常,正是它的敲响,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因而被美国人视为至宝。我看到来到这里参观的游客,也是美国人居多。他们看到自由钟时欣喜的表情,虔诚的心态,他们表现出的对先辈争取独立自由英勇斗争的无比崇敬,与来这里了解美国历史的普通外国游客大不相同。

4、收费奇特的费城博物馆

接着,我们来到了费城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许多古今各国的艺术品。我们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的高高的台阶上,回头远眺费城市容,几十座摩天大楼远远的耸立着,宽大的街道上车流不息。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雄的骑士雕塑,挺立在博物馆的大门口高高的台阶上,威武雄壮。我们进门后,发现这里有奇特的收费要求:普通游客,有导游解说服务的,每人12美元,自由参观的游客自己自愿,交多少钱都可以,我们也交钱进入。交费的游客,每人发一枚金属小牌,别在胸前,我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途,直到最后也没用上,只是带回来,作为一个参观费城博物馆的纪念品了。

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各国的艺术品琳琅满目,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席地而坐,在现场记录展出内容、临摹世界名画。也有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我们因为还有附近两所大学要参观,所以匆匆走了几个展室,便出门了,也没有享受导游解说服务。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我们再次远眺费城市容,有些在纽瓦克哈德逊河对岸看曼哈顿的感觉,整个费城的大部分市区,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随即,我们在台阶上找了一个最佳位置,以远处的大楼和博物馆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然后我们离开费城博物馆,又驱车在市区走马观花后,直奔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

5、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地

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就在费城的市中心。由更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45年创建,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校园内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雕塑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筑。这所大学在美国大学的排行榜中也是在前10名左右,有2万多学生,每年入学人数是申请人数的1/3左右,在美国和世界的教育界颇有影响。

我们感兴趣的是,1946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在这所学校主楼的二楼走廊上,我们目睹了它――“爱尼阿克”(ENIAC)。在二十几年前,我在高中担任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教师,我所使用的中国的电子计算机教科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当时这部庞然大物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30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

我分析,当年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几经改造,早已不存在了,现在展示在大厅的电子计算机可能只是一个模型。几十块大型电路板上,是数不清的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各种颜色的指示灯,一排一排的,各种电流表、电压表分布各处,密密麻麻、各种颜色的导线,连接着这些电器元件。当时这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加法和每秒500次的乘法,耗电174千瓦。据说当时它工作时,全镇的电灯会变暗。它的运算速度是当时人工计算速度的20万倍,也就是说,它的计算量和速度等于20万个人同时工作。当时是因军事需求而发明,当然又在当时军事上得到应用。

从那时到今天,60多年过去了,电子计算机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发展,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在军事上的竞争和应用更为激烈,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更是离不开它。在对太阳系其它星球的探索中,遥测遥控技术应用广泛。电子计算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6、世界瞩目的“人”、“机”大战

1996年2月,在美国的费城,举行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人”、“机”大战,是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50周年举行的活动。由世界头号国际象棋大师――俄罗斯的卡斯帕罗夫,对阵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双方搏杀六局,结果卡斯帕罗夫以4:2获胜,并赢得了40万美元的奖金。

当时,获胜后的卡斯帕罗夫说,“电脑”要想战胜“人脑”,要到2010年。这位国际象棋大师,自1985年取得世界冠军之后,等级分遥遥领先,目前全世界无人能够打败他。但是,他输给“深蓝”2局,也足以提醒他不可轻敌。事隔一年之后,1997年5月11日,升级改造后的“深蓝”,再次与卡斯帕罗夫对阵。前五局经过漫长激烈的比赛,双方以2.5:2.5打了一个平手,卡斯帕罗夫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在决胜局的第六局,只走了19步,卡斯帕罗夫便拱手称臣认输。比他自己的预测提前了13年,“电脑”战胜了“人脑”。

而在1996年,卡斯帕罗夫战胜“深蓝”时,一些所谓专家,便得出结论,“电脑”永远战胜不了“人脑”,可是,这一次呢?我们也注意到,代表“深蓝”出战的是一位美籍华人,名字叫许峰雄,他也是参与“深蓝”设计的核心成员,电脑也是由人脑设计,由人生产制造的。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也紧跟世界的先进水平,在飞速前进中。 所以,我儿子当年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而获免试保送清华大学的机会时,我们认真研究,广泛听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多教授和学生的意见,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这是与计算机有密切联系的一个专业。计算机、电子工程、自动化被称为信息工程三大门类。后来清华大学的信息工程学院,就是由这三个系组成。

当年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看到上海的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上的成果时,摸着一个为他表演的小学生的头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那个娃娃,就是后来在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读书的李劲,他后来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留美博士。这一切,也使我们决定选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读的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专业,是当今最前沿的专业,也才有了今天在德克萨斯大学读电子工程博士的机会,这是后话。

我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中漫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想找一个有学校名字的标志性建筑拍照留念,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是在一条街道的过街横梁上发现了学校的名字,我们拍照下来,作为我们这次参观这所著名大学的纪念,然后就在这附近的中餐馆中用餐。

这家中餐馆的老板对我们说,在美国到各地旅行,吃中餐是最方便、最安全、最可靠的,不知底细、不能随便吃别国的餐饮。因为很多外国餐馆的饭菜的口味,中国人难以接受。当年华人司徒美登先生在美国开中餐馆,受到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的赞美,两人成为好朋友,交往甚为密切。后来司徒先生回中国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贡献力量。他在大会发言中,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名,受到**、周恩来和参政代表的赞同,并被采用,成为一段重要历史典故。

7、德雷克塞尔大学

在费城参观,还要去的另一所大学就是德雷克塞尔大学,我儿子告诉我说,###的儿子江绵恒曾在这里读书。当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时,也在这所大学发表过演讲,我们当然也是要去看一看了。

德雷克塞尔大学是一所美国私立大学,德雷克塞尔就是创建这所大学的人的名字。这所大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是面向下层穷人子弟的职业大学,后来发展成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在美国3100所四年制大学中排名80左右,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我们在校园漫步,发现院子里有一条中国龙的雕塑,龙的全身是褐色的,龙头昂起,龙爪飞舞,活灵活现。我们围着这条龙转了几圈,想找个合适的角度拍照。当时这里正在修缮,一些建筑材料堆放在附近,也不好取景照相,只好放弃。我们同样找到了一座过街横梁,取下了德雷克塞尔的名字,留下了来此参观的纪念。

在1989年夏季的一天,**中央决定由当时在上海任市委书记的###接任**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当时江绵恒正在这里学习。一个美国人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写的《###传》一书,由国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这本书的作者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扬州等中国主要城市进行巡回签名售书,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书中这样写到:

江的长子,37岁的江绵恒,正在费城的德雷克塞尔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读研究生。

6月24日,江绵恒收到了德雷克塞尔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主任布鲁斯•艾森斯坦的紧急信件,他让江绵恒马上去他办公室。

“你听说了北京的消息吗?”艾森斯坦教授问。

江绵恒摇了摇头,他的心急速跳动起来:有事发生了。

“你父亲是新任的**总书记。”

“总书记?”江绵恒说,他的脸涨红了,跟许多中国人一样,他也许以为自然的提升步骤是从总理提升为总书记。

“我有两件事要告诉你,”艾森斯坦教授说,“首先,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地方警察局已和我们联系过,他们愿意24小时保护你。我们不需要他们――我们会保护你。其次,我们会继续把你当一个普通学生对待。”

“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江绵恒说。他的态度“赢得了所有的同事的尊敬”。

后来江绵恒毕业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在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参观游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索的东西。

再见,费城!再见,美国的摇篮!

再见,宾夕法尼亚大学!再见,德雷克塞尔大学!

再见,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台计算机!

再见,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餐馆的美食!</p>